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广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伕,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当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时,他也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 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艾青的长诗《向太阳》《黎明的通知》,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B.《水浒传》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八百里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鲁迅在《中国小说简史》中称《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D.《朝花夕拾》中鲁迅常借动物、鬼怪形象等表达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们”的抨击,例如《狗·猫·鼠》《无常》等篇目。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秘决 根深蒂固 赃物 如雷贯耳

    B.汲取 李代桃僵 恣睢 相得益章

    C.广袤 彬彬有礼 视察 前仆后继

    D.天骄 走途无路 亵渎 鸠占鹊巢

  • 4、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犀利的批判,如《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不喜欢“郭巨埋儿”的故事,表达对不顾人性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B.《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西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标题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了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西游记》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第一次借到假扇;第二次骗得真扇,却被牛魔王又骗了回去;第三次是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在八戒沙僧的辅助下使得牛魔王现出原形,借得真扇。

    D.《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滕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③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④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弗之(懈怠,放松) B.同舍生皆绮绣(穿,现写作“披”)

    C.白玉之环(腰上系着) D.非天质之(卑鄙)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幼时/即嗜学 B.天/大寒,砚/冰坚

    C.余因/得遍/观群书 D.俯身/倾耳/以请

    3下面说法中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上文题目中的“生”是指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序”交代了本文的文体。

    B.第①段通过写先达教学严厉的“叱咄”,突出了“我”幼时求师的诚恳和恭敬。

    C.第②段写富家子弟的奢华生活是为了对比“我”成年后的求学生活。

    D.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来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煤的对话

    艾青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写了人与煤的一番对话。你觉得诗人笔下的煤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诗篇中找出你的依据。

    2这首诗写于1937年春天,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由此可见,这里的煤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煤的咏赞,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自选角度,赏析这首诗的最后两行诗句。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扬州开门红·我为城门挂春联”活动再度启动,以“扬州是个好地方”为主题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辛丑年春联。下面是媒体公布的两幅对联,请从中探究出征稿的内容要求。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骑鹤直下古扬州;运河首城,宜居胜地,高铁通达好地方。

    (2)古扬州鼠年圆梦跨江高铁;好地方牛岁揽胜运河三湾。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补写横线上所缺的语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_____________________,殊未屑。(秋瑾《满江红》)

    (4)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____________, 西北望, 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余立侍左右,____________,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楼上有楼

    尤今

    ①在记忆里,第一道通向我居处的楼梯,是非常原始的。

    ②木质的,不很牢固,有时,步子踏得重一点,整道木梯,便摇摇欲坠;偶尔下雨,木梯便会散发出一种令人不愉快的腐朽味儿。

    ③那时,是爸爸经济境况最差时。 家在怡保,爸爸失业居家。一家五口,挤在一所建在河畔的浮脚屋里。屋外有一道邋里邋遢的河,潺潺的流水声,唱的好似是生活里一支呜咽的悲歌。

    ④楼梯,是每天都必得上上下下的;晴天时,踏在上面,它“伊伊呀呀”地响;跟在后头的母亲,总殷殷嘱咐:

    “小心呀,不要跌倒!”

    ⑥雨天时,污水横流,泥泞一片,木梯岌岌可危,母亲步步为营地走着时,总不忘回头对我说:

    ⑦“小心呵,不要滑倒!”

    ⑧童年的我,便在这种“小心翼翼”的情况下,和这道简陋的木梯建立了一种__①__而不美丽的关系。不喜欢它,觉得它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儿,奄奄一息地苟延残喘。把脚踏在上面,老是担心它会突然“断气”而坍塌。每天上上下下时,总紧紧地抓着扶手,以致扶手那粗糙的木质都被磨得溜溜滑滑的。

    ⑨很幸运地,在木梯还没有倒塌之前,我们便迁离了这所浮脚木屋。

    ⑩这一迁,便老远老远地迁到了新加坡来。

    ⑾在火城组赁了一个房间,楼高四层,住在顶楼。没有电梯,上上下下全得靠脚力。

    (12)这道以水泥是铺设而成的楼梯,和怡保河畔的那道木梯相较,有霄壤之别。不很干净,梯阶上这里那里常常有散落的纸屑、烟蒂、果核,但是,它牢固而安全,而且,不论晴天雨天,它都不会以腐朽的臭味来污染我的嗅觉。

    (13)我真正喜欢的,是这一座大楼后面的那一道可爱的螺旋梯。窄窄的梯级,风情万种地扭来扭去,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飞舞的蛇,婀娜多姿哪!

