1、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等顺行性信号分子以及突触后神经元释放的逆行性信号分子是神经细胞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依赖物质。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逆行性信号分子,能够调节突触强度。在海马神经元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Ca2+内流,在钙调蛋白的作用下。一氧化氨合酶(NOS)被激活,生成的NO扩散至突触前末梢,调节突触强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B.若在海马神经元培养液中加入NOS的抑制剂,突触后膜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C.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导致NO扩散并调节突触强度的过程属于反馈调节
D.谷氨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并进入细胞,使钙离子内流引发动作电位
2、幽门螺杆菌(Hp)通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分泌的尿素酶在胃内水解尿素产生氨,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导致胃炎等疾病的发生。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Hp的遗传物质RNA中有控制尿素酶合成的基因
B.Hp在宿主核糖体合成尿素酶的过程中产生水
C.Hp分泌的尿素酶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Hp通过水解尿素产生氨以适应胃部的环境
3、虽然生存是繁殖的前提,但不能繁殖的生存对进化来说是无意义的,因而繁殖(基因延续)是更本质的。现代综合论在修正达尔文学说和重新解释自然选择原理时,以“繁殖”代替“生存”,用来衡量适应,“最适者生存”变为“最适者繁殖”,并且用适应度(Fitness)这个新概念来定量地表示适应的程度。适应度(相对适应度)常记作W,是指某个群体内某种基因型机体存活并将其基因传递至下一代的相对能力(与其它基因型比较),是衡量个体存活和生殖机会的尺度。规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的基因型机体的相对适应度W=m0l0/ m0l0=1(表示该基因型个体生育力,
表示该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对)适应度越大,基因型机体存活和生殖机会越高,计算公式为W=ml/ m0l0(
表示基因型个体生育力,
表示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选择系数是指某一基因型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相对适应度,它反映了某一基因型在群体中不利于生存和繁殖的相对程度,常记作S,计算公式为S=1-W。若一个群体由AA、Aa、aa三种基因型(每种基因型个体的生育力相同,W=l/l0)的个体组成,AA、Aa、aa的比例为3:1:1,他们的后代数分别为1030、1260、140,则AA的选择系数S是( )
A.0.30
B.0.70
C.0.48
D.0.52
4、某些病毒感染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某科研团队采用脱毒技术快速繁殖“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②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X可指试管苗的茎尖
B.推测热处理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比病毒更耐高温
C.过程①、②所用的MS培养基无需另外添加植物激素
D.可通过PCR、抗原-抗体杂交等方法对再生植株进行病毒检测
5、我国提出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下列措施与上述政策不相符的是( )
A.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关停所有高耗能产业,淘汰全部煤电产能产业
C.开展汾河流域湿地生态修复项目
D.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大力开发新能源
6、2023年1月8日起,国家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从“甲类传染病”到降为“乙类”,我们不再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时会被溶菌酶处理,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B.新冠康复者检查会出现核酸检测阴性,抗体检测阳性的情况
C.安徽智飞重组亚蛋白疫苗制作的关键是将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D.新冠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都是RNA
7、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叶片,经组培、筛选最终获得了一株水稻突变体。利用不同的限制酶处理突变体的总DNA、电泳;并与野生型的处理结果对比,得到图所示放射性检测结果。(注:T-DNA上没有所用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检测结果时使用了放射性标记的T-DNA片段做探针
B.该突变体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T-DNA插入到水稻核DNA中
C.不同酶切显示的杂交带位置不同,说明T-DNA有不同的插入位置
D.若野生型也出现杂交带,则实验样本可能被污染,检测结果不准确
8、剥离枪乌贼巨大神经,分别浸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给予同等强度刺激,测得膜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三组实验中,100%生理盐水组为对照组
B.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动作电位幅度下降
C.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神经的静息电位升高
D.外界溶液Na+浓度下降,兴奋的传导速度可能减慢
9、肿瘤细胞表面抗原不能诱导强的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Cs)与肿瘤细胞的融合细胞保持了DCs 和肿瘤细胞的特性,能高效地将肿瘤抗原呈递给免疫系统,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同时还可以维持较长时期的抗肿瘤免疫。这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非常诱人的前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B.融合细胞主要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C.树突状细胞可在体内起呈递肿瘤抗原的作用
D.体外培养动物细胞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适量抗生素
10、在编号为①-④的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培养液和不同添加剂,进行人体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方法分析,发现各培养皿均有细胞发生变化:①中部分细胞为圆饼状,无核;②中部分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③中部分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④中部分细胞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并出现甲胎蛋白。这些变化分别属于( )
A.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
B.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C.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D.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11、人体在饥饿和进食等不同状态下会发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进食可刺激小肠的 K 细胞分泌 一种多肽(GIP),GIP 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引起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通过口服胰岛素可以治疗因结构②受损导致的糖尿病
B.与注射相比,口服葡萄糖会使体内胰岛素水平较低
