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办任何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的,唯恐出任何差错。

    B. 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C. 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

    D. 36岁的邓肯依旧很刻苦的进行练习,无论是投篮还是对抗,他都一丝不苟的对待。

  • 2、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沁园春·雪》中勾画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北国风光图,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景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可谓美妙绝伦。

    C.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这方能称为“敬业”。

    D.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理解全面,切不可断章取义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是李白和杜甫,被人合称为“李杜”,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史称“诗圣”。

    B.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而臣下谥号则由朝廷赐予,如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谥号“文忠”。

    C.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钱钟书说,“内人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内人”是对自己妻子的尊称。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 4、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群体性袭医事件与日俱增。在医院经常看见患者家属怒不可遏地要向医生讨说法。其实,医生群体里也有真正的白衣天使。为了保证春节期间的医疗安全,维护百姓的健康,他们放弃和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为病人吹毛求疵,品尝着另一番“年味”。

    A. 与日俱增   B. 怒不可遏   C. 天伦之乐   D. 吹毛求疵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言文阅读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家贫,好读书,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用《明史·戚继光传》

    (注释)①卫指挥佥事:官名。②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③剽悍:矫捷勇猛。④薮泽:湖泽。⑤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⑥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⑦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⑧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经史大义_______

    (2)乃因地形阵法_______

    (3)名更大猷上_______

    2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操行不如,而果毅过/此诚危急存亡秋也(《出师表》)

    B.南方多薮泽/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分人(《曹刿论战》)

    C.操行不如,果毅过之/暮寝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因地形制阵法/百废俱兴,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4“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戚继光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这首诗前两句中的“(1)______”和“(2)______”描绘出春日长安的凄凉景象,饱含兴衰之感;后四句则抒写了诗人念家、悲己、忧国的情感,充溢着凄苦哀思。(     

    A.“破”,“深”。

    B.“河”,“草”。

    C.“山”,“草”。

    D.“在”,“深”。

    【2】“融情于景”的写法是指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中,本诗的颔联就运用了这一写法: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融情于景”写法的一项是(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B.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位于北京的“双奥”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正式亮相。

    会徽体现了冬奥会会徽评审专家的高度共识——主题具有较高设计水平,艺术形式具有中国特色,创意设计突出冰雪主题,易于国际传播。

    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

    冬残奥会会徽“飞跃”,把汉字“飞”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会徽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获得圆满成功,展现其不断飞跃、超越自我的精神。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请根据对联特征,将下面短语组成一副对联。

    成竹在胸   四海情   盛世临手   绘就   奥运   丹心   赛出   五洲景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苏轼《水调歌头》一词中表现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

    (4)杜牧《泊秦淮》一诗中“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

    (5)“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物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长河落日圆”描绘了塞外大漠苍凉雄浑之壮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借莺歌燕舞表达对早春的喜爱。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爱的传递

    ①“我妈有病,您也有病吗?”磊子对父亲说。看得出,磊子有些生气。父亲张张嘴,没出声。

    ②“您就惯着我妈吧,我妈要是没了,我看您怎么活。”磊子的声音越来越低,轻轻地抽泣起来。

    ③“你妈愿意这样做,就依着她吧。”父亲看着病床上打了止痛针才睡着的老伴,眼圈也红了。

    ④“我妈这辈子跟着您,一天好日子也没过过。”父亲又看一眼病床上的老伴,眼神里充满了深情和歉意。是的,磊子说的没错。母亲嫁给父亲后,就随父亲去码头当搬运工。瘦弱的母亲极其要强,像男人一样不惜力气,回到家后,累得常常饭没吃完就睡着了。磊子两岁时,父亲凭借读过几年书,被招到村里的小学当了一名老师。母亲依旧在码头搬运货物。

    ⑤磊子清楚地记得,他十岁那年的生日,母亲破天荒的给他买了一件新衣服。父亲回来看到后十分生气,说母亲惯着孩子。母亲眼里含着泪,但没有流下来,只是望着天空发呆。磊子看着母亲有些挺不直的腰身,忽然心就软了。他过去抱住母亲,哭着说:“妈,等我长大了挣好多钱,让您享清福。”三十多岁的母亲,因为常年的过度劳累,腰身过早地佝偻了,像一位老妪。

    ⑥磊子有些恨父亲。如果他不把家里的钱拿去帮助他那些贫困学生,他们的日子也不会这么清苦,母亲也不会年纪轻轻就落下腰疾。帮助人也行,得让自己的生活不过得那么寒酸吧,而父亲竟是那么“贪婪”,帮助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许多个。他说那些孩子的眼神那么清亮,却看不出希望的光,这多么让人心疼。于是,他就吝啬地对待家人,让别人家的孩子欢笑。

    ⑦母亲轻轻地咳了一声。磊子赶紧伸手擦掉泪,对母亲说:“妈,您感觉怎样?舒服些了吗?”

