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思路,它不仅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且将为世界经济积蓄巨大的能量。
B.“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C.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D.“十一”期间推出的《坐着高铁看中国》,借铁路线串联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地理线和动人暖心的故事线。
2、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B.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C.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先生的游记散文《绿》思路清晰,线索分明。开头一句“惊诧于梅雨潭的绿”,落笔点题,感情倾泻而出,是文眼所在。
B. 散文《囚绿记》中作者真挚而热烈地赞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祝福它们“繁茂苍绿”,期待“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怅惘、缠绵而又深沉的情致中,蕴蓄着某种耐人寻味的意思。
C. 《曹刿论战》选自《左转》,《左转》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D.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其中的一篇。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当代作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社戏》小说《故乡》。
C.艾青在《北方》中写道:“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D.《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拥戴,但他“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等人的反对,最后被高俅、杨戬下毒害死。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 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
(2)是金陵人,客此(__________)
(3)名之者谁(____________)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
【2】选出与“山之僧智仙也”一句中 “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何陋之有?
C.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D.属予作文以记之。
【3】翻译下面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6、阅读《月夜忆舍弟》,回答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从诗中“________”和“__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2)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7、综合性学习。
(1)扬州高铁开通后,丹丹准备体验一下。根据她晒出的车票,你可以获得关于乘车的哪些信息?写出不少于三点。
(2)丹丹在手机上浏览新闻时,看了宝应县委书记 就扬州高铁开通接受采访的视频。讲话内容如下:
连淮扬镇高铁的建成通车对宝应来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为宝应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一方面它会进一步助推宝应产业的升级。随着高铁的通车,更多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会汇聚宝应,宝应承南接北和江苏省长三角中心的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彰显,这对产业升级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另外,高铁通车以后,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到宝应来投资创业,对我们智能产业包括科技创新的产业会有很大帮助。我们会接触到上海、北京以及苏南等更多高科技人才,为宝应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再有,宝应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生态资源,高铁的通车,对宝应城市品牌的塑造、影响力的扩展、知名度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宝应县委书记接受扬州发布专访整理)
根据以上内容,丹丹和邻座的婷婷就高铁开通对城市的影响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丹丹:看来,高铁的开通会给宝应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宝应未来可期啊!
婷婷:何以见得?
丹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婷婷:我觉得高铁的开通可能会造成优秀人才流失,毕竟年轻人去大城市发展更便利了。
丹丹:你怎么这么消极呢?真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如果你加入这个话题的讨论,你会说:②_____________
(3)体验了扬州高铁,丹丹想发一个朋友圈,以一副对联表达自己喜迎扬州高铁开通之情。
水笑山欢,高铁飞歌,一代惊天业; , , 。
丹丹写了上联后,婷婷也来了兴致,对了几个下联,你建议丹丹选择( )。
A.四面八方,宾朋汇聚,古城唱新歌
B.欢天喜地,扬城放歌,齐颂强国诗
C.载歌载舞,情涌古城,拥抱新时代
D.日新月异,古城亮彩,千秋动地诗
8、按原文默写。
(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
(2)惜秦皇汉武,__________________,唐宗宋祖,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5)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柴如瑾
①4月2日,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人郝铭鉴先生在上海病逝。由他创办于1995年的刊物《咬文嚼字》,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国人的语文生活。
②“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写文章时字斟句酌、严谨治学的态度。”郝铭鉴先生曾这样解释刊名的由来。今天,在我们悼念和缅怀这位一生捍卫语言纯洁的出版人之时,更要牢记他的谆谆箴言,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③语言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准确、生动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交流沟通情感、表达思想认识和传承文化记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如此,社会上却一直存在一些声音,认为写几个错别字是细枝末节,无关紧要;规范标点符号是小题大做,没事找事;词不达意、文理不通是个性时尚;甚至“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刊,无错不成报”几成常态。
④以《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为例,“主旋律”误为“主弦律”,“令人不齿”误为“令人不耻”,“不以为意”误为“不以为然”……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殊不知正是这种“差不多先生”的表现,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亦体现了一些人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
⑤早在1951年,主流媒体就曾讨论过汉语的规范使用问题,提出“每一个人都有责任纠正这种现象,以建立正确地运用语言的严肃的文风。”今天来看,我们每一个人仍需要多些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一字不肯放松,一词不肯含糊。这是对母语的敬畏,对文字的敬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的敬畏。
⑥遵守语言文字规范是谨严的基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社会文化和规范,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语言文字规范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基本的表达习惯、言语技巧和思维体系,维护语言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有助于我们社会交际的顺畅、思维逻辑的缜密以及记忆认知的进步。
