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巴中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题目多为短语,如《论教养》《谈创造性思维》是动宾短语,《敬业与乐业》《怀疑与学问》是并列短语,《精神的三间小屋》是偏正短语。

    B.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词语经常兼具不同的词性,如“一汪绿水慰平生”的“绿”是形容词,而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绿”则摇身一变,成了动词。

    C.“这时,春风送来沁鼻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欢笑,仿佛对张老师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这句话是一个递进复句。

  • 2、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联语佳句。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的文意,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应被筛出的一副对联是(   )

    A. 饮既不多缘何能醉  年犹未迈奚自称翁

    B. 泉声如听醉翁操  海日已照琅琊山

    C.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D.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无疑的,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然不娇丽,然而形体娴雅、气概庄严的身体里,那就是最好的。

    ②因此,那些很美的人大多是容颜可观但是心无大志的。

    ③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来镶嵌。

    ④同时,很美的人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多大的才德,好像造物主在它的工作中只求无过,不求有功似的。

    ⑤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颜而不是才德。

    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⑤③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②④⑤

  • 4、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几乎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____________________,迷惘执着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每个年轻人天生就是诗人……诗人是最具赤子之心的人,面对人世的虚伪与丑恶,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日常生活的庸俗和粗鄙,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他就是为我们提醒梦想和幸福的满天星光

    ②那么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

    ③他就是那个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④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诉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最初的感应

    A.②④①③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

    ①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

    ②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回:“臣父清恶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注释:爨:cuàn烧火煮饭。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放驴                       躬:

    (2)卿清孰与父清             孰与:

    【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

    【3】安徽寿县博物馆的展厅中展览了寿县,历史名人其中就有胡氏父子。请结合选文,概括胡威被寿县博物馆宣扬的原因。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和《如梦令》,完成题目。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和《如梦令》两首词中李清照都提到了“日暮”。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何不同。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南山中学将开展一系列庆祝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补全海报

    (1)以下是校团总支设计的以“百年颂歌,青春永川”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摄影大赛的宣传海报。围绕主题,请你代团总支在海报的A处补写征稿的主要内容。要求:紧扣主题,60—80字。

    【任务二】慰问老党员

    (2)家住永川区金龙村中心村民小组的陈思全今年74岁,党龄52年,曾在西藏服兵役。随着年岁的增长,陈思全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得知这一消息后,请你以南山中学团支部书记李敏的名义,在“七一”前夕去慰问他。你对他说:“____________”要求:内容贴切,用语得体。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树绕村庄,__________。倚东风,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

    (3)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中点明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值”是当前社会热词,人们关注和重视外貌,喜欢用各种方式提升自己的“颜值”。甚至有不少毕业生因为即将面试而走进整形医院,希望通过整容为面试吃一颗“定心丸”。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拥有让人赏心悦目的容颜,确实更容易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增加一份竞争的筹码。但是,任何整容手段都会有风险,美貌也有保质期,稍有不慎,美容不成反毁容;更何况,再美的容貌也有老去的一天。

    一个人一生最可靠的颜值并不是皮相上的外在之美,而是因奋斗产生的内在之美,比如丰富的知识,美好的性情,出众的气质等。

    奋斗增添丰富的知识,奋斗的人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增长自身才干,能够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这才是美的源泉,与其冒着巨大风险去动刀,不如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读书、思考、实践。

    奋斗塑造美好的性情。奋斗的人,最开心,俗话说“相由心生”,内在善良温暖的人必然眉眼柔和,内心坚定乐观的人必然经常喜在眉梢,而内心忧郁自寻烦恼的人往往愁眉苦脸。你也许不能决定五官的组合,但能决定五官组合而成的表情;你也许无法决定五官的形状,却可以决定五官呈现的柔和度。

    奋斗形成出众的气质。中国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也说过,“学问改变气质”。对生活乐观、对未来有信心,就是最好的美容。即使相貌不济也不必自卑,相反,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就会让自己的眉宇间散发出生动、智慧的神采,继而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奋斗才是最可靠的“颜值”。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只有努力掌握创新创业的本领,提升内在的核心竞争力,自信地融入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中,才能划出最美丽的弧线。

    (选自《湖北日报》,有删改)

    1请结合本文拟写一个标题,要求能够体现全文的主要观点。

    2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不少毕业生因为即将面试而走进整形医院,是希望通过整形为面试增加一份竞争的筹码。

    B.作者不赞成整容是因为他认为任何整容手段都会有很大风险,而且整容也无法改变五官呈现的柔和度。

    C.作者认为与其整容,不如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读书、思考、实践,最好的美容就是对生活乐观,对未来有信心。

    D.邓稼先年轻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于艰苦的“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他的青春是奋斗的,也是美丽的。

    3作者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才能真正提高“颜值”?

    4选文中划线句“中国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高尔基也说过,“学问改变气质”。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灵简单才是真的简单

    ①如今提倡“极简主义”。有人认为,“极简主义”就是物质生活简单一些,少些奢华的享受,生活中多一些朴素的味道,但我觉得,物质简单虽是“极简主义”内涵的一部分,但心灵简单才是真的简单。

    ②心灵简单,就能拥有孩子般的纯真,拥有最本质的幸福。

    ③孩子的快乐在于容易满足,一块儿糖果,一场游戏,就能让孩子获得最大的幸福。这样的幸福,我们大人为什么很难体验到?我们总是追逐着一个个所谓的目标,得不到时痛苦,得到时也不会快乐,因为我们转头又开始忙着下一次的追逐,我们的心灵难以有满足的时刻。我们曾经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但其实,我们在停不下来的追逐中,忘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丧失了快乐和幸福的能力。

    ④要做到心灵简单,应该学会返璞归真。画家黄永玉活得率性自由,常常像孩童一般“无论什么事,都能做得有声有色,在玻璃鱼缸里游泳,也有乘风破浪的气魄”。他致力于做一个自由的“野孩子”,心灵简单,获得了快乐多多。

    ⑤要做到心灵简单,也应该学会抵御各种诱惑。人活到了一定境界,必然需要给心灵“减负”。“删繁就简三秋树”,郑板桥告诉我们让生活去掉繁杂,让事物简明。简单的心灵,拥有更深沉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被各种欲望牵着鼻子走,迷失在纵横交错的欲望之网里面,自然就会看不清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所以,物质的奢靡和名利的收获,不能换来心灵的安宁和快乐,能够让心灵简单安宁的,恰恰是最简单的事物。

    ⑥要做到心灵简单,除了摒弃各种欲望的枷锁,还要拥有自己喜欢的精神生活。欧阳修徜徉于精神海洋,琴棋书画,滋养了他的心灵,让他的人生更加充实愉悦。很多古代了不起的智者,因为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都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归简单。孟浩然享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活;王维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生活:陶渊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⑦心灵简单才是真的简单。以简单之心过生活,就能把日子过成一幅写意画,简单勾勒几笔,就境界全出,前味无穷。

    【1】文章第①段中的“极简主义”,包括哪两方面的内涵?

    【2】根据提示填空。

    文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中出论点:________;然后分析该论点之所以正确,是因为__________

    【3】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文章,请简要回答:我们怎样才能让心灵简单?

  • 11、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1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这个宝藏”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

    2比之图像,语言的优势在哪里?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

    3在作者看来,划线句“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的观点,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五四”青年节,学校将举办以“做有梦青年、追梦青年、圆梦青年”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向全校师生演讲,号召同学们做追梦者,做圆梦人,在逐梦的路途上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