    ⑧“磊子,不怪你爸,是我让你爸把你给我凑的手术费……给那个女学生的。”“妈,可您……”磊子的眼泪又下来了。

    ⑨“磊子,我问过医生了,医生说我这个病即使做了手术,短期内复发的可能性还是很大。既然这样,何必浪费钱呢。虽说手术后也许能多活几天,但终日躺在病床上,也不见得是福气。那个女孩还那么小,关键是她做了手术后就能好起来,然后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过一生,你想想,钱花在她身上是不是更有意义?”磊子没再说什么,只是握着母亲的手痛哭流涕。

    ⑩一个月后,母亲在父亲的怀里离开了人世,含着笑。

    办完母亲葬礼的第二天,父亲和磊子就起程了。在路上,父亲第一次对磊子讲起了他的外婆。外婆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地震过去后,在陌生人的捐助下重建家园,外婆卖起了冰根儿。后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外婆依然卖着冰根儿。一年365天,除了正月初一歇一天,正月初二就开始营业,不管雨雪天,也不管有没有顾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外婆把所有卖冰根的钱,全捐给了红十字会,以及遭遇了天灾人祸的陌生人。外婆去世的时候磊子还没出生,有关外婆的事儿他知之甚少。

    “你妈受你外婆影响,想把公益一直做下去。做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是你妈缅怀你外婆的最好方式。”听了父亲的话,磊子猛然发觉,这些年,自己一直在错怪父亲。

    他们一路辗转,两天后到了那个大山深处的隐蔽的小村庄。磊子和父亲把带来的新衣服和文具放好,让需要的孩子排队领取。这些衣服和文具是按照母亲的遗嘱购买的,用了家里的所有余钱。

    磊子望着孩子们那一双双眼睛里透出的明澈的光,心里忽然铺满了澄净的阳光,暖暖的。他把衣服和文具送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中,忽然明白了母亲的快乐。

    【1】请以“母亲”的口吻,结合她的个人经历,以时间为顺序,在横线上填上相关情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嫁给你爸之后,随着你爸当搬运工,后来,你爸做了小学老师,我还在码头搬运货物,那时候我俩挣钱很不容易,攒下的钱都拿去帮助学生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我的病也治不好了,不如把钱捐给那个女学生,其实,做公益是我缅怀你外婆的最好方法。你爸这辈子都惯着我这么做,真正受委屈的是你爸。

    【2】根据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1)帮助人也行,得让自己的生活不过得那么寒酸吧,而父亲竟是那么“贪婪”,帮助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许多个。(品析加点的字的表达作用)

    (2)他说那些孩子的眼神那么清亮,却看不出希望的光,这多么让人心疼。(品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3】请分析段在文中的作用。

    【4】本文父亲形象突出,如“父亲张张嘴没出声”“父亲又看一眼病床上的老伴,眼神里充满了深情歉意”,请分析加点词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思想情感。

    【5】文章结尾段对磊子的描写别具匠心,请加以品析。

  • 10、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国体育设计的亮点所在。

    ②一些体育设计,以“立象取意”的方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择取适合的文化意象,突出赛事特色,展现国家形象及城市性格。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会徽的设计灵感都源于“冬”字。申办时,更加强调实力、文化和承诺;举办时,更侧重“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表达对冬奥会以及每一位运动员的重视。因此,申办标识更写实,而会徽则更抽象、更有运动感和力度。由此可见,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设计,并不是一味拷贝、堆积传统文化意象,而是对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伴随时代发展,人们观看事物的方式不断改变,设计也必须随之而变。“面向未来”应成为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设计不仅要融入新技术、瞄准新空间,也要面向新受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主要受众群,是“00后”甚至“10后”,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吉祥物的创新思维和表达有着更高要求。因此,在设计吉祥物“冰墩墩”时,设计团队以熊猫为原型,用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赋予整体形象以“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寓意,展现出浓浓的科技感。北京冬奥组委还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微信表情包,让吉祥物“动”起来,走进大众生活。在设计体育图标时,考虑到移动终端传播效果与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团队同样选择将源于篆刻、古文字的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动画,既展示出现代冰雪运动的蓬勃生命力,也让更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认识。

    ④未来,催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新创造,将不断为世界体育运动贡献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开放自信、热情友善的良好形象。

    图一       图二       图三

    (摘编自林存真《中华美学赋彩体育名片——谈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

    【说明】图①: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标识。图②: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③: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1】下列对文章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立象取意”,就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择取适合的文化意象,突出赛事特色,展现国家形象及城市性格。

    B.北京冬奥会申办标识与与会徽的设计灵感来源相同,而寓意不尽相同。

    C.北京冬奥会申办标识的设计,抽象表达了实力、文化和承诺等寓意;会徽的设计侧重于写实,以展现“运动员为中心”这一理念,运动感和力度十足。

    D.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以熊猫为原型,辅以象征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的彩色线条,赋予整体形象以“创造非凡、探索未来”的寓意。

