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城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五个句子被打乱了,结合上文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是一场苦旅,需要我们跋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样的朋友,谁都会有,他们来过、又去过,也曾替换过

    ②贴心的朋友能分享你的喜悦与秘密,也能分担你的哀愁与难题

    ③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会像石子一样,慢慢地沉入记忆的长河

    ④回忆往昔,那时你才会领悟“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不容易”

    ⑤在你痛楚的时候,陪你一起静静地流泪

    A. ②⑤①③④   B. ④②⑤①③   C. ①②④⑤③   D. ②⑤①④③

  • 2、下列有关文化及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即晚上十二点左右。

    B.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和品德所给予的称号。范仲淹谥号“文正”。

    C.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D.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踪迹   田圃   洗礼   弥足真贵

    B.霏霏   消逝   喧嚷   温声细语

    C.凝望   歌谣   僵硬   冰雪复盖

    D.安慰   疲倦   沉浸   无限暇想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太空授课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他们平时吹毛求疵的严格训练。

    B.政府推进房产税立法后,估计信奉“房越多越潇洒”的人已经像如坐针毡一般了。

    C.影片《长津湖》里的阵阵炮火声如雷贯耳,让人仿佛回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

    D.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面对外国记者的尖锐提问,胸有成竹的回答彰显了大国风度。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③景公,景公未之行④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⑤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高义》

    1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2甲文中列举事例,通过以前和现在对“万钟”的态度的对比,论证了__________。乙文中孔子不肯接受景公赏赐给他的供养之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中的句子填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虚实结合,词中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可怜白发生”为实写。

    B.八百里分麾下炙,借用典故描写战后的场面,烘托出豪迈热烈的气氛。

    C.上阕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又为沙场点兵增添了凄凉肃杀的气氛。

    D.下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2】这首词中“可怜白发生”与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都出现了“白发”的意象,请你说说两首词的作者借“白发”各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材料,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相关任务。

    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于2022年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纪念币(第1组)一套。该套纪念币共9枚,其中金质纪念币3枚,银质纪念币5枚,金银双金属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1)曲小语同学如愿以偿地购买到了2022年冬奥会的15克圆形精致银质纪念币一套。请你向曲小语同学介绍该纪念币的构图要素。(正面图案和背面图案任选其一)

    15克圆形精制银质纪念币正面图案

    15克圆形精制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

    (2)曲小语同学打算购买一套金银纪念币,想提前了解纪念币的相关信息。请你帮助济小宁同学提取并整合这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金银纪念币在技术上进行了创新,首次采用了光变鳞彩的新工艺技术,通过光束实现了金银纪念币表面在不同的光影下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艺术效果,这种金银纪念币的新技术更好地衬托了主体形象。

    【材料二】

    本套金银纪念币从立项到发行等环节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在规格、设计、生产、包装、推广和发售等方面均实现创新突破。如首次在体育题材纪念币中引入双金属规格;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包装全部使用可降解环保材料等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古诗文名句默写。

    (1)树德务滋, 。(尚书·泰誓下》

    (2)祸兮福之所倚, 。(《老子》五十八章)

    (3)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4)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5)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6)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

    (7)陈涉在动员群众起义的演说中, 一句表现了他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8)王之涣《凉州词》中   两句勾勒出山川的雄伟气势,突出戍守者处境的孤危。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庞余亮的《老校长的雨靴》,完成下面小题。

    ①一个人的身份与穿着绝对有关系,比如我们校长曾经到村里的裁缝店做过一套西装。瘦瘦的校长穿起来就不伦不类,反倒是他穿上蓝卡其的中山装好看些。

    ②不过他到乡里开会到城里办事还是穿上了他的宝贝西装,又穿上了他的老皮鞋——怕有很多年了,有一只已经歪斜了。看得出他穿上西装的感觉并不好,可是他说有什么办法呢,上次进城,人家都以为他是个老古董,还是穿西装好些,穿西装人家的目光就少了,走路就轻松些,城里人就喜欢穿西装。

    ③穿西装也就穿西装吧,可是一到下雨天,穿上西装的他偏偏又蹬上了一双中帮雨靴,这就更加不伦不类了,怎么看怎么别扭。

    ④每当他穿上这件衣服,学生们就在背后叫他“德国鬼子”。但乡下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一走路就是一脚的烂泥,想甩都甩不掉,真是固执的坏脾气。如果还想“甩”的话——用校长的话说就是想耍派头的话——皮鞋一会儿就变成了小泥船,所以雨靴还是更适合于土路。看来校长穿雨靴还是穿得理直气壮的,既然穿着理直气壮,别人怎么看也就无所谓了。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后摆有点吊的西装和粘着烂泥的雨靴到乡里或进城办事。回来时他乐呵呵的,他似乎没少了什么,实际上雨靴上已少了许多烂泥,而原黑色的泥渍变成了白色的泥斑,像踩了一脚的雪。

