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对待学习,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B.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心理,它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定式影响着全体社会成员,也影响着包括文学在内的所有艺术活动。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2、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 )
A.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唐弢
C.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需要社会认同感,但自信的人认同感源于内部,讨好者的认同感源自外部。
B.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日公布了2019年度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
C.初三期中考试即将到来,心理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考试成绩的高低与考前的睡眠状况有很大关系。
D.当初熊猫直播之所以破产,是因为当其他公司都在全力以赴的时候,唯有照猫直播,一路佛系造成的。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背景。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C. 《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小说中涉及的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榜眼”“探花”。
D.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作者陈寿是东晋的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等。
5、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纯仁①知庆州。秦中方饥,擅发常平粟赈贷②。僚属请奏而须报③,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或谤其所全活不实,诏遣使按视④。会秋大稔⑤,民欢曰:“公实活我,忍累公邪?”昼夜争输还之。使者至,已无所负。
(节选自《宋史·范纯仁列传》)
(注)①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官至参知政事。②赈贷:救济。③须报:等待批复。④按视:察看。⑤稔(rěn):谷物成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2)微斯人 微:
(3)擅发常平粟赈贷 擅: (4)已无所负 负: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渔人甚异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其翼若垂天之云
C.秦中方饥/今齐地方千里 D.吾谁与归/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请用“/”为下列句子划分两处朗读停顿。
纯仁曰报至无及矣吾当独任其责
【4】借助小贴士,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公实活我,忍累公邪?
6、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诗人在描写表现乡愁的形象时借助了哪些形容词,有什么作用。
【2】诗人笔下的乡愁仅仅是个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吗?为什么?
7、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小题
材料一:
日前,2016年“数博会”在贵阳召开。此次“数博会”是贵州挂牌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综合实验区以来,首次举办的一次大数据交易、数字化产品展示、互联网技术交流的大型盛会。2014年起,大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先后落户贵州,伴随贵阳城区无线WiFi全覆盖的建成,让贵州从昔日工业时代的追随者,变成大数据时代的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据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大数据是依托互联网优势,融合数据库资源、与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而研发的大型数据交易中心。大数据存储容量特别大,预计未来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即4000万亿亿字节;资源互为关联且覆盖面广;资源实时,更新快,最快可达1分钟,甚至几秒、几十秒的更新速度。
材料二:
大数据来了,普通民众的手机多了一张免费的网,而公务员却多了一个“紧箍咒”。一款名为“数据铁笼”的APP,用大数据的方式将公务员的时间、权力管了起来。贵阳市交管局工作人员孙某某的每一天都有精确到秒的记录。与门禁卡、饭卡、公务消费卡相连接的考勤系统显示他4月某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8点40分22秒到达局大楼,两分钟后坐上电梯。中午12点18分出现在食堂吃饭,12点35分59秒离开,四分钟后回到办公室。下午15点12分35秒,通过公务卡网划一笔3561.00消费款到建行622*户头,中途还曾遇到钓鱼网站骚扰,还好有反诈骗引擎及时提醒,才无误地完成网上消费交易。17点52分45秒才下班回家,途中还接到400开头的一条诈骗信息。像“数据铁笼”这样的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专门的反诈骗项目,可以利用大数据针对行骗者常用伎俩进行研究,以技术对技术,让行骗者无处遁形。
