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绵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记、书、表、序、铭、说等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

    B.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广泛用于中医、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C.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和苏轼、范仲淹同为“唐宋八大家”。

    D.《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以上史书分别是国别体、编年体、纪传体。

  •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师生们积极参与植树活动,践行了习主席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C.好的演讲材料不是抄来的,而是演讲者对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研究、整理、搜集的结果。

    D.经过充分地讨论,大家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更定”,旧时晚上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更定。

    B.“故自号曰醉翁”,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生前有谥号,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C.在中国古代地理中,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江阴”指长江的南面。

    D.“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而“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

  • 4、下面语段的内容,偏离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①君子当自强不息。

    ②东晋的祖逖每天清晨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终成一代名将。

    ③邓稼先站在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第一线,甘于奉献,身先士卒,终于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④史铁生双腿瘫痪后并没有向生命屈服,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完成了350多万字的作品,成为著名的作家。

    ⑤乘着新时代的东风,马云抓住机遇敢为人先,建立了阿里巴巴商业帝国。

    ⑥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努力奋进并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

    A. ①④   B. ②⑤   C. ③⑥   D. ③⑤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愿陛下亲信之            则汉室

    B.此贞良死节之臣        以咨之

    C.先帝不臣卑鄙            咨臣当世之事

    D.恐托付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

    (2)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本文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人格的肯定。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C.选文第一段将先汉、后汉对比,借古鉴今,对后主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谏言。

    D.选文第二、三段,诸葛亮追忆往事、剖明心迹,根据刘备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以长辈的身份用苛刻的语气要求后主励精图治、自重自强。

    (3)《出师表》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涉及臣子向君主进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诸葛亮和邹忌在进言方式上有何不同。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诗歌赏析

    曲江(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8年)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书触怒肃宗而被疏远。

    1叶梦得指出:“诗句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请结合诗歌的颈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学校开展“时代英雄”综合实践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诗歌

    时代的英雄(节选)

    在秋日耀眼的阳光里,

    我们看到革命先烈顶天立地的身影;

    在洪水肆虐的堤坝上,

    我们看到抢险官兵孤勇坚韧的逆行;

    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材料二)

    赵亚夫,55年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和农民一块苦一块干,先后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至250多万亩土地,给16万农民带来200多亿元直接收益,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苏南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现实不是小说,英雄亦不是众人所知、耀眼四射。

    (选自中国共产党员网)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英雄们的身上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2)学校开展诗歌朗诵比赛,你认为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用什么语调朗读?哪个词语要重读?说说你的理由。

    (3)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仿照材料一句式特点创作一首小诗。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1)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3)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4)               ,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6)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和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起来,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的句子是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元宵

    汪曾祺

    ①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②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③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 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格炸炸,格炸炸,麒麟送子到你家……

    ④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见一连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⑤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消遣的钱也消遣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兴致。

    ⑥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⑦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⑧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 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⑨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⑩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盏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 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陛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钴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蔑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圆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哈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工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枝,起火升到天上,嗤—— 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作“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作“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有删改)

    【1】请依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介绍了故乡灯节中各种灯的什么特点。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3】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节似的”的理解。

    【4】请说说本文在语言和选材方面有何特点。

  • 10、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讲究

    ①大学新生入学,302室住进八位女生。当晚,各位报了生日,便有了从大姐到八妹的排序,尽管都是同年。

    ②不久,大姐王玲的老爸来看女儿,搬进了一个水果箱。打开,便有十六个硕大红艳的苹果摆在了桌面上,每个足有半斤重,且个头儿极齐整。王玲抢着把苹果一字摆开,再让大家看,众姐妹更奇得闭不上眼了。原来每个苹果上还有一个字,合在一起是:“八人团结紧的,试看天下能怎的!”之后便笑,一幢楼都能听到八姐妹的笑声。王玲得意地告诉大家,说家里承包了果园,入夏时她老爸就让果农选出十六个苹果,并在每个苹果的阳面贴上一个字或标点符号,秋阳照,霜露打,便有了这般效果。这是老爸早就备下的对女儿考上大学的贺礼。五妹张燕是辽宁铁岭来的,跟赵本山是老乡,故意学着那个笑星的语气对王玲老爸说:“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众人再大笑,“讲究”从此便成了302室的专用词语,整天挂在了八姐妹的嘴上。

    ③第二个来“讲究”的是三姐吴霞的妈妈,带来了八件针织衫,穿在八姐妹身上都合体不说,而且八件八个颜色,八人一齐走出去,便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效果。吴霞说,妈妈在针织厂当厂长,这点儿讲究,小菜一碟。

