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元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一部史书,西汉刘向整理编辑,《陈涉世家》一文出自这部史书。

    B.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家信,其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

    C.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故乡》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

    D.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我的叔叔于勒》。

     

  • 2、下列各组字形和加点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旁(wù)          渎(xiè)        彬有礼(bīn)       富丽堂煌

    B.言(zhēn)        (nüè)       揉造作(jiāo)       附庸风雅

    C.恣(suī)          (nǚ)          后继(fù)        不言而喻

    D.养(huàn)        噪(guō)       无路(tóu)       箪食壶浆

  • 3、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

    ②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③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④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⑤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A.①②③⑤④ B.③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③⑤①②④

  • 4、下列称谓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相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B.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C. 深入不(草木)   D.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怠慢,疏忽)

    2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躬耕南阳   每假借藏书之家

    B. 以告先帝灵   马千里者

    C. 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D. 故临崩寄臣大事   君为长者

    3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白帝城托孤”一事。

    B. 选文第③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

    C.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三顾茅庐”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

    D. 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温罗幕,孤衾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行(节选)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岑参在诗中说冬雪如“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李白则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你喜欢哪种表达?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五月的花海,时代的芬芳。建团百年,我们以青春之名,赴强国之约。实验中学举办“逐梦好青年,接续向未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请你结合语段中的画线句完成宣传语的上句。

    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___________________

    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

    (2)跨越百年,三代青年相聚一堂。一位同学发表了一段感言,其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坚定理想,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②每一颗种子,都曾与黄土地共融,暗自汲取能量,终得岁物丰成。③每一位茁壮成长的 00后,都是一本有关力争上游的传记,一个专注拼搏的闪耀灵魂。④我们以梦为马,礼赞成长,我们全力以赴,追光逐梦!⑤为了最美的中国梦,让我们勇攀高峰,努力向前。

    _____句有语病,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句标点错误,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鼓励同学们的奋发读书,积极进取,校团委主席写了一段文字作为活动结束语,请仿照划线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

    青年是整个社会最富有热血、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人应该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远大志向青年人应该有“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青春朝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按要求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谢中书书》中,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之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求人莫若求已

    (1)邻家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就差两分达到重点中学提档线。而孩子又满心希望能到较好的中学读书。于是,家长便找一些跟学校能搭上界的朋友来帮忙。打听来打听去,最终还是因这几分之差而难以如愿,即使愿意每年掏不菲的学费。

    (2)这一趟儿下来,人没少找,电话更没少打,可结果还是难以如意。这件事,也让家长和孩子都体会到,假如考试稍微再考得好一些的话,就不用再求爷爷告奶奶满世界找人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求人不如求己。

    (3)有道是,人生在世,谁也不是在“一人庄”上住着,谁家也没有“万宝全”。大事小情,生活中极少有不求人的人,与之相对应,也难免或多或少被别人来求。就拿过去农村来说,那会儿,家家户户大都生活过得紧巴,小到柴米油盐、针头线脑,大到盖房上梁、婚丧嫁娶等。这些,总少不了要到街坊邻居家去借,也少不了要去亲戚朋友家求援。类似这样的事,都免不了要求人,也少不了被人求。因为,大家都明白,这类互相有求、相互帮助的事,谁家也免不了,彼此搭把手、救救急,都很正常,也都能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办很多事情,小到吃喝拉撒,大到住院看病生孩子,再到那些功名利禄之类,不少人都习惯去跑关系找熟人“走捷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去求人或被人求,怕是概莫能外。

    (4)但凡事也都有个度,有个例外。有些事情,怕是不好求人帮忙,别人也不好帮或帮不上忙的。还是老话说得好,自助者天助之,求人莫若求己。

    (5)求人莫若求己,就得有一股子志气。凡事立足自主,依靠自力更生,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恐怕是再靠谱不过的。做人有志气,自强不息,才能自主自立。面对困难艰险时,也才会愈挫愈勇,咬定青山不放松。那些原本需要去求人的事情,往往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迎刃而解。

