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对《出师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B. 本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两条建议,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C. 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D. 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
2、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B.《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在岛上种植了大麦和稻子,加工成面粉烘出了面包,驯养野山羊,制作了陶器等等,他保证了自己在岛上的生活需要,就放弃了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
C.《艾青诗选》作者艾青是一位伟大的现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轰动诗坛。
D.《童年》中外祖父破产后,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这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友谊。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一词将写景、议论、抒情熔于一炉,动静结合,虚实相映照,巧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B.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大陆的无尽思念。
C.艾青《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的自白。诗人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D.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歌在形式上符合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里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明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C.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
D.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院。
5、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
(2)乃建奇策__________
(3)身使孙权__________
(4)江南悉平__________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2)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4】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本诗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道出白乐天被贬“二十三年”时间之久,饱含“弃置身”的无奈和艰辛。
B.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对旧友无限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C.尾联回应首联,扣住诗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暗含了与友人共勉之意。
D.题目中“酬”的是以诗相达的意思。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我们再次与众英雄聚集在-起,会惊异地发现,我们的灵魂已在不知不觉中升华。近日,学校组织次“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名言我鉴赏]有许多名人留下了千古传通的佳句,请选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味,并写上简单的批注。
示例名言: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略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人我评论]请你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古名人,为他写几句评论性的文字。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我推荐]自古以来,有很多名人留下了绝世佳作,阅读这些名著,仿佛与古人对话,既能了解历史又能净化自己的灵魂。请根据你积累的名著知识填写下面的句子。
经典滋洞心灵,名著丰盈人生。《水浒》 如一碗浓烈的酒,酝酿出英雄的豪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似一壶苦涩的茶,浸泡出人生的艰辛。
8、背诵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
(5)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
(7)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9)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受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快递什么样
雷册渊
①伴随电商的一路高歌而蓬勃发展起来的快递业,事实上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相当早。一套完整的国家邮政系统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建立了。
②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叫作驿传或者邮驿,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官办官管官用。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公文和军情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那么,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③汉代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汉代1里等于345米,400里等于138公里)。唐代则规定,每天车行至少120里,骑马180里,皇帝颁布的敕令须日行500里(唐代1里等于 450米,500里等于225公里)。清代设立了军机处,传递文书的速度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800里(清代1里等于510米,800 里等于408公里)。咸丰和同治时期,由于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各驿站必须接力传递讯息。
④如何保密是古代快递业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防止泄密,古人采取了不少手段。
⑤秦代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同时对投递员的素质也提出了硬性要求: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担任投递员。防止泄密最重要的手段是密封。在秦代,文书写在竹简上,传递前人们都会将邮件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相关印玺,以防私拆,写在绢素上的则要装入书袋中。
⑥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在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需要囊封。封泥不仅有保密作用,还有等级之分,最高5封,最低3封,封泥越多,邮件越重要。清代邮件的封发、保密和防损工作做得更好,有重封入递木匣入递绢袋封发汇总封发长引隔眼等多种装封手段。清代在速递奏折一类的重要邮件时还有专用的封装程序,使用封桶报匣夹板等封套,外人是绝对看不到的。
⑦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也有物流服务。古代生鲜速递可以追溯到唐代,山东官员进贡海鲜时,为了保证新鲜,会用毡子密封,然后用驿马快速运到长安。然后,这种果蔬生鲜的快递业务大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们的口腹之欲,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被言官和文人们批评。
⑧古代物流也会输送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那时的快递输送着最早的海外购。西汉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出丝绸之路。隋唐时期,除了陆路以外,还可以走海路,东到日本,西到波斯湾。到了宋代,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和密州设置了5个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彼时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有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等,其中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但总体上十分繁荣,很多我们现在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例如南瓜、玉米、番茄、烟草等。
(摘自《老友》2019年第4期,有删改)
(注释)物流:产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流动转移。一般经过包装、运输、存储、养护、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环节。
【1】请简要分析选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以下内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伴随电商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快递,业务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B.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是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组织。
C.清代咸丰同治时期,战火不断,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
D.秦代不仅有严格的交接和登记制度,封装工具和手段也更加丰富。
【3】说明下面这则材料放在选文中哪个自然段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0、安全的节能“大衣”:发泡水泥
为了能够阻挡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国家规定在建造楼房时必须给建筑物穿一件用保温材料做成的节能“大衣”,以减少夏天室内冷气和冬天室内暖气的外流。然而近年来,由于墙体保温材料被点燃而引起的高楼火灾却频频发生。目前国家已禁用易燃的有机外墙保温材料,取而代之的是无机保温材料,发泡水泥就是其中的一种。
发泡水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有“泡泡”的水泥。“泡泡”是如何生产的呢?首先,将发泡剂用机械搅拌方式或者高压空气雾化气动方式进行充分发泡,形成大量大小均一、直径适宜的稳定的泡沫。然后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就形成了一种内部含有大量封闭气泡的轻质混凝土。
20世纪30年代,瑞典开发研制了发泡水泥,在挪威应用一举获得成功,后来在欧美地区迅速得到广泛应用。1973年为了节约能源,韩国推广应用发泡水泥,随后日本也积极推广。在韩国、日本的带动下,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广泛应用发泡水泥。我国最早的发泡水泥应用,是上世纪50年代黑龙江地区的墙体保温层工程。该工程由前苏联专家指导施工,效果良好,至今近60年依然完好无损,仍在使用。
最早的保温办法,是增加墙体厚度,但不能达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后来有了新型复合墙体。但这些复合墙体大多采用聚苯乙烯材料,这种材料属于易燃,且在冬季供暖时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释放有害气体。而通过发泡水泥技术制作的节能“大衣”,除了阻燃,还有很多优势。发泡水泥属于气泡状隔热材料,水泥内部的那些封闭气泡,可以使混凝土轻质化和隔热化,保温、隔音的效果特别好。它还有强度高、不变形的特点,其抗压抗裂性是普通混凝土的8倍。用在楼层间地板辐射采暖工程中,既可以支撑地暖管材和地面承重,又可以隔热、隔音。
在制作发泡水泥的过程中,发泡剂必不可少。这种发泡剂的原料为植物性或动物性的脂肪酸,合成体为水溶性,不含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绝对安全环保。
发泡水泥的耐久性强,使用年限大于50年,可与建筑物同寿命,一次施工可使建筑物终身保温。从使用成本、应用范围上看,发泡水泥也极具吸引力。目前,发泡水泥在楼层间地板施工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作为外墙保温“大衣”,还亟待推广。相信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会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节能的居住环境。
【1】根据选文第二段内容,给“发泡水泥”下个定义。
【2】文章为什么将发泡水泥称为“安全的节能大衣”?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如果你要推销“发泡水泥”这种产品,你会怎么说?
11、现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③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④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⑤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⑥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⑦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⑧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胡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⑨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2】阅读文章第⑧段,说说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3】“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请给“敬业”补写一个事实论据并说说对你的启发。
12、写作
岁月无痕,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总有一段段记忆在你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每当我们想起它时,心里总涌动着一丝久违的冲动,这便是感动。
生命的长河中,时时处处都有感动的存在,请以“ 里的感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