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隋唐陶俑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其中以唐三彩为最。
B. 如今,美联储的加息决定或将使得亚洲国家同中国分道扬镳。
C. 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像拓宽了几尺。
D. “内地第一偶像天团”的BOBO组合,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短短的一年里交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业”,赢得了众多的奖项,当之无愧地在一周年的时候,领到了“一年级优等生”的奖状!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沧桑 见世面 鸠占鹊巢 挺而走险
B.端祥 促狭鬼 前仆后继 针砭时弊
C.火候 生辰冈 不省人事 走投无路
D.箴言 天花板 与日俱增 不言而喻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________,革命烈士陵园里朵朵鲜花寄托哀思,各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在全社会传承浩然之气,在新征程上勇往直前。今天,远离了战争的烽火硝烟,告别了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但前进道路上依然有风高浪急甚至________的风险挑战等待我们去克服。________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________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A.肃穆 惊涛骇浪 无论 锻造
B.静谧 波翻浪涌 无论 锻造
C.肃穆 波翻浪涌 即使 磨炼
D.静谧 惊涛骇浪 即使 磨炼
4、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贸然 广袤 亵渎 断章取义
B.濡养 理至 惊骇 鸠占雀巢
C.忧戚 困厄 骈进 李代桃僵
D.赃物 秘诀 旁骛 相得益彰
5、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其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毛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敌人耳。
(节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了 ②泫然不能自已也
③以庆帅左迁此地 ④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2】请从句式角度选出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 )
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微斯人,吾谁与归?
【3】翻译(乙)段中的两句画线句。
①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②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4】结合(乙)(丙)两文内容,分别说说滕子京和袁中道是不是范仲淹所说的那种“古仁人”,为什么?
6、古诗文阅读
观祈雨①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②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③管弦。
《智取生辰纲》中白胜所唱之诗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注释)①祈雨:祈求龙王降雨。②朱门:泛指富贵人家。③咽(yè):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
【1】箫管迎龙的原因是 ,农夫心如汤煮的原因是 。(用原诗句回答)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一个人听雨,就像玩味岁月的回声,就像欣赏动听的曲子,无人叨扰,无须矫情,悠闲自在。不管外面的天空是寂静tuí废,还是空灵详和,且听着漫天细细碎碎的雨声。听雨就是聆听自己的声音,听雨就是感受春天脉博的跳动, 。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聆__________ 听 tuí_________废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 改为 ________ ________ 改为 ________
(3)仿照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背诵这首诗,根据原文填空。
小时候,
乡愁是__________,
我在这头,
__________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__________,
我在这头,
__________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__________,
我在外头,
__________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__________,
我在这头,
__________在那头。
9、好奇是成才的催化剂
①远古的某一天,一个猿人由树顶俯瞰大地,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尝试着离开了一直居住的大树,来到了地面。这一小小的好奇,完成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壮举。
②又是遥远的某一天,一位法国画家在多次描绘了一种果子之后,出于强烈的好奇,冒着中毒的危险品尝了一下,发现它无比甜美可口。这一小小的好奇,使人们的餐桌上多了一道佳肴——西红柿。