    ⑤本来我早已不用雨靴了,过去在上师范前下雨赤脚;上师范时下雨也无所谓,到处都是水泥路。可是到我们学校就行不通了,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开始我还“甩”,下雨穿皮鞋,后来再也不行了,我心疼。乡里经费紧,工资不仅发得迟还总打折,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所以我托穿雨靴的校长到乡供销社买回了一双雨靴。

    ⑥新雨靴锃亮锃亮的,亮得能照见人的脸,雨珠滴在上面一会儿就滚走了。我走路时觉得有人在看我的脚。不过雨靴老得很快,不出几个雨天,雨靴就老得和校长脚上的雨靴差不多。似乎只有老了的雨靴才更和泥土亲近些,老了的雨靴更协调些。

    ⑦每年开学前我们学校里的老师都要乘船到城里新华书店一趟。

    ⑧我们在城里往船上搬书,搬完书后一起去一家馄饨店吃馄饨——校长说这是城里最好吃的馄饨。

    ⑨吃馄饨时还可以在碗里多撂一些辣椒,那个香啊,那个辣啊,吃得鼻子上都冒汗。吃完了我们一身轻松,校长还脱掉了西装,露出两种不同颜色织的毛衣,然后我们再一起乘船回去。有一次开学前去城里,正好早晨下雨,我们都穿了雨靴,然后又一起穿着雨靴上了船。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到了城里,太阳升上来了,城里的水泥路不像乡下的泥路,乡下泥路要晒两个晴天才能晒干,而城里的水泥路只要一个钟头就干了。穿着雨靴的我们几个好像是“德国鬼子进城”。雨靴底在水泥路上总是要沉闷地发牢骚。天不热,我身上全是虚汗,到了新华书店,上楼梯时营业员都哧哧地发笑。如果这还不算尴尬的话,我在回船的路上居然遇到了我城里的同学。同学笑眯眯的,目光却朝下,他看到了我的雨靴,我们的雨靴。

    ⑩后来好不容易同学走了,我觉得满街上的人都在看我。我躲到校长他们中间走,他们走路声居然那么响,都有点步调一致了,我都感到全城人的目光在喊口令了:“一二一、一二一、一二……”可校长和其他同事并没意识到这些,他们旁若无人“一二一”地走着,他们要带我一起去吃馄饨。

    回去的路上,校长首先把那双在水泥马路上叫了一天的雨靴脱下来,然后就躺到了我们刚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捆上,我们也相继把雨靴脱下来。河上的风吹过来,吹得我们双脚那么舒坦,校长一会儿就在新书捆上睡着了。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

    (选自《广西文学》2018年第5期)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情节

    “我”的感受

    (1)

    感到别扭、不伦不类

    我穿雨靴走在街上被同学看到

    (2)

    (3)

    产生敬意

    【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简要说说你对“烂泥似乎见皮鞋见得不多,反而亲昵得太过分了”句中加点的“亲昵”的理解。

    (2)分析结尾画线的句子“摇船的节奏好像在催眠,他还发出了呼噜声,而他的旧雨靴,一前一后地站着,像哨兵一样守卫着他的梦乡”的作用。

    【3】本文语言风趣幽默。结合文中画线句子“上了船校长还指挥我们在船帮上把雨靴上的泥洗掉,用校长的话说,要让城里人认为我们穿的是马靴,而不是雨靴。亏他想得出来”加以分析,说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的妙处。

    【4】本文的题目是《老校长的雨靴》,作者却花了很多篇幅写“我”的见闻感受,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

  • 10、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象牙刀

    ①画匠的眼神越来越不行了,先前是他给徒弟的活儿开眼,现在是徒弟给他的活儿开眼。徒弟毕竟是徒弟,任他千叮万嘱,最传神的那几笔总是不尽人意。

    ②画匠说:“娃,你得练画呀。”“师父,我想去打工。”徒弟回答。画匠不说话了,闷着头拾掇他的塑刀。这是一套十八枚的象牙刀,像练武人的十八般兵器。

    画匠小心翼翼地把这些“兵器”从牛皮包裹里取出来,一件一件摆在神台上,用棉布蘸着清水逐个慢慢地擦。擦干净了再用浸着香油的布头一点儿一点儿地给这些“兵器”上油。这些兵器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大如尺子,刮泥用的平头刮刀;有像梳子一样给神胎刻发痕的齿刀;还有小如掏耳勺般的点锥;歪头的劈刀;三角头的刻刀……画匠很耐心,一件一件像侍弄他的宝贝般,把这些武器都弄得清清爽爽。完事了,再净手,焚香,给他们这个行当的祖师爷磕个头,说些感激的话。最后,再一件件把这些兵器收入囊中,这个活儿才算是交了。

    ④交了活儿,兴儿跟着师父下山,一路上俩人都不语。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和冷风。兴儿踮脚往山那边看,山那边是城市,有车水马龙,有高楼大厦。兴儿决定了,他要去城里打工。