⑦学好语言文字知识是谨严的保障。“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标点、语音、字词、语法、修辞、逻辑、书写,每一处细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需要耐心细致的揣摩辨析、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完善和提高。
⑧高阶版的“咬文嚼字”,是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完美契合。古今中外,许多文豪巨匠都在一处处最细小、最基础的遣词造句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留下多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炼字佳话。“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⑨作为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语言文字才能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出版界第一份纠正社会语言运用的刊物《咬文嚼字》,被誉为“语林啄木鸟”,以专门“咬”文字差错而闻名。
B.选文第④段引用《咬文嚼字》2019年发布的“十大语文差错”,进行道理论证,批评了“差不多先生”们凡事浮皮潦草、敷衍糊弄的作风,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
C.我们在文字工作中做到“咬文嚼字”,在表面上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作者呼吁我们再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也是呼吁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智慧保持敬畏之心。
D.选文由刊物《咬文嚼字》相关事情说起,接著论述了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的重要意义,然后论述应该如何培养谨严精神,最后回应标题,呼吁我们多些“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助力文化发展。
【2】请结合选文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何培养我们咬文嚼字的谨严精神。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神奇的瓦片
①瓦,作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用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随着朝代更迭,瓦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故宫奢华的琉璃瓦,也可以看到徽州质朴的粉墙黛瓦。千百年来,瓦的功能除了透风、挡雨、装饰,没有过改变。
②但,如今,瓦的功能性被扩大化了,这一改变源自薄膜太阳能企业汉能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产品汉瓦。汉瓦的神奇之处在于,这种瓦片不仅具有屋顶建材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发电的功能,是更符合现代建筑审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也是现有市场里太阳能产品和传统屋面瓦的升级产品。
③汉瓦之所以能发电,核心技术是,它将柔性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融为一体,换言之,就是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透光度超过91.5%的玻璃内层中,这种太阳能芯片能让瓦片像绿色植物一样直接利用阳光,进行薄膜发电。
④除了具有发电功能之外,相比传统屋面瓦,汉瓦还具有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特性。汉瓦具有玻璃材料、U型挡水条、F型卡槽三重防水保护。其中,玻璃材质永久不透水,U型挡水条保证瓦片安装后上下方向不渗水,F型卡槽双扣结构保证瓦片安装后左右方向不渗水。
⑤为了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目前上市销售的汉瓦包括三个系列,分别是曲面、平板、倒C型三款。
⑥不过这款神奇的瓦片售价也不菲,每平方米售价在千元以上。
选自《东南快报》
【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2】选文中这种神奇的瓦片有哪些功能?
【3】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11、读点诗词养点气
①诗词中不仅传递着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
②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悠悠中华几千年历史,延绵不绝的,是博大精深的古诗文对炎黄子孙潜移默化的熏陶。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感人至深的诗家情怀,不仅传递着古诗词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人读出浩气、骨气、地气、清气。读诗词,可以让我们学习古往今来仁人志士的气节情怀,汲取诗词歌赋的精神给养。
③细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现其中对古典诗句的引用俯拾即是,既恰如其分地阐述了思想,又寄意深远。不仅如此,他还创作了《军民情·七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等诗词,为领导干部树立了读诗词写诗词的榜样。作为基层干部,我在工作之余,利用车上、夜间,坚持读诗词汲取仙人的诗学精华,同时坚持写诗词,一旦有感有悟,即在手机、纸片、笔记本上随时记下。因为工作与时间的关系,诗词短小精巧,既可总结实践,又能抒发情怀。读诗词的过程中,自己也悟得点滴体会,感受到了千百年来诗词的深刻意蕴和万千气象。
④读诗词养点浩气。南宋诗人文天祥的《正气歌》,就是浩然正气存乎天地之间的代表作,感情深沉、气壮山河,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李白有“澹然养点浩气,欻起持大钧”的高歌,谭嗣同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陈毅有“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自豪……有了些许浩气,心胸就豁达,境界就高昂,正如宋代诗人丘葵所言,“浩气养成天地小”。
⑤读诗词养点骨气。骨气是人之脊梁,无骨则无节。李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以及唐代诗人李颀“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骨气。就是浩气、正气的延伸,也是做人从政的精气神所在。
⑥读诗词养点地气。古往今来,诗词之魂在“接地气”,没有地气的吟风弄月、自我欣赏,是没有多大生命力的。流传下来的诗词大多地气充足,滋养丰厚。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劳,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之忧,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盼,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之安,无一不是生活的营养、人生的积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⑦读诗词养点清气。清正廉洁是古之取士的标准,也是为官事政的要求。古代为官者多是文人出身,既崇尚清廉的操守,也持守清正的襟怀,自然也是我们今天亟待补充的从政营养。王昌龄坦荡胸襟,“一片冰心在玉壶”;李商隐谆谆告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于谦剖心自勉,“要留清白在人间”“清风两袖朝天去”;王冕慨然挥毫“只留清气满乾坤”……宋代诗人龚日升概括得妙:“千首新诗,一轮明月,两字清廉。”
⑧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真诚呼吁大家读写诗词,丰富学识,提升境界,装点人生。
【1】选文的议论方式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12、按要求作文
你也许常常感叹自己不够优秀:或长相不俊美,或身材不健壮,或衣着不华丽,或举止不够时尚,或言谈缺乏流畅,或歌声不合旋律……,然而,某一个事物、某一个人在那一瞬间给了你触动,让你睁开了发现的眼睛,你发现:原来自己也是挺棒的。
请拿起笔,写下你重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经历,让我们分享你的欣喜和快乐。
要求:(1)自拟题目,可叙可议,可夹叙夹议;(2)材料具体,有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书写规范、整洁、美观,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