    ④年底的时候,二姐李韵的家里来了“钦差”,是爸爸单位的秘书,坐着小轿车,送给大家的礼物是每人一个皮挎包。女孩子挎在肩上,可装化妆品,也可装书本文具,款式新颖却不张扬,做工选料都极精致,只是都是清一色的棕色。但细看,就发现了“讲究”也是非比寻常,原来每只挎包盖面上都压印了一朵花,或腊梅或秋菊等,八花绽放,各不相同。李韵故作不屑,说一定又是年底开什么会了,哼,我爸就会假公济私。

    ⑤每有家长来,并带来讲究的食品或礼物的时候,默不作声静坐一旁的是七妹赵小穗。别人喊着笑着接礼物,她则总是往后躲,直到最后才羞涩一笑,走上前去。所以,分到她手上的苹果,便只剩了两个标点符号,落到她肩上的挎包则印着扶桑花。有人说扶桑的桑与伤同音,不吉利,便都躲着不拿它。每次,在姐妹们的笑语喧哗中,默声不语的赵小穗总是很快将一杯沏好的热茶送到客人身边,并递上一个热毛巾。平日里,寝室里的热水几乎都是赵小穗打,扫地擦桌也是她干得多,大家对她的勤谨似乎已习以为常。大家还知道她的家在山区乡下,穷,没手机,连电话都很少往家打,便没把她的那一份“讲究”挂在心上。

    ⑥一学期很快过去,放寒假了。众姐妹兴高采烈再聚一起的时候,已有了春天的气息。那一晚,赵小穗打开旅行袋,在每人床头放了一小塑料袋葵花子,说:“大家尝尝我们家乡的东西,是我妈我爸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农药和化肥,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

    ⑦葵花子平常,可赵小穗送给大家的就不平常了,是剥了皮的仁儿。一颗颗那么饱满,那么均匀,熟得正是火候而又没一颗裂碎,满屋里立时溢满别样的焦香。

    ⑧(A)李韵拈起一颗在眼前看,说;“葵花子嘛,要的就是嗑时那份情趣,怎么还剥了?是机器剥的吧?

    ⑨(B)赵小穗说:“我爸说,大家功课都挺忙,嗑完还要打扫瓜子皮,就一颗颗替大家剥了。不过请放心,每次剥之前,我爸都仔细洗过手,比闹‘非典’时洗手过程都规范严格呢。”

    ⑩王玲先发出了惊叹:“我的天!每人一袋,足有一斤多,八个人就是十来斤。这可都是仁儿呀,那得剥多少?你爸不干别的活儿啦?”

    赵小穗的目光暗下来,低声说:“前年,为采石场排哑炮时,我爸被炸伤了。他出不了屋子了,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妈干……”

    吴霞问:“大叔伤在哪儿?”

    赵小穗说:“两条腿都被炸没了,胳膊……也只剩了一条。”

    寝室里一下静下来,姐妹们眼里都噙了泪花。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人啊,蜷在炕上,而且那不是剥,而是捏,一颗,一颗,又一颗……

    张燕再没了笑星般的幽默,她哑着嗓子说:“小穗,你不应该让大叔……这么讲究。”

    赵小穗喃喃地说:“我给家里写信,讲了咱们寝室的故事。我爸说,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女也是爹娘的宝贝……”

    那一夜,爱说爱笑的姐妹们都不再说话,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直到夜很深的时候,王玲才在黑暗中说:“我是大姐,提个建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行吗?”

    (作者:孙春平,有删改)

    1请阅读小说,根据相关提示,在表格内填上适当的内容。

    排行与姓名

    讲究方式

    表现

    大姐王玲(家)

    红苹果印字寓团结

    得意

    三姐吴霞(家)

    (1)

    认为“小菜一碟”

    二姐李韵(家)

    (2)

    故作不屑

    七妹赵小穗(家)

    (3)

    (4)

     

    2这篇小说的情节安排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3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请结合画线句简要分析。

    (A)李韵拈起一颗在眼前看,说:“葵花子嘛,要的就是嗑时那份情趣,怎么还剥了?是机器剥的吧?”

    (B)赵小穗说:“我爸说,大家功课都挺忙,嗑完还要打扫瓜子皮,就一颗颗替大家剥了。不过请放心,每次剥之前,我爸都仔细洗过手,比闹‘非典’时洗手过程都规范严格呢。”

    4结合具体内容,探究大姐王玲在夜深时提议“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的原因。

  • 11、【材料一】

    为何我国新综艺总被指抄袭韩国综艺?