③明代的中国,一个叫万户的人远眺苍穹,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坐在椅子上,在椅子周围绑上自制的“火箭炮”想倚其“飞天”。虽然他以失败告终,但这一小小的好奇,成就了人类航天探索第一人。
④无数的事例彰显着一个道理:好奇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好奇,或许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它来自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好奇心常与创造力挂钩。出于对一个崭新领域的好奇,于是开始逐步地深入其中,探索、发现、创造,最终完成壮丽的事业,这是许多科学家成才的轨迹。
⑤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最完美和最强烈的情感来自面对不解之谜。”好奇心助人成才,不仅仅因为它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催生人对探寻研究、获取知识的热情与信心。正是出于对物质构成的好奇,才有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正是出于对生物进化的好奇,才有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是出于对大地资源的好奇,才有了李四光的油田发现。
⑥好奇不仅仅对人,甚至对动物的生活成长也有巨大作用。有研究表明,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生活环境充满了好奇,因而不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生存经验,最终成为了草原上的强者。
⑦当然,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不懂得控制自己,任好奇心泛滥,那就是在任欲望泛滥。灯红酒绿的世界,有太多太多事物让我们好奇。而那炫目的糖衣,掩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珍惜好奇,珍惜每一瞬诞生的探索欲与创造欲;另一方面又要慎待好奇,有选择地分辨哪些是值得探索的,哪些是不能涉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致卷入好奇的黑色旋涡,而是使其成为我们成长成才的催化剂。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4】第④段中“好奇,或许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一句,加点词“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5】第⑦段说“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你有类似的经历和体会吗?请你结合第⑤和⑦段划线句,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完成下表。
好奇是把“双刃剑” | 你(或他人)的经历(30个字内) | 你从中得到的人生启示 |
好奇心助人成才 |
|
|
卷入好奇的黑色旋涡 |
|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日(节选)
吴 强
①一九四七年五月十六日的黎明时分。
②红日在渤海海底还没有露出脸来,朦胧的曙光刚刚透过轻薄的朝雾,披挂到沂蒙山的山体上,不知比前几天猛烈到多少倍的炮火轰鸣了。
③对国民党军七十四师的残余力量,和他们占据的最后一个高峰——孟良崮的最后攻击宣告开始。
④“用最大的勇敢,最有效的手段,攻下孟良崮,活捉张灵甫!致敌人于死命,争取完满的胜利!”
⑤这是在检阅了当前的战况和经受了刘胜之死给予的一阵悲痛以后,军长沈振新发出的豪壮的语言。
⑥他的简明劲拔的语言,是愤怒、仇恨、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无限高度的胜利信念所揉合而成的强大的声音。它,通过电流,传布到阵地上,传布到每个指挥员、战斗员的耳里,震荡在每个指挥员、战斗员激愤的心弦上。
⑦它是火种,迅速地燃烧起来,喷起赤红的汹涌的烈焰。
⑧无数的炮弹从各个角落飞奔出来,像飞蝗一般,朝着一个方向,向着一个目标——孟良崮。敌人设在那些部位的地堡群,蜂窝样的藏身窟,密密层层的鹿寨工事,孟良崮的紫黑色的山石等等,碎成了粉末,和着灰糊糊的炮烟飞扬腾起。
⑨顷刻之间,孟良崮——这个敌人的最后巢穴和堡垒,便被掩埋在浓密的硝烟里面。
⑩军长沈振新和军政治委员丁元善,站在孟良崮对面的一个陡险的怪石嶙嶙的山峰上,观察着空前未有的战斗景象。
⑪在他们明亮的眼里,他们的部属,兄弟友邻部队,对敌人展开了猛不可当的攻击,像大海的狂澜似的,涌向孟良崮高峰,他们仰脸上攻,却如同顺流而下,真是气势雄伟,如入无人之境一般。
⑫沈振新身边的电话机,不断地震响着,火线上的捷报,滔滔滚滚地涌来:
⑬“离孟良崮山头还有一百米!”
⑭“扑灭了敌人一个加强连!”
⑮“歼灭敌人一个旅指挥部!”
⑯“两个连的敌人投降!”
⑰“东南方的友邻部队解决了敌人一个团!”
⑱“已经接近到孟良崮下面的陡崖!”
⑲“敌人慌乱了,在破坏武器!”
⑳“……”
㉑沈振新的耳朵,从来没有在哪一次战斗里这么忙碌地享受过这样连续飞来的捷音。他是善于在最紧张的氛围里保持冷静的人,现在竟也忙乱起来。电话已经听完,话筒却还抓在手里,忘记放回到电话机上去。一面侧耳听着电话,一面顾盼着对面山头上的景象。他的眼睛从来没有这样贪馋过,用望远镜看看,又用肉眼望一阵,他不知道疲倦,许久许久,眼皮没有眨动一下。他的胃痛病并没有痊愈,身子疲乏、酸累,但他一直站立着,没有稍稍地移动过。
㉒这是战斗最高潮汹涌澎湃的时候,连山石、草木、空气、溪流、飞禽、走兽、昆虫等等都卷入到这个高潮里来。休息?这时候的一切生物和无生物,都不甘寂寞,不能休息。更何况是掌握战斗契机的将军们。
㉓副军长梁波从炮兵阵地上打来电话,用他那坚实响亮的声音,兴奋地说:“榴弹炮的命中率,已经从昨天的百分之七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九十!炮兵观察员跟前线步兵部队报告说,孟良崮顶上最大的一个地堡被摧毁了!”
