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烧杯,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 山的“倒影”
B. 日食
C. 汽车观后镜
D. 雨后彩虹
3、有四个1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菜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菜油>ρ酒精)( )
A.酱油
B.纯水
C.菜油
D.酒精
4、沿途有噪声监测设备,显示的“噪声60.5dB”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5、以下诗句描写的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5:6
B.6:5
C.2:15
D.15:2
7、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8、已知一块质量为m、密度为的金属块。现将它切成大小相等的五块,则每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 )
A.和
B.和
C.m和
D.m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凸面镜
C.在街头丁字路口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
D.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实验的结果
B.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亚里士多德说法的肯定
C.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论推导的
D.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推理得出的
11、声音在均匀空气里的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逐渐减小
B.响度逐渐减小
C.声速逐渐减小
D.音调、响度、声速都不变
12、一束白光斜射到三棱镜上的O点,经折射后白光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如图甲所示(图中只标注了其中两种色光的光路)。当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其折射光线沿OA'射出,如图乙所示。若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该紫光的折射光线OB的位置在图乙中的( )
A.区域①
B.区域②
C.区域③
D.区域④
1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5cm
B.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80℃
C.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
D.上一节物理课所需时间约45s
14、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传递能量
B.“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白日不到处”说明光沿直线传播
C.“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远树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的
D.“人画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物距
B.b为焦距
C.若向右移动蜡烛,该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始终不可能在光屏上成像
16、小芳观察“光的反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O一定是入射光线
B.OB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一定是
D.反射角一定是
17、炒酸奶是夏天很火的一种食品,将酸奶和挑选的水果坚果等一起倒在一块铁板上,用铲子充分搅拌,制作动作象炒菜,故称之为炒酸奶,搅拌充分后抹平,稍等片刻最后得到块状或片状的成品,下列论述分析正确的是( )
A.炒酸奶的铁板很烫
B.炒酸奶时铁板附近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盛放炒酸奶的碗外壁过一会儿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D.酸奶在变成块状或片状的成品过程中需要吸热
18、如图所示是四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9、王瑞同学在语文课上学习诗歌辞赋时,发现很多词句描述了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他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夜半钟声到客船” ——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脸
D.“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可以以江岸为参照物
20、A、B两物体密度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4∶3,则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
A.2∶1
B.1∶2
C.9∶8
D.8∶9
21、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2、星光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3、物理课时老师用一个封闭的铝罐装了一些“干冰”带到教室来,当他打开铝罐放在桌子上时,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罐口产生浓浓的“白烟”,一会又看见铝罐外壁出现一层白霜。以上现象中没有涉及到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24、如图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示意图,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25、“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t,它满载时浮在海面上所受的最大浮力是__________N,当驱逐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浮力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26、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_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______(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小”或“保持不变”)。
27、如图所示,小伟同学参观展览会时,在一个小展室里看见一个女导购员在介绍商品,小伟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购,可望而不可及.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购员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倒立的像而已.这个玻璃屏风是________镜,这个虚拟导购是通过屏风所成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电视机屏幕到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8、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__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_____________ ℃。
29、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它极易在液态和气态之间转换。它进入冰箱冷冻室里发生了__________,流出到冰箱背部的冷凝器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30、向远处呼喊,可用双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从而使听到的声音的_______更大些.
31、童话故事中小白兔不用看就明白门外喊开门的不是兔妈妈而是大灰狼,这是因为不同的物体发声,其____________是不同的。
32、如图所示是游泳者使用防溺水自救手环的情境。当游泳者潜水遇到危险时,打开开关,手环内压缩气体迅速释放并充满气囊,此时手环拉住人向上逃生。充入气体后,手环中的气囊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手环和气囊的总质量是0.5kg,充满气后总体积是5×10﹣3m3,手环拉动游泳者匀速上浮,手环对人的拉力是______N;如在密度更大的海水中潜水时,手环对人的拉力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10N/kg,ρ水=1.0×103kg/m3)
33、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cm。
34、—25℃的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___________℃,较深河底的水温约是___________℃。
35、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橡皮泥和盐水的密度,过程如下:
(1)小明用天平称得橡皮泥的质量如图甲所示,质量m=______g;
(2)小明在量筒中加入40mL的水,再将用细棉线绑住的橡皮泥放入量筒中,读数情况如图乙所示,则橡皮泥的密度为______;
(3)在测量盐水密度时,他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方案,其中方案二测得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用图中、
和V1表示);方案______存在较大的误差,会导致测得的密度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36、水平桌面上放有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容器内装有水,容器底面积为0.01m2,根据图中信息,求:
(1)A点受到水的压强;
(2)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ρ水=1.0×103kg/m3,g=10N/kg)
37、某司机驾驶汽车以54 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向高山的方向驶去,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了鸣笛的回声。问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高山的距离有多远?
3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反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所示a、b两条线.求:
(1)甲物体运动的速度;
(2)运动8秒,甲、乙间的距离.
39、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如图所示小车突然向东做加速运动,请画出此时小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40、用30N的力斜向上向右推木箱,方向与水平成30度夹角,请在图做出力的示意图;
41、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面上,请画出该物体A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