    ①不得不承认,现阶段我国综艺真人秀已对韩国的节目模式产生了一定依赖性。回顾中国综艺真人秀节目发展历程。2013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引进韩国节目模式走红,各大卫视也开始抢购韩国综艺版权。因为中韩两国文化相近、韩国综艺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率高。借鉴韩国节日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据相关统计,3年间各卫视就购买了将近40档韩国综艺版权。韩国综艺制作相关人才也纷纷来到中国发展。在中韩国队合作下,我国综艺市场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

    中国人想个综艺创意是否真的这么难?

    ②中方在综艺创意方面的薄弱一直被网友们诟病。在多年的模仿学习后,我国综艺制作工艺,像特效、后期剪辑等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然而许多节目的创意却依然是借鉴外国的。难道正如韩国网友嘲讽一般,“13亿人口找不出有创意的人才。”

    ③彭侃认为,首先,觉得中国人想不出综艺创意,韩国人能想出很多好玩的综艺创意这样的想法是狭隘的。“从全世界电视创意领域来看,大家都是互相激发碰撞的。韩国很多综艺点子也是从欧美日本来的。”确实,《尹食堂》的灵感就来源于日本电影《海鸥食堂》,到海外开餐厅弘扬本国美食并非罗英锡独创。

    ④再来,“中国明星去外国开餐厅”、“明星下乡自给自足”这类综艺创意也一点不难想。其实是中国人想的综艺创意早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如果在没有国外电视台做了并成功的情况下,中国公司拿着自己想出的综艺创意去电视台提案,电视台和投资方根本不会考虑。因为当下中国电视行业竞争环境十分恶劣:想要确保能成功,最方便的就是去借鉴别人成功的案例。中国综艺行业缺乏试错的精神和配套的机制(包括政策和法律)。”彭侃表示。

    【材料二】

    ⑤《中国诗词大会》《见面如宇》《朗读者》等节目的播出赢得了受众的一片叫好,新一代文化类节目——“文化+综艺”的模式被观众盛赞为“一股清流”。清流自有源泉。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自有其深厚的内容供养。而梳理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一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受到观众好评的电视综艺节目的表达形式的创新,特别是真人秀元素的吸纳,才是赢得观众喜欢的良方。“文化+综艺”类节目获得盛赞,恰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受众对当前充斥屏幕的综艺娱乐节目成为纯粹游戏甚至恶搞的“愚乐”节目的厌倦。新一代“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模式创新,也为中国电视综艺赢得了文化自信。

    【材料三】

    ⑥《见字如面》是由黑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节点,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去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每一集不但会集结多位明星读信,还会请出两位重量级文化嘉宾开辟第二现场坐镇,交代书信背景、带来信件内外的精彩故事。

    节目列表(部分)

    标题

    写信人

    收信人

    时间

    读信人

    你多么需要他那点草莽精神

    黄永五

    曹禺

    1983年3月20日

    王耀庆

    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时光

    曹禺

    黄永玉

    1983年4月2日

    张国立

    鳄鱼,你不可以和我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韩愈

    鳄鱼

    819年(唐元和十四年)

    张国立

    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

    萧红

    张秀珂

    1941年9月20日

    归亚蕾

    ⑦《朗读者》是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节目列表(部分)

    播出时间

    期数

    嘉宾

    朗读书目

    2017年02月18日

    第1期

    濮存昕

    老舍《宗月大师》

    将励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

    陈寒

    《诗经·小雅·采薇》

    李亚舒

    《约翰·克利斯朵夫》

    党争胜、杨俊峰

    《沁园春·雪》

    (材料来源:百度百科)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当前中国综艺类节目的现状。

    【2】材料一第③段中画线部分有什么作用?

    【3】请结合材料三及下面的链接材料,简释材料二加点词“一股清流”在这句话中的含义。

    【链接材料】

    记者:除了对文化的热爱,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到要在这时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

    董卿:我在电视行业已经二十二年了,到了去做一档自己真正喜爱的节目的时候,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也到了一个扛起文化大旗、承担起文化传播职责和使命的时候,大背景和我个人共同寻找到了一个默契点,所以《朗读者》在今年诞生了。

    (专访《朗读者》制作人董卿)

    “终于不用每周打开电视,看到的都是以颜值为看点的真人秀,以犀利吐槽为主旨的综艺节目了。”

    (《见字如面》节目某观众)

    【4】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结合三则材料和社会现实,从综艺节目的角度,提几条“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的建议。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以“我爱秋季”为题,写一篇作文。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语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