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下列物理概念和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B.烛焰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烛焰靠近透镜,烛焰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C.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2023年4月20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日全环食,非常漂亮,关于日全环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B.该现象发生时,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C.此时树荫下的光斑是圆环形的
D.树荫下的光斑大小不同是因为树叶缝隙大小不同
3、下图自然现象是由熔化形成的是( )
A.树叶上的露
B.树叶上的霜
C.河面上的冰消融
D.群山间的雾
4、图甲是天空出现的日全食现象,下图中光现象的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
A. 雨后“彩虹”
B. 树荫下“光斑”
C. 水中“折筷”
D. 湖水中“倒影”
5、如图所示的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
A.
B.
C.
D.
6、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整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功能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7、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反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8、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③①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如图所示,下列测量圆柱体直径的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B.
C.
D.
10、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 )
A.1.2m/s
B.12 m/s
C.1.2 km/s
D.1.2 dm/s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利用次声波可以监测地震、海啸,提前预警,使人们能及早撤离危险区域
12、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使用分度值更大的测量工具
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
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
13、关于雪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化、放热过程
B.熔化、吸热过程
C.凝华、放热过程
D.凝固、放热过程
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则( )
A.该做法不正确,物体一端必须与“0”对齐
B.该做法只有没零刻度线时才正确
C.木块A的长度约2.65cm
D.木块A的长度无法正确读出
15、在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 )
A.
B.
C.
D.
16、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
B.该液体密度为
C.该液体密度为
D.的该液体质量为
17、雪花都有规则的六角形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晶体。下列物体是晶体的是( )
A.一粒粒的食盐颗粒
B.晶莹剔透的玻璃
C.烛光晚餐上的石蜡
D.熬好凝固的猪油
18、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手影
B.看到地上的书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指纹
19、下列数据最接近一个普通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是( )
A.跑100米所需时间约2分钟
B.身高约为165分米
C.质量约为0.5吨
D.心脏1min跳动约70次
20、小明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3.4cm
B.4.4cm
C.3.40cm
D.4.40cm
21、关于声的利用和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获取信息的原理与声呐系统的工作原理不同,蝙蝠是利用次声波对物体的大小和远近进行探测的
B.工人师傅利用探伤仪对金属器件进行探伤,是利用了声能传递能量
C.晚上9点小区广场上播放的震耳欲聋的广场舞的音乐声不是噪声
D.学校附近街道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2、夏天,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饮料瓶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水珠是瓶外的霜熔化形成的
B.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小水珠是瓶中渗出的
D.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热
23、某同学对预防流感措施中涉及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
D.“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
24、用铜块烧铸铜像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凝华和升华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25、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__)
A. B.
C.
D.
选择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雪白的糯米被酱汁染成了红棕色,这说明分子__________。在高温烹饪下粽香四溢,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_。
27、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速度,其值大约是__________m /s;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其密度通常认为是__________g/cm3。
28、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过程②中水蒸气有________形成的小冰晶,有的________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________热过程③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________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29、商场门口有个如图所示的牌子,上面写着“小心地滑”,商场是提醒人们地面较光滑,人行走时受到地面的 ___________减小,容易滑倒。而小刘把标志理解错了,他把这儿当成旱冰场了,只见他双脚并拢往前用力一冲,往前滑出了一段距离,这是由于小刘具有___________。
30、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s相遇一次,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3,则甲的速度为__________m/s;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下一次相遇是__________s,乙跑的总路程为__________m。
31、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______kg,重为______N。(g=10N/kg)
32、水的密度是,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如果一杯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密度是______
。
33、2020年7月23日12 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 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时其______最大。2021 年 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天问一号在乌托邦平原南部地区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写下了《天问》,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真的可以以“天问”问天了。
3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_______(选填“次声波”、“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3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所在的小组用如图所示器材做实验:
(1)实验中要用________代替平面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的两个蜡烛A、B要求大小________,这是为了探究像和物体之间的________关系.
(3)在桌面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从玻璃板前观察,可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的像,若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像是____________。
(4)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个蜡烛放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这两个距离相等时,由此你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小军买了一大塑料瓶饮料,瓶上标有“1.25L”的字样,他想知道饮料的密度,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他找了一个玻璃瓶,测出其质量为m1=0.25kg,将其盛满水测得总质量是m2=0.75kg,然后把水倒干净,盛满饮料测得总质量为m3=0.78kg。(水密度为1g/cm3)求:
(1)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m3?
(2)饮料的密度是多少kg/m3?
(3)塑料瓶中原来饮料的质量是多少kg?
37、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长304m,宽70.5m,满载时排水量重67500t,最高航速60km/h.求:
(1)满载时该舰受到的浮力.
(2)辽宁舰在执行任务时,以40km/h的速度直线航行2.5h,若航行时的阻力为1.5×107N,此过程中动力所做的功.
38、如图甲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5:1,ρ水=1.0×103kg/m3,求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多少kg/m3?
39、如图所示,工人用扳手沿逆时针方向拧螺丝。请你在图中画出工人拧螺丝所用的最小力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40、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41、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在空气中,下半部分在水中,请画出图中已知光线进入凸透镜前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