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生活的考验、斗争的锻炼和苏联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使保尔从一个染房的学徒工成长为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革命者。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小人国受到的热情款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当时自由民主社会的赞美之情。
C.《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讲述的是高尔基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D.鲁滨逊流落荒岛后,想办法种植大麦、制作陶器、修筑居所、驯养山羊,28年后设法回到英格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B.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 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D. “共享充电宝”、“ 初心”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7年度十大新词语。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老师去年光荣退休了,许多学生来看她,大家共享天伦之乐。
B.他逐渐地待我没有从前那么殷勤了,现出了老板的面孔,常常吹毛求疵。
C.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我们老师思维敏捷,当我们有问题问他时,他总是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
4、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①③ C. ③④①② D. ②③①④
5、亮少有逸群之才,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而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④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⑤。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 ④建:提出。 ⑤吴会:吴国。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
(2)乃建奇策__________
(3)身使孙权__________
(4)江南悉平__________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2)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4】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
6、诗歌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歌的作者_______是_____朝诗人。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_________”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斯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凶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着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límíng……/——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fǔlàn在土地里面。
(1)给加点字注音。
喉咙( ) 悲愤(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límíng( ) fǔlàn( )
(3)找出其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___改为___ ___改为___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②山随平野尽,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采菊东篱下,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⑤大漠孤烟直,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⑥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9、(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强化“今日感”
陈鲁民
①与其把明天想得天花乱坠,不如把今天干得扎扎实实。
②哲人说,世上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其中以今天最为重要,把握住今天就等于把握住了一切。这启示我们,要强化“今日感”。放眼古今,但凡“今日感”很强的人都能大有作为;而动辄“明天再说”的人都没啥前途,多会一事无成;于满足于既往、沉湎于昨天,躺在功劳簿上睡觉的人,其实早已被时代淘汰。
③毛泽东同志就深谙此道,他虽精通历史,广读典籍,却始终具有强烈的“今日感”,每日抓紧读书做事,不虚度大好时光。在他并不算多的几十篇诗作里,用到“今”字的就有十多首。鏖战之余,他忙里偷闲:“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长征路上,他抒发宏愿:“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登山远眺,他感慨不已:“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捷报传来,他诗兴大发:“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观影归来,他奋笔疾书:“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最出名也影响最大的,自然还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④今日最实在。赢得了今天,就为明天奠定了基础;把握住了今天,就为明天开了个好局。一个人如果今天过得充实而丰盈,明天也不会逊色到哪里去;今天表现得意气风发,明天还会更加气宇轩昂;今天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明天仍会脚踏实地,孜孜矻矻。相反,如果今天吊儿郎当,明天也难一本正经;今天没有抓紧时间,虚度了一日,明天多半还会稀里糊涂打发时光。这就是惯性的巨大力量,抓不住今天,就难有美好未来。
⑤今日最可靠。“明天会更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口号,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但也因人而异。对于那些自强不息、奋斗不已的人来说,明天的辉煌灿烂自是意料中的事。而对于那些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的人来说,“明天会更好”就是痴人说梦。因而,与其把明天想得天花乱坠,不如把今天干得扎扎实实。因为明天固然可以有很多美好设想与计划,但也可能会遇到新的困难与障碍。常见有这样的标语:“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虽看起来有点扎心,说的却是大实话。
⑥今日最重要。因为今天是实实在在放在你眼前的,而明天会有很大变数。据统计,世界上每天大约要死172000多人,倘若他们知道自己已注定没有明天,肯定会抓紧时间尽可能多干些事,以少留遗憾。法国著名数学家伽罗华,第二天要和人进行决斗,而他自知毫无胜算,就在头一天晚上熬了一个通宵,写下了他的全部研究成果,诚如数学家舍瓦利叶所言:“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后几个小时拼命写出的东西,将使世世代代的数学家们忙上几百年。”
⑦古人云:“今日事今日毕”,既然“觉今是而昨非”,那就赶快改过,别等到明天了;该“今日痛饮庆功酒”,也别推到明天了;“我拿青春赌明天”更是不靠谱的事。因而,我们最好还是把握住今天,做好眼下事,珍惜光阴,只争朝夕。
⑧“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紧紧抓住今日,不沉湎于昨日,不幻想于明日,方是人生正途、智者之选。
(摘自《解放军报》2019年04月30日)
【1】“今日最实在——今日最可靠——今日最重要”是本文的三个分论点,若把他们调换一下顺序,你觉得可以吗?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悟。
10、(题文)①蚕食桑吐者丝,蜂采花酿者蜜,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三者的共同点是善于创造。这里面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善于读书,既要善于吸取精华,又要勇于创新。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吃桑而吐丝正是春蚕的可贵之处。蜜蜂终生酿蜜忙,整日累月不辞辛劳地采花酿蜜,则是蜜蜂的可爱之处。倘若失掉了“吐丝”和“酿蜜”这一基本点,春蚕和蜜蜂的形象就会黯然失色,不值一谈;如同吃饭一样,读书也有个“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
③汉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于读书,巧运心思,把书读活,才能不为书奴仆,才能真正领略“斗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景,做
到“汤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否则,充其量只能变成一个书橱,更有甚者会害己害人害革命。在我党历史上,王明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他不顾中国国情,一味教条地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机械地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他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期间,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大搞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结果,使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他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的清算,最终叛国投敌,成为历史罪人。
④在读书方面,毛泽东堪称我们的楷模。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反对“读死书”,提倡创新。他读马列的书,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驱虎豹、惩腐恶、追穷寇、缚苍龙,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学习前人诗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可见,读书只有善于创造,才能将获得的精华化为己有,真正像蚕那样吐出鲜亮的丝,像蜜蜂那样酿出甘醇的蜜。
⑤善于读书,既吸收又创造,才能增智慧,长才干,获得成功。
【1】(小题1)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泥沙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的理解。
【2】(小题2)文章第③段举王明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小题3)文中第④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毛泽东同志善于读书的?试加以分析。
【4】(小题4)请你为第③段从正面或从反面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1、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
①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
②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
③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④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
⑤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⑥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
【1】下列对“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能手机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
B. 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
C. 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转移“人际焦虑”。
D. 玩手机可以帮助性格孤僻、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找到自信。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一连串的问题,列举了“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
B.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围绕"手机依赖症"展开说明,先分析其危害和成因,再探讨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 用不用手机其实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所以要治疗“手机依赖症”,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
D. 文中提及美国一男子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的事例,与“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作比较,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3】你身边有位朋友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帮助他的办法。(至少说出两个)
12、作文。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作家刘瑜写给女儿的信《愿你慢慢长大》)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征途漫浸,惟有奋斗。
(习近平2021年新年贺词)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