    ⑤兴儿走后不久,那山就成了国家级风景区。上边要求,景区要有景区的样儿。于是,所有白石黛瓦的小庙都给拆了,统统换成了气势恢宏的飞檐大庙。拆庙时,画匠塑的神胎也被请了出去,委身在山罅隙里,任风吹雨淋。

    ⑥再后来,大庙建成了,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彻底失去了生计。

    ⑦没了生计的画匠终日郁郁寡欢,有事没事就爱摆弄他那套象牙塑刀。一件件取出来,把玩一会儿,再一件件放回去。

    ⑧闺女每每见了,就上前去劝慰:“爹,把这东西收了吧,眼不见,心不烦。”画匠不语,抚摸着象牙刀,只是摇头,叹气。搁了数日,山上逢庙会,画匠突然对闺女说:“走,上山去。”闺女很高兴,爹多些日子没上山了,遂陪着,从山底逛到山顶,又从山顶逛到了山底。

    ⑨闺女怕爹难过,指着那些檀香木雕说:“真丑啊,白刺拉拉的脸,一点儿也不像个神的样儿。”“别哄爹了,孩子,人家这活儿好着呢。”画匠说完,苦笑一下,说:“走吧,去戏台子那卖玩意儿去。”闺女跟着画匠去戏台那,找个平坦的地方,摊块儿布,把带来的小玩意儿逐个摆好,等人来。

    ⑩画匠趁此间隙把泥塑包打开,取出块河泥,开始塑下一个小玩意儿。玩意儿塑出大样,他停下,去包里取刀具。手指刚一触到象牙刀,心里就咯噔了一下:这滑溜,这润贴,可是经了几辈人的手了!心里就有些酸楚,心想着,师父,我说啥也得给您传下去呀!

    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摊前冷清,连个询价的也没有。闺女有些不耐烦,说:“收了吧,爹。”“不急,再等等”。画匠说,刹戏了,人潮汹涌着往山下去。闺女又说:“收了吧,爹。”“不急,再等等。”

    终于,有个小伙子带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往这边来了,闺女兴奋地拍拍画匠:“来了!来了!”画匠不抬头,只管忙手里的活儿。

    那男子走过来,蹲下身去摆弄那些小玩意儿,边摆弄边问那小伙子:“这些哪吒悟空啥的,咱家不是有塑钢的吗?”小伙子不理睬他,弓着腰,痴痴地看画匠手里活儿。那人见小伙子不理他,又回过身来问画匠的闺女:“这堆小玩意多少钱?”闺女说:“一千。”“啥啥?一千?就这堆泥巴?”画匠生气了,冲他摆摆手说:“你走!你走!我不卖给你。”

    小伙子急了,直冲那人跺脚。边跺边嚷:“你干吗呢,爸爸?这是艺术,不是泥巴。”画匠闻听,这才抬起头问:“你是做什么的,孩子?”小伙子乐了:“咱爷俩是同行啊,我,美院的泥塑生。”画匠笑了。侧头去看那男子,那男子正从钱包里往外数钱,唰唰,唰唰,足足数了几十张。数完了,恭敬地递给画匠,说:“我儿子喜欢,我全买了。”画匠伸手把钱挡了回去。

    闺女糊涂了:“爹,你想干吗?”画匠不语,从包里取出那套象牙刀,笑吟吟地,放在了小伙子手里。

    【1】读选文,补全小说情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匠卖工艺品时,他的作品被男子认为是堆“泥巴”,这让画匠很生气。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选文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山里空寂寂的,遍野的石头和冷风。

    【4】读选文,说说“画匠”是一个怎样的人。

    【5】选文用“象牙刀”作题目有何深意?

    【6】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徒弟放弃学习泥塑手艺的选择与小伙子对泥塑的痴迷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价值认识上的差别。

    B.选文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曲折的叙述表现了两代人对传统艺术传承方面的对立态度。

    C.从兴儿放弃学艺去城里打工,景区木雕替代了泥塑,画匠失去了生计等叙述中,流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担忧。

    D.结尾处,画匠笑吟吟地把象牙刀赠送给小伙子,这样的情节显得真实可信,寄寓了作者对传统艺术得到传承的美好期盼。

  • 11、萤火虫

    泰戈尔

    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

    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1读了《萤火虫》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写在下面。

    2诗人认为"小小流萤"是"快乐"的,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快乐的原因。

    3对"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因为不论在树林里,也不论是在黑沉沉暮色中,流萤都是"快乐"地展开翅膀,并且把光放射出来。

    B. 诗人认为流萤是用它自己内在的力量在展开翅膀飞翔,它不依赖别人,更不屈服别人。

    C. 流萤的欢乐一点也不少,虽然它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

    D. 流萤的光同宇宙间的一切光芒一样,所以它是欢乐的,它在欢乐中倾注了自己的心。

    4根据诗意,你是怎样理解"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平常的日子也芬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