㉔“鼓励他们!再提高!提高到百发百中!”沈振新在电话里大声地说。
……
㉕玉皇顶那边的炮声,在他的听觉里猛烈地轰响着,敌人增援部队的炮声,也越来越猛烈起来。无论如何,必须拿出全力争取到全歼七十四师的全胜的结局,决不能够出现这个结局以外的其他的任何结局。
(有删节)
【注】《红日》是当代作家吴强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以1947年发生在江苏的涟水,山东的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为主线,详略得当地描述了这三次战争。孟良崮系沂蒙山区“七十二岗”之一,1947年孟良崮战役后闻名中外。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既准确点明战争发生的具体时间,又暗示战争发生的特殊背景。
B.小说塑造我军两位优秀指战员的形象,也重点描述了敌方的顽固和疯狂。
C.小说通过对孟良崮战役的描绘,以点带面,再现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
D.小说中两位优秀指战员的语言平实质朴,简洁有力,符合军人说话的特点。
【2】文章开头对曙光下孟良崮的描写,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他的眼睛从来没有这样贪馋过,用望远镜看看,又用肉眼望一阵,他不知道疲倦,许久许久,眼皮没有眨动一下。(赏析加点词语)
(2)休息?这时候的一切生物和无生物,都不甘寂寞,不能休息。(赏析句子)
【4】文中罗列沈振新身边的电话机不断传来的捷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探究选文蕴含的意义。
【链接材料】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习近平
记住昨天的战斗生活,对于我是永远的;只要还在活着的时候,都是必要的。因为它已经给了我,今后还将给我以前进的力量。
——吴 强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鲁智深是孟子转世
鲍鹏山
《水浒》中的“义”,最值得我们感动的,是对朋友的“情义”;最值得我们唏嘘感叹的,是对君国的“忠义”;最值得我们敬仰和弘扬的,是世间的“正义”。
鲁智深刺杀贺太守没有成功,自己被捉。贺太守一来自得于自己的聪明,识破了鲁智深的刺杀图谋;一来又乐于看到这个刺客被识破活捉时的狼狈。于是,他马上喝令把刺客推到厅前阶下,要亲自勘问。
但是贺太守万没想到,他等来的,是完全相反的结果:这个胖和尚不仅没有一点狼狈相,反而把他弄得非常狼狈。当贺太守带着胜利者的姿态和得意,要审问对方时,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胖和尚反而反客为主,勃然大怒,对他没头没脸就是一顿痛骂: “你这害民贪色的直娘贼!你便敢拿倒洒家!俺死亦与史进兄弟一处死,倒不烦恼。只是洒家死了,宋公明阿哥须不与你干休!”
杀我和史进容易,要救你自己的这条小命,难!
本来贺太守是审判者,对方是等待死刑判决的阶下囚。不知怎么的,形势变成了鲁智深是审判者,贺太守是等待判决的阶下囚了。
那么,这场由侠盗主持的,对官贼的审判,最后是如何判决的呢?
身处绝境的鲁智深竟然给对方指出三条生路——敢情他是和尚,慈悲为怀:“俺如今说与你:天下无解不得的冤仇。”
这是佛家果报之说,给出路,宽大为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么,这冤仇怎么解呢?
