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内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中, 以其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震惊于世。

    B.《平凡世界》这部小说讲述了普通农民孙少安勤劳上进的形象。

    C.许多附近居民都来围观这场露天排球赛。

    D.文中描绘了诸人大笑时的不同情态,各具特色,历来为人所称道。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丰(rùn)   绿(cháo)   (yì)       (xī)

    B.忧(qī)     望(níng)   然(wǎng)   (jí)

    C.红(yūn)   荡(tǎn)     发(bó)       (bēn)

    D.沉(zuì)   (yì)       (yè)       (zàn)

  • 3、下面是四位同学写下的对“英雄”的精神内涵的理解,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像李文亮那样敢讲真话,纵然千钧压顶,依然首当其冲、勇往直前的英雄们,他们身上那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赞扬。

    B.古人说:“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十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正是这些英雄们挺身而出、共赴国难的最好见证。

    C.什么是英雄?英雄当如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有国士的担当。

    D.“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以病患之躯与病毒抗争,用生命诠释了英雄的大爱无疆!

  •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自是有诗意。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诗意的人生并非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_恪守生命的信条,善于从自然与历史中汲取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之树,诗意的枝条就会摇曳生姿。

    A.遥不可及            只有            养分            保养

    B.触手可及            只要            教训            涵养

    C.遥不可及            只要            养分            涵养

    D.触手可及            只有            教训            保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齐桓公伐楚

    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选自《左传》

    1下列句子有两处句间停顿用“/”标出。

    贡 之 不 入 寡 君 之 罪 也 敢 不 共 给

    2解释加点的文言实词。

    (1)齐侯以诸侯之侵蔡 _____________ (2)于召陵_____________

    (3)何城不 ___________ (4)汉水以为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4齐侯伐楚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不少于两点)

    5屈完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温庭筠的《送人东归》一诗,完成小题。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注释】①荒戍:荒废的军队防地。②浩然:豪迈坚定的样子。③棹:划船的工具。此指船。

    【1】首联起笔写“荒戍落黄叶”有何作用?

    【2】有人说尾联中“慰”字用得极好,请说说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列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

    5月4日下午,淮扬中学“品读经典,放飞青春”经典诵读比赛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根据事赛作品的内容,比赛分为“传承”“跨越”“展望”三个篇章。形式包括学生朗诵、师生合诵等。共22个参赛节目和2个表演节目。比赛节目精彩纷呈,师生合作的朗诵《相信未来》获得“最佳风采奖”。本次比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部分学生家长应邀观看了比赛。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谈到理想,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一句“____________。”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谈到信念,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不惧人生艰难,永远积极乐观的情怀;谈到爱国,秋瑾在《满江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自己对国对民赤胆忠心、心潮起伏、热血沸腾;谈到勤奋,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________。”表现自己“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行  者

    陈 年

    ①我绝没有想到那个深到膝盖的礼是行给我的。

    ②正午,伏天,高温。我像片枯叶子搭在柜台前,两眼闭着,脑子却是清醒的。前后店门大开着,却没有一丝风溜进来。往水泥地上泼一些水,洇出各种图案,又马上蒸发掉了。天地白亮亮一片,所有东西都藏起自己的影子。

    ③嗓子里升着一团火,不停地喝水,喝水。那个没有影子的人什么时候站在门外的,我不知道。喝了太多的水,肚子隐隐发胀。出门看到一个人以奇怪的姿势站在我的店门外。一个男人背着一个巨大的旅行包,腰弯成九十度,双手垂放在膝盖上,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南方话。由于内急,所以没听清他说什么。方便回来,看到刚才的那个怪人,站在另一家的店前,店主正将一杯水递给他。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刚才是向我讨一杯水喝。我带着歉意招呼他进来,休息一会儿再走。他看我一眼,极干净的眼神,笑着摇摇头,仍就是深及膝盖的鞠躬礼,然后背着行囊渐渐走远。 

    ④心静下来,天气似乎也不再那么热。我抽出一本书,安静地读。书上说,活着,为了行走。行走,为了寻找。寻找,就是快乐。站起来,看着伸向远方的那条路,我的快乐像散在路边的石子,悄悄眨着眼。