C.GIP 与①结合可能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转化为脂肪
D.图中①②③④均为细胞膜上的受体,①与④的结构相同
12、某种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基因重组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细胞也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核酸的多样性均与其单体的排列顺序以及自身的空间结构有关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糖,他们功能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C.ATP、NADPH、受体、载体中的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
D.在T2噬菌体中由A、G、C、T四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14、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也会患贫血
C.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15、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状况可推测水位下降后群落演替的方向
C.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不同植物群落与湖心的距离会随着水位变化发生改变
16、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够分泌F蛋白,F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L蛋白结合后,抑制T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体内L蛋白基因表达量能预防肿瘤发生
B.阻断F蛋白与L蛋白结合可恢复T细胞的活性
C.T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可裂解癌细胞
D.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药物
17、为进行杂交模拟实验,用四个桶分别代表四个亲本的生殖器官,每桶内有20个乒乓球(如图所示,乒乓球数量以所给数值为准),每个球代表一个配子,D和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某同学从两个桶内各抓取一球组合记录并多次重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桶①和桶③中各取一球组合可模拟孟德尔单因子杂交实验中亲本间的杂交
B.若要模拟孟德尔实验F1自交还需一个桶,桶中所装小球情况可与桶②一致
C.可用桶③与桶④进行模拟测交实验以确定桶④中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D.桶④代表的生殖器官所对应的个体可能为四倍体
18、“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涨破
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19、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速率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20、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肪鉴定中可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B.利用“加法原理”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C.配制5%~20%的盐水,煮沸冷却后制作泡菜
D.通过发酵获得的单细胞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显紫色
21、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在有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哪种成分,可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A.RNA
B.蛋白质
C.DNA
D.多糖
22、火鸡为ZW型性别决定,WW胚胎不能存活,火鸡卵有时能孤雌生殖,有三种可能的机制:①卵的形成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仍为二倍体;②卵和极体受精;③卵核染色体加倍。预期三种假设所产生的子代雌、雄比例分别为
A.全为雌、4:1、全为雄
B.全为雄、4:1、全为雌
C.全为雌、1:2、全为雌
D.全为雄、1:2、全为雄
2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
C.低等植物水绵细胞内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
D.所有生物在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都需要依靠核糖体
24、甲图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乙图为甲图中仓鼠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示相应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0表示仓鼠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即仓鼠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维持种群最大数量
B.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以后,仓鼠种群数量会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则天敌最可能进入的时间为c时
C.从甲图可知,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由K0降到了K2-K3之间
D.乙图中A不属于仓鼠的同化量,图中仓鼠→B→C→某种天敌也不能表示一条食物链
25、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绿水青山,为了解国家级金花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科研人员对金花茶及其所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1)如果对金花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杀灭金花茶害虫可以使用昆虫信息素干扰其交尾,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害虫的___________,从而使其种群密度下降,这属于_______防治。
(2)科学家又对三处原始林群落(A、B、C)进行了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 物种丰富度(种) | ||
植被类型 | A群落 | B群落 | C群落 |
乔木层 | 22 | 23 | 20 |
灌木层 | 27 | 21 | 31 |
草本层 | 26 | 33 | 15 |
结果显示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________群落,群落的______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3)金花茶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措施属于________。
(4)科学家又对影响金花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将其放在不同CO2浓度的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在金茶花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与a点相比较,b点的叶肉细胞中生成C3的速率_______(填较高、较低或相等);在曲线中的c点,细胞中产生[H]的场所有_________,在此时,限制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
26、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果树、草菇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和能量(单位:×107kJ)流动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种类 | 基本成分 |
植物 | 果树、草菇、杂草 |
动物 | 人、畜禽、灰雀、蜗牛、卷叶蛾、蝽象等 |
微生物 | 多种细菌和真菌 |
表 生态系统主要成分