他给了贺太守三条最后通牒,也是给他的生路:
“第一,你只把史进兄弟还了洒家。”
对贺太守而言,这是一大难事,史进是刺杀他的刺客,他怎能轻易放还?但是,还有比这更难的—— “第二,玉娇枝也还了洒家,等洒家自带去交还王义。”
这当然更是万万做不到。但还有更难的—— “第三,你却连夜也把华州太守交还朝廷。量你这等贼头鼠眼,专一欢喜妇人,也做不得民之父母!”
从情欲到权欲,都要帮他淘汰一空,鲁智深看穿了贺太守是个一钱不值的东西,可是这个一钱不值的东西,偏偏占有了这么多东西,今天他非要把他扒得精光,让他一丝不挂,四大皆空。鲁智深还真是法师!
如果说讨还史进,乃是出于私情;解救玉娇枝,就是出于公愤;而让贺太守交还太守职位,就是公义,就是天地正道,就是替天行道!
最后是总结:“若依得此三事,便是佛眼相看;若道半个不字,不要懊悔不迭!如今你且先交俺去看看史家兄弟,却回俺话!”
如果仅看这几句话,这哪象是被人绑缚的阶下囚说的?倒好像是鲁智深把禅仗架在贺太守的脖子上,或者高踞法官席,在对着跪在底下的贺太守训话。——他凭什么和贺太守这样说话?
凭正义!
我读金圣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一直隐隐觉得有一种很熟悉的的阳刚气派,有一种很熟悉的正大风格,当我读到鲁智深痛骂贺太守,看到他严辞斥责贺太守“做不得民之父母”,“连夜也把华州太守交还朝廷”时,恍然大悟:这就是孟夫子啊!
孟子到平陆县调研,对平陆县县长孔距心说:“ 如果你的士兵,一天三次开小差,是否开除他呢?”孔距心回答说:“不等三次我就会开除他。”孟子说:“你自己失职不止三次了吧。灾荒年月,你的百姓老弱抛尸于山沟荒野、青壮年四处逃散的,将近千人吧。”孔距心说:“ 这不是我一个地方官能解决得了的。”孟子说:“一个人替别人放牧牛羊,如果找不到牧场和饲料,他是把牛羊还给原主呢?还是站在那儿看着它们饿死呢?”孔距心回答说:“我知道我的罪过在那里了。”——据说,孔距心不久就把官位交还了国君齐宣王。
孟子回来,对齐宣王说:“王手下的地方官员,我调研了五个人。认识到自己罪过的,只有孔距心一个人。”接下来就把自己和孔距心的谈话给齐王复述了一遍。宣王听完,说:“我也明白我的罪过了。”
孟子倒还真的警告过齐宣王:不行,就下台。他对齐宣王说:“如果有人出远门,把妻子儿女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照顾。等他回来,发现他的妻子儿女在受冻挨饿,怎么办?”齐宣王说:“绝交!”盂子说:“假若为官者不能尽责,怎么办呢?”齐宣王说:“撤职!”孟子说:“假若国家没有治理好,怎么办呢?”——齐宣王 左看看右瞅瞅,说:嘿,那盆花好好看耶!
孔曰成仁,孟日取义。仁是宽恕;义是约束。所以,我们看到《论语》中的孔子温良恭俭让,我们看到《孟子》中的孟子剑拔弩张杀气腾腾。这杀气,后来就弥漫出一部血雨腥风的《水浒传》。
【1】文中为什么要 列举孟子见平陆县县长孔距心的例子?
【2】作者认为鲁智深就是孟子转世,请根据全文内容,概述他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画线句中的“就是天地正道,就是替天行道!”能否去掉?为什么?
12、学校将展开以“学会宽容”为主题的班会,你将在班会上发言,请结合下列材料,自选角度,写一则不超过150字的发言稿,要求运用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材料一)宽容是一一种艺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在短暂的生命里学会宽容别人,生活会平添许多快乐,人生会更有意义。
(材料二)春秋时期,齐桓公和管仲原本是水火不容的政敌,齐桓公在胜利之后,不但不计前嫌,而且拜管仲为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主。
(材料三)莎士比亚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当代著名学者于丹也说过,能放下且放下,宽容一点儿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材料四)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