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遂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施耐庵。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纪传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小说反映了西汉末年及三国时期的社会现实。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近日来,暴雨袭击湖南,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

    C. 我花了大半天时才给妈妈做好了这几道菜,谁知道让人吃起觉得味同嚼蜡

    D. 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 3、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组成第一个画面:枯萎的藤——衰朽;古老的树——衰弱;昏昏沉沉的乌鸦——打不起精神。三个在情调上极其相似的意象重叠在一起,仿佛音乐旋律的重复,又似反复述说,给人深切的凄婉、肃穆、忧愁之感。

    B.《秋思》在思想上并没有什么特色,它表现的不是传统的游子悲秋怀乡的主题。但这首小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并历久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显然不是因其思乡深切,而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具体说在于它的意境美,在于他所表现的情感和他所描写的景物二者之间水乳交融所达到的境界。

    C一切景语皆情语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D.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称为秋思之祖

     

  •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自从成都创建“最适合新生活的宜居城市”以来,市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B.流沙河老先生经过孜孜不倦地研究,创作出了《白鱼解字》等训诂学专著。

    C.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的现状,我们对环境污染问题决不能置之不理

    D.蜀锦博物馆里,师傅们为了织出精美的蜀锦正在织机上忙碌地抽丝剥茧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享看雪》)

    【乙】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张岱《西湖梦寻》)

    【注释】①霁:雨过天晴。②参寥:人名。③并湖:沿湖。④辨才:人名。殆:大概。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一小舟             拏:________

    (2)雾凇沆砀             沆砀:________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________

    (4)足于惠因涧             濯:________

    【2】乙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B.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C.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D.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4】【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_的高洁情怀和豪爽率真、潇洒超脱的生活态度。【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两字与【甲】文中描写的个人处境和情感基调具有相似之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别匡山       李白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

    【1】下列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打“A”,错误的打“B”。

    (1)这首诗是他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决心离开他亲爱的故乡时的抒情言志之作。( )

    (2)首联描绘了匡山清幽美丽的特点。首句写匡山近景,晨曦初露,翠峰参差,景色秀美。次句写匡山远景,山风和畅,藤影摇曳,轻拂栏槛,环境清幽。( )

    (3)中间两联写出了诗人安闲舒适的生活状态。诗人“将犬”为伴,“带樵”晚归,听“猿啼”,看“鹤飞”,心旷神怡,安闲舒适。( )

    (4)本诗前六句都是写匡山的景色,这景色是多么的平常!透露出作者对匡山的感情,他对匡山是多么厌倦!( )

    (5)尾联则说,匡山虽美,我却无心留恋它,因为我已经决心把自己的文才武艺奉献给大好时代了。( )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成都11月27日电(记者 芳)“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展览26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幕,向中国观众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地中海与古蜀文明跨越时空的多彩对话。

    本次展览由四川博物院和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主办,通过展出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的134件精美文物,讲述地中海岸亚平宁半岛上的帕埃斯图姆古城,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关于文化交流、移民和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同时期的东方──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因此展览同时呈现了四川博物院收藏的13件1套精美战国青铜器。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2月26日,期间将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和社教活动。

    当天,意大利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还与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展示、利用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1)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文化交流”为描写对象,用上关联词,写一句话。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应的句子。

    (1)《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江红》中既道出命运的不公,又表达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

    ①我是汪勇,生长于武汉,是一名普通的80后快递小哥。从没想到在这场“战疫”中,会成为新闻人物。

    (一)①(     

    ②大年三十,因为疫情的影响,快递公司放假了。傍晚,我关好仓库返回家中与亲人吃团圆饭。晚上10点,打算哄女儿休息时,突然刷到一条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护士朋友圈的信息,上面写道:“求助。我们这里限行了,没有公交车和地铁,回不了家,走回去要四个小时。”需求是下午6点钟发布的,一直没人接单。

    ③“去还是不去?”当时我很纠结,一个人默默地花了一个小时做心理斗争。最后下定决心“去”。老婆是个心理脆弱的人,父母又上了年纪,不能让他们担心。所以,我决定一个人扛下这件事情——用善意的谎言瞒着他们。

    ④怎么出去?发单的护士是第二天早上六点钟下夜班,我告诉老婆说,网点临时需要值班人员,我被派去值班了,顺利瞒了过去,六点钟准时到达金银潭医院。护士看到我愣了一下:“我没想到有人会接这个单。”接着,她上车,一路上一言不发,默默抽泣,一直哭到下车。

    这一天我接送了三十个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一天下来,腿抖个不停。说实话,我心里很害怕:万一感染了怎么办?我开始打退堂鼓,劝自己说:“要不算了吧。”但当晚上我看到又有护士发单,目的地距离医院有几十公里那么远,没有一个人接,马上又改变了主意:我不能让他们累倒在回家的路上。我坚持把那位护士送到几十公里远的家里。

