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元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B. 四书,是《论语》《孟子》《礼记》《春秋》的合称。

    C. 清乾隆皇帝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

    D.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美国著名作家谢尔曼兄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迪士尼动画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B.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报答含辛茹苦培育我们成长的父母。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 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红楼梦》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汲取  颓唐  一泄千里

    B.打鼾  派谴  人迹罕至

    C.点缀  狼籍  触目伤怀

    D.葴言  轻觑  徒有其表

  • 4、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A.永jùn       命yǔn              因地宜zhì       光养晦tāo

    B.船xuán       贿              不可思       络绎不jué

    C.扣kè       相辅相chéng       不振mí       心而论píng

    D.妒jí       风景shā             级而上shè       求全qū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

    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

    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以骁勇,迁裨校。_____

    朗州刘言麾下者 _____

    ③乃以武安与之______

    ④吾今汝,则可矣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咸以知兵名”一句中的“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   B. 将军身披执锐

    C. 中通外直,不不枝   D.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卒。

    4翻译下列句子。

    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

    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赏析诗歌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字用得好,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写的是什么季节?烘托出什么样的氛围?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强饮三大 (《湖心亭看雪》)   ___________

    (2)至若春和明 (《岳阳楼记》)   ___________

    (3)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___________

    (4)寻向所(《桃花源记》)   ___________

    (5)两岸连山,略无处 (《三峡》)   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__________,殊未屑!(秋瑾《满江红》)

    (2)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4)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湖心亭看雪》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妙用量词,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李泉的《钩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专攻唐诗宋词的谷教授准备撰写《中华诗词掌故之钩沉》。谷教授经常伏案于资料室,一副眼镜,一支“永生”旧钢笔,一叠硬白纸板卡片,潜心专注的神态令人肃然起敬。人们阅报翻书的动作都格外小心,生怕惊扰谷教授缜密深邃的思维。谷教授对这些全然不觉,早已进入一种至高至深的境界。

    ②唯有管收发的驼王钻入资料室的时候,才能偶尔打破这严肃静寂的氛围。驼王姓王名它,四十五六岁,读过高中,据说当年是高材生,只因驼背且脚跛未能入高等学府深造,实在是一大憾事。后来不知怎的,进了W学院当勤杂工,倒也得了与学者名流接触的机会,每月到各处室收集废旧报刊,躲入屋内拿剪刀挖“天窗”,硬是将剪残了的报刊卖得些许零钱,日子过得倒也洒脱自在,远胜过乞丐王。人皆怪之,送雅号“驼王”。

    ③谷教授翻阅学术刊物,不时笔录摘记,托颔沉思。驼王则遍览各类报刊,手持一黄皮小本,拿胶布粘卷的油笔在上面写,时而兀自嗬嗬地笑。别人便朝他皱眉侧目。驼王似无感觉,竟捧本杂志走近谷教授,往桌上一拍,问:“老谷,此字念啥?什么意思?”人们更是莫名其妙,投以冷漠的目光。

    ④谷教授轻推眼镜,稍事沉吟,斯文地一笑,如在讲堂为弟子传道授业解惑,一一指点。驼王点头,作顿开茅塞状,黑且粗的大拇指一竖,转回身坐下去,连个“谢”字都不出口,遂将那杂志掀得哗然作响。

    ⑤后来,光顾资料室的人日渐冷落。谷教授与驼王依旧时常相遇,对视颔首,各有所专,两不相扰。

    ⑥谷教授洋洋万言的《中华诗词掌故之钩沉》终于发表,又入选《神州文论观止》,共得稿酬66元。某日,驼王谦恭诚恳地冲谷教授道:“先生,可否送我《观止》一册?”谷教授欣然应允,且题写“敬祈王它先生雅正”,盖上印章,双手赠予。驼王说句“多谢”扭身便告辞了。谷教授思忖道:“能读懂乎?”

    ⑦数日后,市里举办“环城收藏家珍品竞展”,一纸烫金飘香请柬落在谷教授案头,上有“敬希光临评鉴”字样。开展之日,谷教授与各界学者名流及买票观展者入展厅,凝神悉心鉴赏,击节咂舌称叹之声不断。

    ⑧蓦然,谷教授伫足一展柜前,定睛注目,他见是一大册“中华现代征婚广告收藏大全(一)”,收藏者王它。再俯身审视,乃一厚本报刊剪贴,所用之剪贴簿,却是那精装大开本的《观止》,真是移花接木,精致奇绝。谷教授面露不悦之色,暗叹:“原来如此!”