材料三:
东方祥云的分责任李胜在1999年创办企业时,希望利用数据库对洪水进行预报来摆脱传统洪水预报方式的弊病。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好几次公司都濒临死亡,为了生存,甚至还被迫倒卖过电脑。直到2015年,恰遇到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东方祥云获得了机遇。东方翔云的数据库借助大数据平台得以收集到全球所有公开的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各个主要河流的水文数据及各种图片、视频。现在可以将洪涝灾害的预测从20分钟延长到72小时。是大数据技术和水利的结合让东方翔云大数据项目在中国“云上贵州”商业模式大赛中一炮打响,获得最高奖——“云端大奖”,并获得500万元扶持 资金。
材料四:
有人对2015年反信息诈骗联盟发布的大数据作了如下统计:
表一:
年龄段 | 20-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岁以上 |
受骗者人群比例 | 8% | 15% | 37% | 40% |
诈骗者人群比例 | 80% | 10% | 6% | 4% |
表二:
年代 | 90年代 | 2000年-2009年 | 2010年-2012年 | 2013年-2015年 | |||
诈骗手段 | 传统手段 | 电信 | 互联网 | 电信 | 互联网 | 电信 | 互联网+ |
丢包、设圈套 | 电话+短信 | 发布中奖信息 | 电话+短信,虚拟号码400开头 | 伪基站、钓鱼网站 | 电话+短信,冒充公检法等 | “线上支付”转移,“网购退款”等 | |
所占比例 | 85%以上 | 80% | 10% | 75% | 21% | 52% | 43% |
(以上材料来自《南方周末》《人民日报》等,略有改动)
【1】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据铁笼”将公务员关了起来。
B. 贵阳市依托大数据,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
C. 预计未来大数据的全球存储总量将增至40ZB。
D. 东方祥云大数据项目只能将洪灾预测期提前20分钟。
【2】请从表一、表二中归纳出三点有意义的结论。
8、默写古诗文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通过对天气的感知,来表达心中的悲凉与无奈之情的句子是:欲说还休,_________。
(3)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向离别的亲人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当人生困顿坎坷时,我们可以用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乐观豪迈劝慰激励自己。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赔偿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上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歌唱,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啥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两天会回潮,泥塑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有种流畅自然之感。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我在店里给的是假钞。
【1】请补全下面情节。
(1)老人追赶买主→____________→双倍赔偿。
(2)“我”___________→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文中“老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请简要分析。
【3】赏析下面句子。
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上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
【4】“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10、阅读《卖白菜》,完成各题。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今天是大集,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她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⑪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⑫“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⑬“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⑭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⑮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⑯“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⑰“娘,”我哭着说,“我……”
⑱“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⑲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请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故事情节 | “我”的心情 |