    (二)②(     

    ⑥随着医护人员的增加,要接送的医护人员数量剧增。我开始发觉自己就算再拼命,也只能满足接送300公里的量。于是,我开始在朋友圈发布消息招募志愿者。接下来有二三十个人轮流跟着我跑,中间我们跑坏了三台车。

    ⑦后来,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越来越多,志愿者团队也无法满足这些医护人员的出行需求了,怎么办?我决定继续扩张车队。多方组织协调以后,近千辆共享单车投放在金银潭医院门口,满足短距离回家路途的医护人员需求;再弄来 400 辆电动车,又解决了一部分需求;又联系上一家网约车公司,又解决了一部分需求。每一家企业,我去对接协商,吃过不少闭门羹,最终,感动了不少人。

    (三)③(     

    ⑧(chí yuán)武汉的医疗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政府给他们安排得有饭吃、有地儿住,但细枝末节不一定照顾得到,我们可以查漏补缺,尽我所能不亏待他们。最开始我们募集到了2.2万元,为倒夜班的医护提供泡面和水。后来有一个护士发朋友圈说,好想吃大米饭。我看到后心酸得不行,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定让她们吃上白米饭。很快就有餐馆老板对接了,16块钱一份,一天100多份。第二天,武汉一家酒楼老板找到我说,可以免费提供盒饭,一天1500份,分别提供给金银潭医院、新华医院和协和医院。

    ⑨自从当起了金银潭医院的“专职司机”后,我每天不停地做事,不停地解决问题。上海医疗队的两名医生过生日,我们帮他们买了蛋糕,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有时医院里空调不能开,医护缺少用来保暖的无袖羽绒服,我们花了10万元,把商场超市的羽绒服买得一件不剩,又在广州的优衣库定了1000件。医护人员需要一批防护鞋套,整个武汉市都断货,我在淘宝上找到一个商家,但货在距离武汉市区55公里的鄂州葛店。我连夜开车去取,带回来了2000双。

    ⑩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停下,但只要医护人员呼唤我,我随时都在。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⑧段中的汉字。

    chí yuán _______

    (2)第①段中“这场‘战疫'”是指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画线上分别写出能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小标题:

    ①隐瞒家人,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作用是________

    (5)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真实可信。

    B.运用有详有略的记叙方法,细节具体。

    C.塑造医护人员的高尚形象,令人动容。

    D.赞扬志愿者团队奉献精神,令人感佩。

    (6)从语言表现力角度,简析文末画线句的妙处。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②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琳琅满目。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体会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 A 在“雪如意冰玉环”等冬奥会场馆,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秉承“德艺双馨”“艺品如人品”等理念,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比如, B 在《千里江山图》中,能领略锦绣河山的壮丽和创作者纯真质朴的爱国之情。引导年轻人接近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有利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④我们在引领年轻人欣赏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时候,还要引导当代年轻人积极记录这个时代独特之美,鼓励他们更开放多元、更具时代感的艺术表达。比如, C 有关怀农民工、留守儿童生活状态的作品,有表现“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神舟飞船等重要成果的新山水画、新静物画还有体现新时代年轻人新风貌的影视作品,等等。这充分说明,接近美、欣赏美,涵养“美丽心灵”,才能发现美、创造美,用心用情拥抱美好时代。

    ⑤引导年轻人对美的追求,有助于以美为媒,沟通世界。对美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欢迎并接纳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我们相信,更懂得欣赏自己国家、民族之美的年轻一代,也是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美的使者。培养年轻人懂得欣赏中国之美,让他们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连接中外,并把这种精神和气质传递到全世界,一定能让世界更多更好地听到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从心底欣赏中国之美。

    (摘编自杨帆《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好美育工作对立德树人的作用不可替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

    B.从当代中国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不同文明的魅力。

    C.当代年轻人已经习惯用开放多元、更具时代感的艺术形式来记录美,发现美。

    D.要引导年轻人成为传播美的使者,在世界各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下面这句话是从文章A、B、C中的一处抽出的,请将它回归原处并简述理由。

    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面貌。

    【3】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对年轻人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 11、课文阅读题。

    阅读课文至结尾,回答问题。

    1概括选文内容。

    2文中医生说“不用打针了”是什么意思?

    3“我”阻止新媳妇“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膘了一眼”,“还是一针一针地缝”。如何理解?

    4选文第三段中的“劈手”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5新媳妇将自己的新被子盖在牺牲的通讯员身上时,没有说话,但她的内心是不平静的。试揣度其心理,写一段话,写出此时她的心里所想。(50字左右)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深秋遇见

    要求:(1)把题目完整地写在横线上;(2)除诗歌、剧本外,按题目要求写作;(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班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