    【2】下面是对文章第三段用以论述“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要‘面向新受众’”这一论题所列举的事实材料,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设计出有科技感的吉祥物“冰墩墩”。

    B.北京冬奥组委联合专业设计团队推出吉祥物微信表情包。

    C.北京冬奥会设计团队将体育图标由二维图形转化为三维动画。

    D.北京冬奥会的三幅配图,使之与相关论述相辅相成。

    【3】下面对选文论证思路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主要观点:中国体育设计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围绕中心论点,作者在第二段通过列举实例,从正反两个方面阐释了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选择、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中国体育设计的重要意义。

    C.在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形象景观设计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应秉持“面向未来”重要理念。

    D.第四段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催生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新创造的重要价值。

  • 11、阅读《螺旋井》,完成各题。

    螺旋井

    张金豹

    ①泰山以东几十里,有个掌平洼村。村外有口老井,井口是圆的,直径约18米,井台距水面26米。井壁上的台阶呈螺旋状,一圈一圈向下盘旋。台阶用乱石砌成,但严丝合缝,自成格局,仔细端详,有点像毕加索的画。台阶两侧有不规则的洞口,岩层中暗暗涌动着细如游丝的水,慢慢汇成细流,顺着洞口流进井里。当地人称之为螺旋井

    ②老井像一个历尽风霜的老人,盘坐在那里,闲看花开花落、雁去雁归,静听风声雨声、鸟叫蝉鸣。

    ③我与这口老井相遇,纯属偶然。那天,我结束了一天的调研行程,在返城途中,见许多人围在那里游览拍照。我近前一看,不由眼前一亮,各种各样的水井我见过不少,但像这样的螺旋井,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④这时,一位大爷提着水桶,顺着石阶走下去,用水瓢将井水舀进桶里。老大爷家有自来水,但他说这井里的水甜,喝着舒服:当年,全村几百口人豁出命来才把它打成,反过来,它又养活了全村几百口人。现在井虽然不怎么用了,但喝进肚里的水早已和身上的血混在一起,分不开了。

    ⑤攀谈中得知,这位人称老榆木的大爷,见证了老井的诞生。原来,干旱缺水一直是掌平洼村人的心病。这个村挂在半山坡上,村子周围不是峭壁就是山包。村民们种地吃饭全看老天的脸色。雨多点的年景,倒也说得过去,遇到大旱就麻烦了,轻则减收,重则绝产。到20世纪60年代,村党支部的成员们坐不住了,深感这个当得有愧,当得无光。他们反复商量,提出在村子周围凿石打井。想法一传开,立刻引来议论纷纷,有的摇头,有的讥讽。村党支部书记是个硬汉子,他黑下脸: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看两腿泥。不试怎么知道不行?

    ⑥他们请来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帮助寻找水源。技术员几乎跑遍了村周围的所有角落,最后选定了打井的位置。不过他说,地下水肯定有,但要打通岩石,下挖上百米,实在太难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为了吃上水,再难也得干!

    1967年,打井工程开工了,全村男女老少但凡有劳动能力的都上了工地。老榆木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媳妇刚生儿子,他二话没说,拿着铁锤加入了打井的队伍。

    ⑧那是个物质十分匮乏、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困难可想而知。没有挖掘机械,他们就靠镢刨锨挖,用铁锤钢钎凿石打眼,一锤下去,火星飞溅。日子一天天过去,锤头砸烂了,钢钎磨秃了,炸药用光了。怎么办?还是那句话,再难也得干!庄稼汉吐口唾沫是颗钉,洒滴汗水摔八瓣。一把把铁锤一根根钢钎,沾满了鲜红的血渍。一筐筐碎石渣,浸染着黏稠的血水和汗水。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⑩终于有一天,钢钎下面开始湿润,接着汩汩冒水,大家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朝思暮盼的井——打成了。

    1967年动工,1977年竣工,用了整整10年时间,搬动土石3千多方。

    属于老井的那个时代渐行渐远,许多人和事已化为烟云随风而去。但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根还在,魂还在,凝结在它身上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

    老榆木很健谈,他看了看几个正在嬉戏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只知道甜,哪知道苦?事不经过不知难。只有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才能体会,井水是甜的,汗水是咸的。

    此时,风过绿野,辽阔的天空碧蓝如洗,一团团棉絮一样的白云,轻盈地变换着不同形状。老井依然盘坐在那里,像一只天眼,凝望着风云变幻、岁月沧桑、人间百态,又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

    (选自2021年04月1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村民挖井遇到的困难。

    【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他下脸:“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看两腿泥。不试怎么知道不行?”(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2)只有从那个时候过来的人才能体会,井水是甜的,汗水是咸的。(赏析句子)

    【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⑨段画线句的作用。

    【4】文章结尾段写到老井依然“盘坐”在那里,有何作用?

    【5】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结尾处“老井”向世人诉说的内容。

    【6】请从语言表达、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赏析本文,写一段议论性文字。100字左右。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