    ⑨竞展告成,驼王获奖,得奖金888元。听此消息,谷教授不禁大惊:“奇哉怪也!”

    ⑩驼王却不露声色,入资料室从容不迫一如往常。谷教授双眉微锁,目光冷峻,似仍执著如一,决计再撰高深论文若干,再创辉煌。偶或,谷教授偷觑驼王,见此人数日来专看唐诗宋词研究之类的学刊,心中甚是不解。孺子可教耶?那边,驼王似入境一般,贪婪地在小本子上记什么。谷教授又不能不悄悄抚案称奇存疑。

    ⑪又过数日,谷教授闲来有暇,翻报纸浏览,倏地,一条“广告词征集揭晓”刺入眼帘。一等奖一名,作者王它,其作品为:“双爱”淋浴器,“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奖金一万五千元。谷教授痴然良久,信手拈笔在那报纸上狂草“天生我材必有用”7个字,长叹一声仰躺椅背上。

    ⑫翌日晨,驼王给谷教授送报刊,却碰了锁,很是惊讶。一打听,才知教授昨夜心脏病突发,住院抢救,现刚脱险。驼王心里一震,一切暂作罢,赶紧看望谷先生,边走边自语:“谷教授,恩师也。”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注①钩沉:指探索深奥的道理或散失的内容,也指把被岁月沉积遗忘的历史再翻腾出来。

    1阅读文章8~11段,梳理出谷教授在驼王两次获奖后的情感变化。

    见征婚广告收藏大全,谷教授不悦——驼王获奖888元,谷教授____ ——驼王获奖15000元,谷教授__  ——最终,谷教授___住院抢救。

    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理解的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多次向谷教授请教从不言谢,表现驼王不拘小节,谷教授生病却急忙探望,口称恩师,刻画他的知恩图报。

    B. 小说近似用白描手法,塑造了两个主人公,一个谷教授,一个驼王,一个潜心研究学问,一个广泛搜罗资料,结局却大不相同,耐人寻味。

    C.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对比鲜明,褒贬明确,充分赞扬了谷教授的坚守钩沉,谦和清高;批判了驼王的投机钻营,取巧牟利。

    D. 谷教授属于过去钩沉的时代,无法与市场同步;而面对新时代,驼王则如鱼得水,在市场的文化商海中斩蛟擒龙,做出一番惊世骇俗的作为。

    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 谷教授面露不悦之色,暗叹:“原来如此!”阅读第⑧段,说说“原来如此”的含义。

    (2) 探究小说以“钩沉”为题的好处。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上海、吉林等多地疫情发生期间,网络上关于疫情的信息严重过载,出现了很多谣言。谣言的病毒式传播对中央要求的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产生很大干扰,不利于万众一心打好抗疫动态清零攻坚战。

    ②谣言之所以能以假乱真蛊惑人,有其内在奥秘。只有弄清谣言生成、传播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谣言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信息黑洞的存在。美国社会学家特·希布塔尼认为,谣言总是起源于一桩重要而扑朔迷离的事件。它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是一种集体行动,目的是给无法解释的事件寻求一种答案。谣言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人们经常是根据印象而不是事实对其进行判断。当某一事件被公众关注,此时又没有真实信息的补给,谣言就出场了。等到谣言成为满天飞絮的时候,再有真相出现,为时已晚。也就是说,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了半个世界。

    ③疫情背景下,谣言极易滋生和传播,引发信息疫情信息疫情往往与处于危机状态的人们对于风险的扭曲、失真认知有关。互联网编织起来的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使得谣言传播甚为方便。因物理媒介的广泛互联,人们对疫情获取的信息量激增。但对于多数人而言,因为没有对等的信息鉴别能力,无法判断自己关注的信息的真伪,容易引发心理恐慌,又进一步造成新的认知偏差。于是,一则谣言从起飞到落地,不需要费多少周折,即可释放出巨大的信息噪音

    ④有三类人群容易成为谣言易感人群。第一类是青少年,他们缺乏知识积累、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是不实信息的易感人群。第二类是老年人,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较弱,往往依靠积累多年的生活经验作为选择、判断信息的依据。第三类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人群,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训练,这类易感人群对于谣言的鉴别能力会弱一些,也就容易被谣言捕获。

    ⑤对谣言进行反制是必要的,首先是要编织好法规的防护网。不管是谣言制造者还是传播者,也不论是出于何种动机,只要他们的现实行为违反了法律,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受到相应的惩罚。责任部门要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明确行业红线和底线,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自媒体的责任意识,解决自媒体责任缺位问题。