    (6)求人莫若求己,就得有一股子骨气。一有事就求人,多多少少难免会低声下气去堆笑脸说好话,乃至请客送礼,自然就会有失尊容,乃至尊严。结果还不一定能如愿。所以说,与其低三下四去求人,倒不如挺直做人的胸膛和脊梁。凡事不苛责于己,不苛求于人,不苛意于果。我的地盘,我做主。有事靠自己,结果顺乎自然,方不失做人的底线与本色。

    (7)求人莫若求己,还得有一股子静气。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静能养心,宁静方能致远。多一些静气,才会少几分戾气和躁气,也才能从容大度处事,做到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处之安然。时时事事掌控好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少一些患得患失、焦虑不安,便会多一些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如此,自然就会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幸福,也自会悄然来敲门。

    (8)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说到底,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实力和定力。

    【1】请简要分析(1)-(7)段的论证思路。

    【2】作者提出了“求人莫若求己”的观点。从文中来看,怎样才能践行这一观点?

    【3】选文第(3)段画线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何表达作用?

    【4】对画线句子“求人莫若求已,还得有一股子静气”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多培养静气,能够滋养人的心灵,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戾气和浮躁、急躁之气,使人做事的时候从容大度,从而少求人或不求人。

    B.培养静气,能够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人们对外物的非分欲求和奢望,避免因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不得不去求告他人。

    C.多培养静气,人们才能少一些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的情绪,多一些知足常乐,才能做到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拥有幸福的体验。

    D.只有拥有一股子静气,才能意志坚定,不怕困难,在面对困难时,也才会愈挫愈勇,解决那些本来需要求助别人才能解决的问题。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酒爷

    王秋珍

    ①要说谁家的酒缸大,整个灰石村,没人敢跟酒爷比。酒爷,大名李久。刚过不惑之年。

    ②一口大缸,下端埋下土10多厘米,像树一样种在酒爷家门口。每年,酒爷要做200斤糯米的酒。

    ③冷风乍起,酒爷开始做酒。他采用的酒曲配方,简直是一个盛大的春天花园。你听,白面100斤,桃仁3斤,杏仁3斤,草乌1斤,乌头3斤,煮熟的绿豆5斤,木香4两,官桂8两,辣蓼10斤,沥母藤10斤,苍耳草10斤,同蓼草3味。每石米内,放曲10斤。每一物,都带着草木的芬芳和大自然的灵秀之气。

    ④酒爷将糯米倒入豆腐桶,浸渍一天两夜后,将白白胖胖的糯米倒入饭甑,置于镬灶上蒸熟。此时的糯米,在氤氲的热气里,释放着浓郁的饭香。将糯米摊开于地簟上,凉透后以10:1的比例拌上蓼曲,倒入大缸中加水搅拌。10多个小时后,酒醅被发酵的气体顶到液面上,缸里的东西翻滚起来,伴着“乒乓、乒乓”的声响。酒爷掀开盖子,拿起了耙子。那些气泡一冒上来,酒爷就把它们打下去;又冒上来,又打下去。此时的酒爷,像个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将军。如是一周后,酒爷的酒就做好了。它色泽清亮,带着嫩嫩的黄。

    ⑤【A】“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门叫小番——”酒爷的高腔,带着沙音,那“番”字立得高高的,一直扬上去,惊得附近稻草垛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惊得路过灰石村的白云停下了脚步。一酿好酒,酒爷就要亮一嗓子。那条叫虫虫的土狗,围着酒爷追尾巴,一圈又一圈。酒爷一日三餐不离酒。早上喝一杯,活血;中午喝两杯,养气;晚上喝三杯,提神。酒是酒爷的命。

    ⑥不喝酒的时候,酒爷像个青色的李子,上面还蒙着一层白霜。喝了酒,酒爷就要吊上一嗓子,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鲜活起来。虫虫欢快地追着他跑来跑去。