    ⑤晚上,我看到坐在小饭店斜对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个过路人。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说话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要了一碗面汤,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惬意的样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多么熟悉的神情。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

    ⑥多年前,在某个小酒馆,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地坐着,喝一点酒,说一些话。所有的时间和事物都停下来,听我们讲各自路上遇到的风景。

    ⑦面端上来,雪白的刀削面,上面漂着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香菜叶。他香甜地吃面,咬着煮成褐色的卤豆腐块。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很想坐在他的对面,问一问他这些年过得可好。

    ⑧终于还是坐在他的对面。我闻着他身上微微带点苦味的汗味。那些味道挟裹着一路的风尘,散在空气里。

    ⑨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说。

    ⑩他笑了一下说,从最南边来,有海的地方。

    ⑪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让人吃惊的影像。烽火台,这些苍老的建筑物,披着黄土,沐浴在黄昏里,像一个瘦硬的老人,倔强而又坚忍。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着脸笑意盈盈。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隐在黑暗里,旧得浑身都是故事。

    ⑫我告诉他,这几年我守着一个店,也守着自己不安分的心。我用时间准备我的旅行,以另一种方式开始我的行走。我是一种内心的行走。我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乘车,下车。选择交通工具,选择站台,选择路口,选择朋友。他静静地听我讲,我知道他能听懂我的故事。⑬碗空了,他站起来,背着包,消失在夜风里。我知道我们还会在很多年后坐在一起,喝一点酒,说一些话。

    1】【1用原文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1)能够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⑫段中“我用时间准备我的旅行,以另一种方式开始我的行走。”其中“另一种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揣摩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第⑤段中“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

    (2)第段中“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让人吃惊的影像”,这些“影像”让“我”感到“吃惊”的原因是什么?

    3】【3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4】【4联系全文,结合自身经验及读过的书。谈谈你眼中“行走”的意义。

  • 10、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各题。

    菜 农

    崔杰

    ①我静静地看着他,他静静地看着书。

    ②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家禽的叫唤;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菜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片喧闹中、一堆蔬菜前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来人。

    ③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健硕的臂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完全就是一副典型的农民模样。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为他增添了几分读书人的精致。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一本《陶渊明集》!一位菜农,你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起了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④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都徘徊着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神态,而每次想到这一画面,都会被我不无讥讽地贴上“虚伪”的标签。

    ⑤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⑥那天,我散步经过一个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那是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与画面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一只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巧了,原来就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⑦我好奇地观察着: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柄,在地面上挥动起来。他臂膀上的肌肉块块绽出,拖把在地面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我走上前去,地面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几行大字还未风干——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地面上的字,个个遒劲有力,恢宏大气。在这样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⑧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的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

    ⑨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市场一如往日一样地喧闹,他也如往日一样在看书,自顾自地默诵着。他左右的商贩,玩手机的,拉家常的,东张两望的……,而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啊!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当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时,他一脸的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⑩他执意要回送我些什么,便随他来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书法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铺、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床头满是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获奖证书——这一定是他的奖品了。

    屋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屋内,他铺开宣纸研起墨来。我环视左右,一下予明白过来:他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他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他读古诗古文,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也是为了培养自己“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他送我的是一幅书法,上面是充满神韵的十个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选自2017年2期《意林》,有改动)

    【1】“我”见到年轻菜农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写方框中的内容。

    【2】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⑨段中画线句子。

    而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

    【3】选文第⑩段加点词语“一堆”有什么表达效果?

    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获奖证书。——这一定是他的奖品了。

    【4】选文第⑪⑫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 11、阅读《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③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④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濒危动物。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

    ⑤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⑥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⑦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⑧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1⑴文中第④段加点词“居然”能去掉吗?为什么?

    ⑵简要说说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2下列选项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

    A. 例如,昆虫吃的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

    B.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60%的蜜蜂消失。

    C. 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种离不开蜜蜂。

    D. 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3文章结尾说“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联系自身实际,说说我们在物种保护方面可以做些什么。(至少答两点)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珍惜”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2)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