①_______________ | 不舍 |
“我”不小心摔白菜 | ②_______________ |
老太太挑白菜 | ③_______________ |
④_______________ | 气愤 |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 | ⑤_______________ |
【2】这篇文章像是莫言讲故事,他就是靠讲故事成为我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药物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他们该是我们追的星。请你写出你读过的莫言的两部代表作并说出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
【3】文章结尾写到“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请你说说作者“依然沉痛”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两处对母亲的眼睛进行了描写,请你任选一处细节描写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5】文章运用了颇多的笔墨详细描写了卖白菜的全过程,然而就在写到老太太将钱付给母亲后,戛然而止,紧接着写了“我放学回家后”发生的事情,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过年
张东晓
①元旦,也是俗称的“阳历年”。中午,我和妻子在厨房包饺子,儿子和姑娘在客厅玩耍,我叮嘱他们别忘了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他们想念孙子孙女,但孩子们心里想着的却只有玩。
②我也已经有几日没有给父母打电话了。前一阵子,母亲血压高,血糖也升了起来,在医院一连输了几天液。父亲在医院里照顾母亲。特殊时期,医院病房紧张得很,母亲的病床是支在楼道里的,而且医院又只准许一个人陪护,这里里外外,就可着父亲一个人。白天勉强还行,到了晚上,父亲就只能坐着椅子趴在床边凑合着睡。母亲心疼父亲,身体刚好一些,就嚷嚷着出院。二姐劝她不下,就给我打电话。她知道母亲最听我的话,便让我说说她。如果不是二姐这通电话,我还不知道母亲生病的事儿。听到二姐说,母亲在医院住着呢,我的心就猛地一缩,原来自以为孝顺的我,对于母亲的境况竟然是一无所知。
③视频电话刚接通,看见母亲的脸,我就忍不住哽咽了。母亲躺在病床上,身上挂着白色的输液管,脸色苍老而落寞。她的脸素来都是和蔼可亲的,但此刻却堆满皱纹。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皱纹,在她的额头,在她的鼻梁,在她的眉间,在她脸上每一寸空间,累积,延绵。中秋节回老家前,她刚染黑的头发,也染满霜色。她鬓端的发髻有些“自来卷”,任性而率真,但现在也都淹没在病床里。
④“妈!”我喊了一句,就再也说不出话来。她引以为傲的儿子在她生病最需要照料的时候,却远在千里之外。手掌般大小的一方手机屏幕,除了能让我看见她的苦楚之外,再无丝毫的用处。“哎!”母亲用微弱的声音应了声。我说:“多住几天吧,等好了再出院。”她说:“这些都是慢性病,回家吃药就成,不能老在这儿住着。”母亲嘴唇微动,似乎每说一个字都十分费力。我心头一怔,终于开始相信她已经老去的事实。她的身体扛过泥土砖坯,扛过化肥农药,扛过小麦大豆,更是扛过我和姐姐妹妹,但现在却是连一瓶吊瓶都扛不动了。想到这,【甲】我眼睛顿时一热,泪水悄然落下。我不忍让她看见我的眼泪,就有意将手机屏幕错开。我低声问:“我爸呢?”声音有些延迟,大约过了两分钟,她才说:“你爸打饭去了。”她停顿了一下,又说:“本来你二姐包的饺子。她家离医院远,送过来太麻烦,你爸就没让她来。这里食堂也不错,吃一口就行了。”我说:“那怎么行!”她勉强笑了笑,说:“没事,医生说血压高这些都是富贵病,少吃一点儿,好得快!”我说:“你就踏实在医院养着吧,等医生让出院了再说。”她叹了口气,说:“回家养也一样。明儿个让医生调调药,我和你爸就回家。挤在楼道里,啥都不方便。村里高血压的人多了,也没见谁住院。你说这人都穷了一辈子,临老了,却得了富贵病。唉,找谁说理去?”
⑤又过了一会儿,父亲打饭回来了。母亲让父亲和我说话。父亲沉声说:“没事。挂了吧。”我知道父亲心里肯定充满怨气。把孩子们养大了,现在他们能依靠的还只是他们老两口。手机里传来母亲的叹息声,她应是怕父亲说更难听的话,就催促我挂电话。【乙】挂掉电话,我的眼泪又来了。我来到窗前,看着窗外寂寞的运河和繁华的城市,忽然有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我来到这里终究是为了什么?我的家,我的村庄,我的父亲母亲都在遥远的地方,可望而不可即。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事业有成吗?我心头摇晃,不舍昼夜的河流也跟着摇晃,高耸入云的中国尊也开始摇晃。我听到一种破碎的声响。是楼外的风吗?一年四季,北京的风都如同脱缰的野马,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它们在城市里肆虐,被踏破的高楼大厦,被夷平的大街小巷,最终汇集而成的辛酸与悲伤,在漫无目的地游荡。其实,它们已经找到了归宿或永恒,而我还在抱着一点儿嶶不足道的功名,在他乡自欺欺人地流浪。
⑥“今年你们单位是不是又不让回去过年了?”妻子一边擀饺子皮一边问。我叹了口气,说:“出京都不让,回去过年就别想了。”回家过年,这四个字,说起来本应轻松与惬意,但现在却是如此的沉重与奢侈。掐指算来,加上今年,我已经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四年,不算长,但也绝对不算短,以至于我都不敢触及关于年的痕迹。元旦前有编辑约稿,让我写一篇关于元旦的文章,我毫不犹豫地推辞了。我内心已经荒凉如斯,又哪里有心情去取悦他人。我有意岔开这个话题,就说:“今天的面有些软了。”妻子蹙眉,说:“哪里软了﹖正合适,是你自己不会包。”我刻意笑了笑,扭头冲客厅喊:“你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了吗?今天过年呢,别忘了给爷爷奶奶打电话。”许久,儿子才应了声,说:“你自己想打你就打,你不打还让我们打。”我一听,就火了,嚷道:“你个小兔崽子,长脾气了啊!”妻子撇撇嘴。儿子无奈地说:“行,我们打,这就打!”我暗自叹息,心说:“真是白眼狼,爷爷奶奶那么疼你们,让你们打个电话都这么费劲。”唉,我何尝不是如此?
