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孔乙己》以“小伙计”为叙述视角,别具匠心,在含蓄平淡的叙述口吻下,蕴含着深沉的批判力量。
B. 《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法国诗人济慈,他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创作诗歌,将多种情感与自然完美结合,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影子。
C. 清代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它沉淀的中华灿烂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世界罕有的名著。
D. 《曹刿论战》选自于《左传》,《左传》属“春秋三传”之一,善于运用曲直兼施、严谨有致的笔法,如实地描写春秋历史舞台上诸国之间夺权争霸、相互兼并的社会场景。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鲜妍(yán) 恣睢(zì) 豢养(quán) 面面厮觑(xù)
B.娉婷(pīng) 旁骛(wù) 阴翳(yì) 强聒不舍(guō)
C.涟漪(nián) 摇曳(zhuài) 淤滩(yū) 越俎代庖(báo)
D.诓骗(kuàng) 谪守(zhé) 桑梓(xīn) 矫揉造作(jiâo)
3、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痴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B.搜集那些难以熟记的关于行为举止的“道德真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C.当看见满山的树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灌溉,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
D.他现在只是要求鸭子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或嘻闹的可能。
4、《泰戈尔诗选》收录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采果集》的诗作,对这些诗歌(诗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吉檀迦利》是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作者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
B.在《园丁集》中,诗人通过寓意深刻的寓言诗和言简意赅的哲理诗,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由衷赞美。
C.《新月集》里着力描绘地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天使般的儿童艺术形象。
D.《采果集》以充满激情的语言赞颂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质。这些诗充满了乐观的情绪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追求的乐观和坚定的信心。
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赵襄子攻翟
赵襄子攻翟,胜老人、中人①,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②,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听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③。飘风④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⑤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
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者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荆、吴、越皆尝胜矣,而卒取亡,不达乎其胜⑥。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法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
(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有改动)
【注释】①胜左人、中人:攻下了左人城,中人城。②抟饭:捏成团的饭,即饭团。③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长江、黄河涨水。不超过三天就会退落。④飘风:旋风。⑤亡:灭亡。其:大概。⑥不达乎其胜: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保持胜利啊。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谒( ) (2)下( ) (3)所以( )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
(2)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
【3】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结合选文说说“生于忧患”在赵襄子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诗句“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美丽中国乡村行》是央视推出的首个纯粹的“乡村旅游”。节目采用“外景主持人”+“美丽乡村推介员”共同深度体验的方式, 甲 (A.丰富多彩 B.趣味生动)地展现中国乡村的宏伟蓝图。同时,通过走进城市,主题系列化、活动化等方式,展示生态美景,品味健康美食,体验休闲农业, 乙 (A.推介 B.推销)乡村旅游,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乡村旅游服务资xùn ① (A.讯 B.迅),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 ② (A.gòng B.gōng)经验和借鉴,让观众足不出户领略中国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1)根据①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 ②处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 乙____
(3)文中划线句有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美丽中国乡村行》是央视推出的首个纯粹的“乡村旅游”。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名句填写
(1) 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月夜忆舍弟》中描绘边塞秋天图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物寓情、情景完美统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温庭筠《商山早行》借大雁来表达思乡怀亲、急于返家的迫切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回答问题。
讲智勇多困于所溺
马军
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序言的总结和概括,即祸患往往不是凭空而来,更鲜有骤从天降,大多是潜滋暗长,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时,从而病入膏育的。而智慧和勇气这两个非常可贵的成功要素,人却会在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陷阱中沉迷、沉沦而失去。古今中外沉于“所溺”而不能自拔的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危害之大,教训之深,充分验证了先贤所论非虚。
②显而易见,无论是做一番青史流芳的宏图伟业,抑或是做一个成功的大写的“人”,以求无忝(tiǎn)所生,就必须以慧眼灵心和钢铁意志,避开人生路上一个又一个的“温柔”与“甜蜜”的陷阱。
③时刻保持一份清醒,以防消磨大志。北宋名臣范仲淹就有清醒的头脑,在南京应天府书院求学,南京留守之子也在这里读书。当看到范仲淹虽然穷得经常挨饿,但是却安于贫困,刻苦攻读,既同情又钦佩,就送给他一些钱,却被范仲淹直言谢绝。后来,又带给他美酒和佳肴,范仲淹见其心诚,不忍拂其美意,就高兴地收下了。可过了几天,却发现这些好端端的饭菜都已发霉了。原来范仲淹一点儿也没吃,于是他非常生气,认为范仲淹是看不起他。范仲淹说:“不是我不领你的情,只是我已经习惯粗茶淡饭了,如果现在就享受这种美食,以后还能安于平素的生活吗?”小小年纪的范仲淹就有如此的判断力和意志力,此人顿时怒意全消,心服口服。
④始终保持一份警觉,以防随波逐流。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生活腐朽,奢靡之风盛行,而齐相晏婴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平时只穿粗布衣服,出使或盛典才穿的唯一狐皮大衣一直穿了三十多年。平时上朝,他总乘坐一辆破旧车子,有时甚至步行。齐景公多次派人送去新车骏马,却都被他拒绝了。景公很不高兴,晏婴说:“您让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深感责任重大。平时,我反对奢侈浪费,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百姓负担。我若乘坐好车好马,百官们便会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流毒四方。真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再也无法禁止了。”晏婴的相府地处闹市,且阴暗狭窄。齐景公要为他修造新宅院,也被晏婴婉拒。齐景公便趁他出使之际,强行拆掉他邻居的房子,为他新建了一处豪华的府第。晏婴回国后,命人拆掉它,并找回了原来住在那儿的人。司马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晏子还活着,我就是为他执鞭驾马,也是心向往之啊!”