    ⑦酒爷一般不喝高,喝高就不一般。

    ⑧那是1997年的一天。虫虫摇摇晃晃地走到家门口的酒缸边,呼呼大睡。酒爷摇摇晃晃地走出来,【B】“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门叫小——”唱到这儿,酒爷断了声,像一股凛冽的风在空旷的大街上奔跑,突然被人一股脑儿收入囊中,不留一丝小尾巴。酒爷醒来的时候,整个人泡在豆腐桶里。坊间的豆腐桶,可以做酒、做豆腐,红白喜事时搁熟食。当然,当醒酒用的,酒爷是第一人。

    ⑨酒爷后面的故事,是一位村人补充的。当时,他恰好路过,闻到一股浓郁的酒味,发现酒爷整个人成了一个火球。半年前,邻村有人喝了两斤多白酒,烧得厉害跳下池塘,不幸淹死。村人看到酒爷家的豆腐桶,马上盛上凉水,给酒爷降温。

    ⑩天气一暖,酒爷就会把黄酒运出去,加工成白酒。白酒酒精度高,容易烧肠燎胃。“什么事让你命都不要啦?”村人问。酒爷喃喃道:“香港,香港回归了。”

    酒爷的父母当年去了香港,只给他留下酿黄酒的技艺。酒爷在酿酒、喝酒中,饮下一杯杯的思念。

    银杏叶子一转黄,酒爷就筹备做酒。糯米要粒粒饱满,水要没污染的深山泉水。酒曲的配方,更要件件到位。银杏叶落了一地时,酒爷的酒已经香飘整个灰石村了。连邻村的狗都跑过来,冲着虫虫摇尾巴。有邻村的客人闻香而来,想重金买酒爷的酒。酒爷摆手说,这酒,是要迎接我父母大人的。第一杯,要先敬他们。

    这天,酒爷听到虫虫疯狂的叫声走出门,看见附近的稻草垛着了火。有点微微的风,火苗吐着蛇一样的信子。方圆几十米没有池塘,门口连个水龙头都没有。稻草垛连接着剁好的硬柴和木墙,失了它等于夺了邻居的命。酒爷犹豫了两秒,掀开酒缸,用大瓢舀起酒,往火上洒。

    火扑灭了。酒香撒开腿,奔跑在灰石村的墙壁上、瓦片上、树叶上,奔跑进每一个村人赞赏的眼眸里。酒爷用酒灭火,成了灰石村的传奇。酒爷酿的酒,属于度数低的素酒。《西游记》里,孙悟空正是用素酒灭了妖火,救了西城里外人家。

    酒爷看着浅到半腰的酒缸,【C】喉咙不由得一紧,随之一放,唱道:“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喜心间。站立宫门叫小番——”歌声里,虫虫正舔着洒落的酒,欢快地摇着尾巴。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9期)

    【注释】“一见公主盗令箭,不由本宫心喜间,站立宫门,叫小番”是京剧《四郎探母》中戏词。

    【1】请根据提示,梳理与酒爷有关的故事情节。

    (1)____________

    (2)酒爷喝醉酒,村人帮其降温。

    (3)____________

    (4)酒爷用酒灭火,拯救乡邻。

    【2】文中的土狗虫虫多次出现,有人认为多余,可删去。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理由。

    【3】文中【A】【B】【C】三处都描写了酒爷唱戏,富有韵味。请任选两处分析酒爷唱戏时的不同心情。

    【4】酒爷刚过不惑之年,就被人称为“爷”。请结合小说内容及链接材料探究原因。

    链接材料:

    爷:①对与祖父辈分相同、年龄相仿的男子的敬称。

    ②对长一辈或年长男子的敬称。——百度百科

    ③扛得起责任的男人才是真爷们。——知乎

  • 11、阅读《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回答问题。

    让认真成为一种习惯

    ①1930年中原大战中,冯玉祥部下的一名参谋未经核实,误将电令会师之地沁阳写成泌阳,导致贻误战机而落败。此战被后人戏称为“败在一撇上”。

    ②多写“一撇”,是战败的表象;缺失“认真”,方为失利的实质。何谓认真?它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坚韧,乃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彰显对职守的忠诚、做事的严谨、追求的执着。播种认真,收获品格;播种品格,收获信念;播种信念,收获辉煌。正如一谚语所示:“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认真的习惯。