    (14)上下螺旋梯时,,觉得自己好像在玩一项神秘有趣的游戏,以为来到了梯阶的尽头而尝到“碰壁”之苦了,可是,轻巧地拐一个小小的弯儿,眼前又有了新的去路。成长以后,才晓得古代的诗人老早就为这样的一个“游戏”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15)“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小小的螺旋梯,竟在潜移默化下给了我异常宝贵的人生启示。

    (17)那时候,读的是下午班,放学时,天色已暗,背着书包沿着螺旋梯走回家去,很疲

    累,但是,仰头看到万户灯火亮、家门在望,双脚便不由得加了劲,而脚下的螺旋梯,在感觉上便变成了美丽已极的“云梯”,然而,拾级而上,不是为了撷取浮在云端那虚无飘渺的荣华富贵,仅仅只为了投入家门里静静伫候着我的那一份

    (18)两年后,又搬家了。

    (19)以后,辗转搬了几次家,都是住在高楼;我和楼梯的关系,一直都是难分难舍的。

    (20)婚后,迁入一幢双层的洋楼,生活才算  ③  下来了。

    (21)依然有楼梯,楼梯在屋里。

    (22)邀请双亲来家里小住,这时,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已是华发满头了。当他们以蹒跚的步履

    上下楼梯时,我听到自己的声音在他们后头清晰地响起:

    (23)“小心啊,不要跌倒!”

    (24)当这两句话冲口而出时,我才恍然惊觉,几十年岁月,竟在弹指之间匆匆流走了。过去,我是嗷嗷待哺的巢中雏鸟,而今,我羽翼丰满,双亲却已垂垂老去了。

    (25)呵,我愿倾尽全力来回报父母养育的恩情,然而,寸草心又何以报得三春晖!

    (26)目前的我,每天依然很努力地在攀爬楼梯。这道楼梯,不是木质的、也不是水泥建的;它是以笔划来铸造的。

    (27)更明确地说,我爬的,是“文字的楼梯”。

    (28)它没有尽头,层层相叠,连天而去;原本以为“更上一层楼”了,岂知“楼上有楼”;上、再上,依然还是有“楼上楼”。尽管楼顶永远可望而不可即,可是,我已下定决心,这一生一世,不会让我自己慵懒地坐在梯阶上歇息。

    1请将以下三个词还原至原文。

    A安定 B.亲密   C.温馨

    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品析画线句。

    (1)从修辞手法角度品味第⑧段画线句子。

    不喜欢它,觉得它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儿,奄奄一息地苟延残喘。把脚踏在上面,老是担心它会突然“断气”而坍塌。

    (2)从词语赏析角度品味第(13)段加点词语。

    窄窄的梯级,风情万种地扭来扭去,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飞舞的蛇,婀娜多姿哪!

    3从以下说法,选出错误的一项(   )

    A. 本文以“楼上有楼”作为题目,既点明了主旨终于住上了洋楼的喜悦,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第(15)段中引号的作用为引用。

    C. 第⑥段中“雨天时,污水横流,泥泞一片,木梯岌岌可危,母亲步步为营地走着时......”一句中,“步步为营”体现了母亲的小心翼翼。

    D. “当这两句话冲口而出时,我才恍然惊觉几十年岁月,竟在弹指之间匆匆流走了”一句表现了“我”的心理是惊讶,此前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4文中画波浪线⑤(23)两句单独成段,你认同这种做法吗?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

    5文章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楼梯在作者的心中承载着情感。你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物或景,请作简单描述并谈谈它所承载的感情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朋友老卢

    ①第一次上老卢家走访时,老卢窝着身子懒洋洋地躺在破沙发上,一点都没有起身迎接的意思。

    ②其实老卢不老,不过四十出头。老卢的石匠手艺在村里很有用武之地,年头到年尾基本没得空闲,日子原本也过得有滋有味的。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老卢干活时不小心从屋顶滑落,伤了脊椎,从此干不了体力活,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成了贫困户一点也不奇怪。听村干部说,老卢原本性格挺好的,乡里乡亲相处得不错,伤了以后就变了,整天待在家里,不跟人说话,冷得像块冰。摊上老卢这样的贫困户,我还是有些嘀咕的。不过我想,只要我真心对他好,就算是块冰,也能够慢慢融化。