⑤人非圣贤,谁无所好?但有所节制,不被其所累,就是真正的智者和勇者。因为他们懂得,越是充满诱惑的东西越具有危险性,鱼竿之下一条条拼命挣扎的鱼就是痴于“所溺”才横在案板上的,特别是“忽微”的诱惑,则更为可怕,由于其小,以“忽微”之状出现,故不引人注目,因而也更容易使人丧失警惕,待玉山倾倒,祸患临头之时,则已无药可救,悔之莫及。因此,藏器于身,胸怀丘壑的智勇之士又岂能不心生惕然,如履如临,以防被销魂噬骨的“所溺”吞噬呢?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2】文章开头引用《新五代史·伶官传》中的句子有何作用?
【3】第⑤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简要说明第④段阐述的思路。
10、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教育部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统编版教材。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小学语文课本增加了“快乐读书吧”板块和“和大人一起读”板块,补充了大量的阅读材料,之所以没有变为讲读课,是强调学生朗读、诵读的能力。而且之所以定为“和大人一起读”,体现了亲子共读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家长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初中强化了名著导读,9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每天必须阅读30分钟。
统编版语文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 “统编本”语文教材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教读课设计比较丰富,有单元导语,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了“教读一自读一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选自《网易》2019年07月04日)
【文本二】
人教版和统编版教材部分内容对比
学段 | 优秀古诗文 | 占所有选篇比率 | 革命传统教育 |
小学1~6年级 | 124(篇) | 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20篇/年级) | 小学40篇 |
初中7~9年级 | 124(篇) | 51.7%(40篇/年级) | 初中29篇 |
【文本三】
①语文姓语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诠释——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统编本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也强调: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
②说到阅读,首先肯定要确保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特别是低年级,老师更是要指导孩子们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读好对话,读好长句子,让学生读懂意思,这时语文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范读,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体态、动作语言等指导学生理解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去感受那些美丽而又开阔的视野。
③孩子的发展不一样,学生的阅读状况也会不一样。而真正要帮助孩子解决能读的问题,还得靠语文教师的指导。尝试让学生通过跳读、猜读、浏览读的方式可以降低阅读的要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更好的办法就是组织学生开展同桌互读一本书的活动,指导同排的两个学生实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意思的目标。
④对于同桌互读活动的开展,老师的操作是:首先了解班内每个学生的阅读情况,然后再按照一个优生配合一个差生的方式安排座位,在读书时要求读得好的同学帮助读得差的同学;读书时两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倾听,做到尽可能地帮助别人把字读正确,在别人的带动下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畅。两生共读习惯的养成,既解决了学生能读的问题,又能为他们回家后开展亲子阅读、家庭成员共读活动打下基础。堂上如此,课外阅读也是一样。同排的同学,同班的同学,一个人爱阅读,另一个也有可能会被带动起来。
⑤学生是否有书可读,老师还要做到帮助寻找阅读资源。首先,学校图书室是一个阅读资源。每学期,学校组织图书室借书活动、阅览室开放活动,为学生建立起读书的平台。通过学生主动捐书,各班成立班级图书角,孩子们可以随时借书、读书。与此同时,学生家中的图书也是一个好资源。
⑥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如果说微写作的重点是实现定向爆破,那么统编教材的编排体系就更是学生习作与阅读训练的双线并进。统编本三年级下第一单元习作“猜猜我是谁”的要求是把印象深刻、外表、习惯、爱好、典型事例选一两点写下来。具体的要求跟过去的习作没有指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让老师对习作的指导有了方向,更是让学生的阅读充满生活的趣味。
⑦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如果一个学生爱上了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种习惯,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的语文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
(选自《视讯巴山》2019年04月13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文本三第④⑤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家长、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是语文教材的变化,所以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B.小学语文课本强调学生朗读、诵读的能力,初中则强化了名著阅读。
C.开展同桌互读要以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基础,按照优生和差生搭配安排学生座位。
D.学校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和学生家中的图书都是学生的阅读资源。
【2】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请结合文本三作答。
【3】请写出文本三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针对文本三中温儒敏教授的说法,请你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相关内容加以印证。
11、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目,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作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④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⑤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结合全文,请给“乐业”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3)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智者问他的弟子:什么是美?弟子们众说纷纭,有人说花好月圆是美,也有人说落叶残月也美丽;有人说功成名就是美,也有人说平淡真实也美丽;有人说一帆风顺是美,也有人说挫折苦难也美丽……其实,人生不同,体验各异,自然就会有不同的美丽。
请以《___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先把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以写你的经历、感悟、认识等,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可抄袭,文中不可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