    ⑥同时也需要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没有人天生就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公众的媒介素养绝对不是像口红一样的装饰品,而是社会发展的刚需此次由奥密克戎病毒引发的几个城市的疫情,是对公众媒介素养的一场前所未有的考试。媒介素养的提升,仅靠个人努力还不够,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专业机构,特别是专业教育机构的共同参与,合力推动。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4月28日,作者张涛甫,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谣言的三类易感人群要加强宣传和正面引导。

    B.对谣言进行“反制”需要编织好法规的防护网。

    C.预防谣言产生和传播需要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

    D.破解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奥秘,防止谣言蛊惑人。

    【2】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阐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信息疫情?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防止信息疫情的发生?

  • 11、阅读《长处难处好处》,完成下面小题

    长处   难处   好处

    ①回乡时曾问邻里一位百岁老人,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人与人究竟如何相处?老人平静而淡定地说:“其实最管用最简单的态度就是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静静想一想,这不失为人生之真谛,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相安之术。

    ②多看人长处,既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态度。《列子·说符》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觉得那个人无论是走路的样子,还是脸色,抑或是说话的样子,都像是偷斧的人。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又遇到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觉得他走路的样子、脸色、说话都不像是偷斧的人。现实中,有的人或先入为主看人,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干脆门缝里看人,等等,结果不是把人看歪了,就是把人看扁了,或者把人看坏了。延安时期,陈云同志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时,曾一再告诫,要树立一个观念,要看干部的长处,你要光看他的短处,没有一个可用之人了,必须发现他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使用每个人的长处。全面而不是片面,动态而不是僵化,具体而不是抽象,发展而不是静止地看待他人,就能看到一个生动鲜活的人,一个丰富多彩的人,一个可用有益的人。

    ③多帮人难处,既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情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就应当互相帮助,携手前行。所谓“跌倒的老人扶不扶”“陌生人的求助帮不帮”,说到底都是一些“伪命题”。现实中就曾发生过让人啼嘘和感慨的故事:某人路过河边,见一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儿子后,方才返回出事河道,发现溺水的正是自己的儿子,再将儿子从水中救起,为时已晚,小孩已溺水身亡。从根本上说,帮人就是帮己,我为人人就是人人为我。今天我帮人,等于明天人帮我。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的社会还有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难处,有各式各类的苦痛,特别是,我国还有很多生活在山高水冷、地俯天远的贫困人口,不少人都眼巴巴渴望着得到帮助。常怀惦记之心,常抱揪心之情,尽己所能,帮人所难,解人燃眉之急,助人成功之臂,可以说是积德行善,更是提升做人的境界。

    ④多想人好处,既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修养。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是个人努力和贵人相助、高人指点、友人帮衬、家人支持的共同结果。然而,现在有的人取得了一些成功,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容易,一开口就是自己多么努力,多么艰辛,充其量再夸上几句自己的家人,他们看不到也想不起组织和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和好处,有的甚至还会反过来念念不忘谁谁谁刁难、排挤、打压过自己,耿耿于怀某某某妒忌、诬陷、谁谚过自己,等等。于是总是愤愤不平,委屈难消。知恩、感恩、报恩,是一种修养,是做人的美德和本色,对于那些在危难时、关键处、重要时帮助过自己的人,不可、不该更不能忘却。心存感恩不能只是说得好听,唱得动听,而是要体现在行动上,这样做了,实际上既心安,又理得,还为自己加分。

    ⑤多看人长处,多帮人难处,多想人好处,则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健康良性的“朋友圈”则会越扩越大,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文章第②自然段列举了哪两个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

    【3】请写出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4】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毕业季,离别季。我们舍不得课桌黑板,操场食堂,舍不得吹过教室走廊的最后那一阵清风,舍不得那某一段一去不回的青春。那就好好道个别吧,留下彼此的思念。请你创作8行小诗,表达对母校的怀念。

    示例1

    示例2

    我的创作

    舍不得

    校园的林荫小道

    那里有高大的香樟

    春天可以嗅到草木的芬芳

    秋天可以听着落叶的声响

    我们三三两两,

    放肆地笑着,闹着

    分享着快乐

    倾吐着烦恼

    舍不得

    放学后的夜色阑珊

    回家的路上

    或许,和父母说说今天发生的趣事

    或许,和伙伴为一个题目争论不休

    或许,只是想让自己安静地走回家

    那时,回头望望

    在夜色中的校园

    静谧而安详

    舍不得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