(1)果树和草菇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___________结构的复杂性。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果园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
(2)卷叶蛾和蝽象是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请写出一种对果树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______________。
(3)第二营养级能够从该生态系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107kJ。
(4)无论是单种还是间种,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栽种密度过低导致产量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而栽种密度过高也会导致产量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需要合理密植。
27、“冰桶挑战”是为了让人体验“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而引发的活动,要求参与者用冰水浇遍全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被冰水浇遍全身时,会出现一些生理效应来维持体温,其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人体参与体温调节的中枢是 。此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也会增多,在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2)“渐冻人”是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俗称,有20%的病例是由于基因和DNA变化而引起的,生理学中这类病例属于_____________病。
(3)ALS的病因之一是兴奋性递质谷氨酸能使突触后膜产生 的电位,当神经元之间谷氨酸过度堆积时,可能造成神经细胞的损伤。ALS患者会出现四肢肌肉萎缩、无力、呼吸功能衰退等症状,但他的全身感觉功能正常,推测该病人的病变部位可能是 和 。
28、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是确定肿瘤的诊断、组织来源以及性质的重要依据。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组化是最近10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病理学检测技术。在国外己被广泛运用肿瘤研究和诊断,其原理是利用抗体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组织中的____________。
(2)免疫组化实验用到的抗体主要是单克隆抗体,制备单克隆抗体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有____和____________。
(3)单克隆抗体是由____________细胞分泌,该细胞的产生是用小鼠的____________与某种B淋巴细胞融合,诱导这两种细胞融合不同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__。要确定是否融合成功,首先应看其能否____________;其次是看其能否产生____________。
29、下图表示某草原上植食动物所摄入能量的去路(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
(1)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存在着取食和被食关系,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____关系叫做食物链。
(2)图中的生态系统成分有____。B 表示____,A 属于第____营养级的能量。
(3)若B 中能量为2.0×109 kJ,C 中能量为1.8×109kJ,肉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5.4×107 kJ,则该生态系统从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
(4)若草原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在原产地时,该种植物某种基因型频率为Aa 占38%,aa占11%,引入8 年后,Aa 占18%,aa 占21%,该物种在引入后种群基因频率如何变化?A 的基因频率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某科研小组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将黑麦草的抗旱基因P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以验证基因P的功能,其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PCR技术从黑麦草的DNA中分离并克隆目的基因P,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用限制酶进行预处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Smal I和Sal I这两种限制酶分别对含有基因P的DNA和质粒进行双酶切,然后连接形成①______________。与双酶切相比,用同一种限制酶对二者进行单酶切的缺点是容易造成基因P或质粒自身环化、______________。
(3)将②的花序浸入农杆菌悬浮液以实现转化,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的种子,在含潮霉素(一种抗生素)的MS培养基上筛选得到③,这表明质粒载体携带的选择标记是______________。
(4)基因P表达的蛋白P是脯氨酸合成过程所需的一种关键酶,而脯氨酸在细胞中的积累既可提高植物的抗旱性,又可抑制蛋白P的酶活性。研究发现,蛋白P的第128位苯丙氨酸若变为丙氨酸,该抑制作用则显著降低。请据此提出进一步提高植物抗旱性的一种简要思路______________。
31、1955年,法国科学家莫勒尔等以马铃薯茎尖为外植体成功地培育出无病毒植株,解决了在生长期间易受病毒侵染造成退化这一难题。最新研究发现,从马铃薯中提取的龙葵碱(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等溶剂),对抗肿瘤有一定的作用。请回答:
(1)培育无病毒马铃薯植株,接种前要对外植体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完成后还需用无菌水至少冲洗三次的目的是 。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 。
(2)马铃薯是四倍体植株,若用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 倍体植株。
(3)从发芽的马铃薯中提取龙葵碱宜采用 方法,操作时应采用 加热。检测提取物中龙葵碱的含量,可采用比色法,并以 显色液作为对照。
(4)研究表明,龙葵碱能降低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一方面降低物质跨膜转移能力,另一方面影响细胞膜的 功能,使恶性增殖异常。
32、科研人员调查了我国某地鹭类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对研究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1)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_____选取若干样方,逐个调查记录每块样方内的相关数据。同时,每天在___________时间、固定位置统计鹭鸟出飞和晚归的数量、飞行方向等。
(2)调查结果显示,该林内栖息繁殖的夜鹭、池鹭的巢大都筑在乔木主干附近的粗枝杈上,白鹭、牛背鹭的巢多筑在离主干较远的细枝杈间,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四种鹭的筑巢高度统计如下。
巢高(m) | 池鹭(只) | 白鹭(只) | 夜鹭(只) | 牛背鹭(只) | 鹭鸟总数(只) |
6~8 | 6 | 6 | 8 | 0 | 20 |
8~10 | 52 | 6 | 6 | 2 | 66 |
10~12 | 14 | 4 | 4 | 2 | 24 |
12~14 | 10 | 22 | 4 | 0 | 36 |
表中数据显示,___________是优势种。四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的主要筑巢高度不同,表明群落内具有明显的________,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_______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高峰期和取食地点,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___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对环境_________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