    ③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去老卢家,有时带些油米水果慰问金,有时空着手,老卢一律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跟我说不了三句话。不过,老卢家人倒是对我挺热情的。

    ④然而,有两件事让我有些生气。

    ⑤先说第一件事。贫困户家门口都要钉一张连心卡,金属的,上面写着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的姓名及联系电话。钉的时候,老卢倒也没阻拦,只在一旁木然看着。然而,当我再次走访时,连心卡没了踪影。问老卢,老卢爱搭不理地说,不知道,你又没叫我守着。没办法,只得又去领了一张来重新钉上。可这次更绝,当我走访完下一户路经老卢家时,新钉的连心卡又不翼而飞了。将老卢儿子叫过一旁细问,却是老卢撬下来给扔了。责问老卢,老卢依旧冷冰冰的,咋不钉你家门口?对此,我也无奈,就算再钉上去,也得被老卢撬了。

    ⑥还有件事。老卢因干不了体力活,我便介绍老卢去我朋友厂里当门卫,老卢答应得很爽快,我当即给朋友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我说,上次跟你说的,我帮扶的贫困户到你厂里当门卫……オ说这么一句,老卢就黑着脸打断了我,冷冷地说,别说了,我不去。弄得我一头雾水,不知道老卢哪根神经突然短路了。然后是好说歹说的,可老卢油盐不浸,说多了,一句要去你自己去。然后不再理我。

    ⑦这事以后,我对老卢便失去了信心,虽然依旧每周一次上户走访,或送慰问品慰问金,或帮着打扫卫生,或什么也不干,例行公事。都说帮扶干部要和贫困户攀亲戚交朋友,我自认为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可老卢从来没给过我好脸色。有一次,我还买了些鱼肉准备跟老卢一家吃一餐连心饭,可老卢拉长着脸硬是没给我做,弄得我灰头土脸的。

    ⑧当然,老卢也从来没有麻烦过我。因此,当有一天我正在县里上班,接到了老卢电话,我心情格外好,估计是老卢终于有事主动找我帮忙了。电话里老卢支支吾吾,听了半天才听明白,原本老卢去市里办事,遭了小偷,已是身无分文。这事倒也好办,找个市里的朋友。安排老卢吃个饭,然后买张车票送上车便成。

    ⑨很简单一件事。然而,第二天上午,老卢突然出现在我办公室,进门便很诚恳地向我道谢,多少让我有些意外。更让我意外的是,老卢竟然跟我聊天,且聊得不亦乐乎。聊着聊着,我突然想起件事来,便问老卢,三年下来,虽然没帮什么大忙,但送温暖的事做了不少,自掏腰包也好几千块,可老卢你却从来没说过半个谢字,这次不过是举手之劳,怎么还登门致谢呢?老卢突然便有些腼腆,一会儿才说,你那朋友跟我说,你跟他说,我是你朋友,让他招待好了。

    ⑩这怎么了?我有些恍惚。老卢抬头看着我,一字一顿地说,你说我是你朋友,没说我是贫困户。

    我心里一阵震动,不由得握过老卢的手,眼睛竟然有些湿润……

    (文/三石,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表神态的关键词

    老卢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然、爱搭不理

    不高兴

    不去当门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气

    没给“我”做连心饭

    拉长着脸

    内心排斥

    登门致谢

    腼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卢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老卢)整天待在家里,不跟人说话,冷得像块冰。

    【4】这篇小说以帮扶干部“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神奇飞书

    ①莫里斯先生喜欢文字,喜欢故事,也喜欢书。他的人生就是一本他自己写的书,一页接着一页。每天早上,莫里斯都会打开一本小红书,写下他的欢乐与忧伤、理想和希望。

    ②一个普通的下午,莫里斯专心致志地看着手中那本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书。突然狂风大作,天空一下子变黑了,风越吹越猛,最后竟形成了强大的龙卷风,莫里斯被卷入风中,伴随着倒塌的楼房,摔在地上。