    ③要养成认真的习惯;就要懂得认真之“道”。

    ④认真之“道”,在于对“毫厘”的极致严格。事物的质变,往往缘于毫厘的差别和缺失,一丝一毫牵动全盘,认真与否关乎成败。非凡,每每孕育于丝毫的较真之中,无论做好一项工作,还是成就一番大业,皆要有精细、精准、精深的全程投入。20世纪60年代,邓稼先在领军对我国首颗原子弹设计进行理论计算时,发现一关键资料与苏联专家提供的技术指标有细微之别。于是,这些科研精英们,操作着那时的手摇计算器,耗费了数百公斤资料纸,最终以确无“毫厘”之差的严谨结论,证明了完全可以忽略苏方提及的冲击波波峰值,万无一失地完成了我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是这种极其认真的精神品格,成就了昔日的“两弹一星”、当今的“蛟龙”“天河”等科技明星。

    ⑤认真之“道”,在于对事业的“至拙”专注。“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认真,彰显的是笨功夫、长功夫、真功夫,乃为至拙的内在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滴水可穿石,铁棒可磨针,铁树可开花。马克思潜心研究40年,终成科学巨著《资本论》;李时珍耗费心血二十七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成医药经典《本草纲目》;钱穆倾尽一生心力,砥砺“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的拙功,终成1700万言的国学著述,古今中外、千行百业的事实可鉴:做事、治学、成大器的真谛在于“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⑥认真之“道”,在于对成功的默默守望。成功过程是坚守认真的寂寞远征,不是一事功,而是事事功;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其间不会躁动、不曾走神,也永远不忘初心、不言放弃。1977年至今,多少科研奇迹层出不穷,多少名流人物闪烁更迭,但那颗名为“旅行者一号”的空间探测器,依然飞驰在太阳系外的轨道上。漫漫40年,这个航天科研团队的成员,从青春到暮年,一直在关注着那么遥远的距离、那么浩渺的太空、那么难测的结果。沉潜事业的认真,多么需要远离红尘熙攘、摈弃功利躁动、抵御炫眼诱惑。否则,何以到达“诗与远方”?

    ⑦然而,一举成名、一鸣惊人的“速成”心态,使一些人变得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殊不知,一旦履职分心、做事粗心,厄运便不远了。君不见,一块脱落的塑料泡沫未引起监控发射者的关注,导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惨失事;一个粗心的农林工未灭烟蒂,引起一场森林大火……因失于一物之细,而失去天下之大;因疏于一事之微,而导致一场悲剧,这是警世教训。

    ⑧“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干事创业得认真之“道”,必能事举功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中所讲的认真之“道”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实际谈谈这篇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石悦在5岁时,一套《上下五千年》丛书让他对历史萌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中学前,他已经将这套书读了十二遍。读大学时,他在学业之余,坚持泡在图书馆里阅读各种历史典籍,甚至把《二十四史》《资治通鉴》都通读了一遍,期间尤其对研究明代历史人物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石悦考取了公务员,每天下班后,他不像别的年轻人沉迷于上网打游戏,而是潜心研读《明通鉴》《明史纪事本末》《国榷》等明代史籍,并在宿舍里开始了孤独的写作历程,写他认为“可以好看的历史”。2006年,作者署名为“当年明月”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在网上爆红,到全书结集出版时,三个月内创下销售突破千万册的纪录。

    有记者向石悦请教成功经验,他调侃说:“阅读让我的人生发生了变化……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事实上,于他而言,对历史的兴趣帮他打开了一扇独特的大门,而异于常人的熬,令他在这扇大门后面找到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