⑦电话接通了,就听儿子嘻嘻问:“爷爷,奶奶好了吗?”父亲说:“你奶奶没事了。你们两个干啥呢?”儿子没有说话,而是问:“奶奶呢?让我看看奶奶!”父亲笑着说:“行,你看看奶奶。”母亲的笑声传了过来,熟悉而温馨,我的心也终于稍微安稳了些。母亲说:“大轮子,小妞呢?”姑娘颇为不情愿地应了声:“奶奶,我做作业呢。”母亲说:“最近爸爸有没有揍你们?”儿子听这话,就嚷嚷说:“有!昨晚还揍了!”姑娘忙抢白说:“没有!别听他瞎说。”但一听儿子这么说,父亲顿时不乐意了,他在电话中喊:“你爸要是再揍你们,记得给爷爷说,他还反天了!”母亲又问:“你们中午吃啥饭?”儿子说:“爸爸妈妈包饺子呢。”母亲笑着说:“二姑姑带我们下饭店,吃好吃的。”儿子似乎不知道该说啥了,就说:“知道了,挂了吧,我还得做作业。”他倒是没有丝毫的犹豫,随手就挂掉了电话。
⑧“你就不知道问问奶奶血压好没好?”我喊了一声。妻子不乐意了,说:“你想问不会自己打电话问啊。再说了,儿子问了,你没听见吗?”我瞟了她一眼,便继续低头包饺子。我心说:“我问他们能问出个啥!这次母亲生病,如果不是我碰巧给二姐打电话,怕是现在还不知道,大姐不是就一直被瞒着吗?”大姐和大姐夫在省城郑州经营一家饭店,本来生意挺红火,可这两年赶上疫情,这生意是一落千丈。现在“最不成才”的二姐却成了父母最可以依靠的人。二姐没有上完初中就辍学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只有她还在为这个家付出。我和大姐,成了城里人,离村子远了,离家远了,离父母也远了,也终于成了可有可无的人。这种悲凉,恍然如冬日的原野,寂寥而无法言说。我时常觉得自己就是村子与家的叛徒,躲在繁华城市的角落里,独自花开,独自美丽。这种风景,无疑是可耻的,但我不仅不愿拒绝,不愿舍弃,甚至有时候还甘之若饴,沾沾自喜。
⑨父亲和母亲他们对峙的是岁月,是时光,是命运,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这也是令我最为惶恐之处。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人,这个岁数在城里可能是逛逛公园,遛遛狗,但在村里,他们却是实打实的垂垂老矣。这时光啊,把我们一个个都成全了,但为何却将所有的尘埃都落在了家里和父母身上。这是何其不公?可似乎又没有谁抱怨过这种不公。这一切似乎又都是天经地义的。我已身为人父,内心中有哪一次破防不是为了孩子?作为父母,谁会真的指望孩子们的回报呢?
⑩“今年回家过年!”为了这句话,我们不辞辛劳,努力奔跑,只为年,只为回家陪父母过年。①疫情会消失的,过年的那团烟火也总会燃起!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②-⑤段的内容。
【2】选文③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说说作用。
【3】选文两次写作者的“泪”,原因分别是什么?
【甲】我眼睛顿时一热,泪水悄然落下。
【乙】挂掉电话,我的眼泪又来了。
【4】选文标题有哪些含义?
【5】分析选文⑨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选出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选文采用倒叙的手法,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选文④段对我和母亲对话的描写,语言虽然平淡口语化,但从中可以看出我对母亲的无比担心以及母亲对我的体谅。
C.选文⑥段“我何尝不是如此?”作者用反问的语气,加强对自我的否定,突出对父母的无比愧疚。
D.选文⑤段画线句运用景物描写,写了北京风大,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内心的心酸和悲伤之情。
12、作文
《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他为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在成长之路上你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许都曾被自己感动,那是美丽的起点,是精神的升华。
请以“被自己感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