    ③世界好像失去了颜色,变得灰暗。望着一片废墟,莫里斯很伤心,不知生活该如何继续。他无力地走着,机械地寻找着自己书中散落的书页,他走着,走着,来到一片空旷的地方,看见一位穿彩衣的女孩从天空飘过,她手里握着一本神奇飞书。

    ④女孩望着莫里斯,把自己最珍爱的一本小绿书送给了他。小绿书非常友善,带着莫里斯来到一幢散发着古老气息的房子前。

    ⑤莫里斯缓步走了进去,不计其数的书振动着书页飞着,千万个故事在窃窃地讲着,好像每本书都在轻声发出邀请,小绿书飞过来,停留在莫里的手臂上,自动翻着书页,房间里沙沙声一片,每本书仿佛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莫里斯沉醉了,他重又开始了与书相伴的生活。有时候,莫里斯会沉醉在某本书中,一看就是好几天,莫里斯获得了重生!

    ⑥阳光很好的一天,莫里斯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本古老的书,它老的已经奄奄一息快要离去了,泛黄的书页开始脱落,突然,生命气息微弱的书四分五裂、一页页飘落下来,如经霜的树叶离开了枝头。莫里斯手忙脚乱,他一页页地拾起来,一页页地重新粘好,可是那本书的生命依然如细沙一样,在他的指缝间流走,莫里斯无奈地望向小绿书,小绿书就站在古老的书落下的位置,不停地走来走去,走去走来,似乎在用它的行走告诉莫里斯什么秘密……莫里斯终于懂了,他将手指放在刚刚粘好的书页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起来,读着读看,他感受到生命的气息一点点地重回古老的书,书重获了生命!

    ⑦当那本古老的书重又回到书架上的固定位置时,月亮早已爬上树,厚厚的大词典里如常般地飞出最后一个词语:呼噜——呼噜——呼噜——莫里斯才如释重负地翻开他自己的那本书,写下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

    ⑧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⑨莫里斯的腰弯了,背驼了,脸上爬满了皱纹。不过,书却一点儿都没变,书里的故事,也依然如初。现在,轮到这些老朋友来照顾莫里斯了,就像莫里斯曾经照顾他们一样。每天晚上,书们都把自己的故事读给莫里斯听,莫里斯总是带着笑意入睡。

    ⑩一个午后,莫里斯写完了最后一页。他抬起头,带着疲惫与甜蜜,发出一声叹息:“我想,我该走了。”

    书们很伤心,但他们都知道,这一刻终会来临。莫里斯戴上帽子,拿起拐杖。他走到门口,转过身来挥手告别。“我不得不离开了,我会把你们都放在心上。”他手抚胸口,对大家说。书们纷纷张开书页,带着莫里斯飞了起来,莫里斯重新回到了那片空旷,那是很久以前他们初次相见的地方。

    书们沉闷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莫里斯留下了一样东西。“是他的书,他每天都写的小红书。”翻开莫里斯的书,里面写着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

    书们正开心无比的时候,门外走来一个小姑娘,她惊奇地环顾四周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莫里斯的小红书飞向了小姑娘,落在小姑娘的手臂上,自动翻开了书页。小姑娘读了起来,一个新的故事开始了……

    (《神奇飞书》有删改)

    1请阅读选文段,依照要求完成表格。

    段落

    ⑥-⑦

    ⑧-⑨

    情节

    莫里斯重又始与书相伴

    B______

    莫里斯老了,得到书们的精心照顾

    莫里斯的心理

    A______

    如释重负

    C______

     

     

    2分析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生命气息微弱的书四分五裂,一页更飘落下来,如经霜的树叶离开了枝头。

    3理解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他抬起头,带着疲惫与甜蜜,发出一声叹息:“我想,我该走了。”

    4选文第⑪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结尾“一个新的故事开始了”,故事的主角变了,可故事的内涵没有变,请依据选文分析,故事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变?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少于600字。

    提示:①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探究其含义。“山”指什么?“翻过”又意味着什么?放开思路,从多个角度思考。

    ②根据你对题目含义的不同理解,拟出多个主题,从中筛选出一个自己感受最深,且比较新颖的主题,构思成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