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首词,“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阕紧扣“异”字描写塞下秋景,展现了一幅奇丽秀美的边塞战地风光画面。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兼具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情绪复杂而矛盾。
D.词中描绘边塞奇特的自然最观,又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读来真切感人。
2、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诸多先贤哲人、英雄名人。下面有关人物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继孔子后的儒学大师,他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体现了他这一思想。
B.我国传统节日,有的与先贤有关,如为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屈原是战国人,其开辟的“香草美人”传统彰显了忠君爱国的思想。
C.曹刿是道家经典《左传》记载的人物,他看到了执政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助力齐威王打赢了长勺之战。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平生以气节自负,主张抗战复国,故其词语言雄健刚劲,境界壮阔雄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学生成绩优秀,应该归咎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B.货运飞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货物运载为主的飞船,一次能装载6吨多物资。
C.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中国政府也要将逍遥海外的巨贪绳之以法。
D.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中美两国首脑会晤来看,和平谈判是解决两国贸易争端的不二法门。
B. 在这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坏人利用。
C. 人应该学会负责,你这样李代桃僵,不是帮他,而是害他。
D. 在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我们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今处在金戈铁马的求学期间,我们更是相互帮助。
5、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偱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_________ (2)公被狐白之裘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失其本心”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乙文所讲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甲)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
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
狂风挽断最长条
(乙)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绝句漫兴九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一时成之。
【1】(甲)诗借____________来写自己的处境,(乙)诗借___________来写自己的心情。
【2】结合(甲)(乙)两诗,分别分析每诗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18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表演 甲 (A.美轮美奂 B.富丽堂皇)、科技感十足,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24台移动机器人携 ① (A.xié B.jiá)带“冰屏”与舞蹈演员配合完成了一系列màn ② (A.曼 B.嫚)妙复杂的舞美动作,展现了人工智能与中华文化的完美融合,让观众 乙 (A.惊讶 B.惊叹)。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表明八分钟的演出完美成功。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_________ ② 处:_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你仿照示例,写三行小诗。(内容不限)
示例:每一刻的表演/都是一场视觉盛宴/那优美的舞姿,叹为观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境默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优秀的诗文中,就有许多名篇无不体现着这种自强的精神。有身处逆境时仍尽显豁达的襟怀: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被贬巴楚二十三载归来,仍悟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苏轼《水调歌头》中明知“此事古难全”,仍表达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有前途未知时仍坚定信念的乐观:李白壮志难酬,仍相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行路难》(其一)。有为国之兴盛而不惜生命的忠心:韩愈不辞衰老,不惜残年,仍有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忠君之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为官者时刻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范仲淹虽遭贬谪,却仍有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抱负。
9、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一种名为“一滴香”的东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说,这种东西只要一滴,就能让清水变成高汤,而且还拥有鸡肉味、鸭肉味、牛肉味、羊肉味等不同口味。
随“一滴香”相继进入公众视野的还有“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等食品添加剂。与那些用天然食材耗费大量时间熬制的高汤相比,这些物质只需投入少量,就能拥有同样甚至更加出众的味道。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不清楚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成分,所以无法判断其是否安全。
材料二:统计显示,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左右,味精、柠檬酸、木糖、木糖醇和香料中的乙基麦芽酚等产品的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是,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安全吗?
材料三:2010年6月1日起,我国首部《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开始实施,根据新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在外包装上进行标志,并推出召回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在2010年推出了新修订的版本。
材料四:然而,光有标准还不够,谁来监管标准的执行?“食品添加剂归哪个部门管?”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在监管体系上,监管的部门太多太杂,看起来,各个监管部门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有认真监管。”从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上看不出到底哪个部门是真正的责任主体。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2分)
(2)2009年以来,毒奶粉、假豆腐、瘦肉精、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等问题频发,面对这些现象,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的主要信息谈谈你对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看法。(不少于30字)(3分)
10、议论文阅读
稳中求胜
①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②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稳,稳中求胜。
③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④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而为君。
⑤沉稳从无欲而来。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 。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⑥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来。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由宋江、刘备的例子引出话题,并亮出中心观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
B.第③④⑤段 “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三个分论点并非从一平面展开,而是层层深入。
C.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面列举了周文王、孔子、秦始皇等例子论证“沉稳从难而来”这个分论点。
D.第⑥段呼应开头再次引出宋江、刘备的例子,并重申自己的观点,使全文结构显得更加紧凑。
【2】如果要在第⑥段的横线上加上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
B.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
C.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
D.袁世凯为了一己私欲出卖了戊戌变法,才有了光绪帝泣血瀛台,戊戌七君子北京菜市口的悲壮。
【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汤里有多少“营养”?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样
①一位读者提问:老话讲“吃肉不如喝汤”,认为营养成分都在汤中,喝汤比吃肉有 营养。但近几年又有观点认为,无论鸡汤、肉汤还是鱼汤,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原料 本身,汤里所含的营养少之又少……我家是南方人,经常煲汤,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 喜欢喝。“汤”和“肉”,营养差别有多大?难道这么多年都“吃错了”?请求专家指 点!
②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分成几个小问题来讨论。 一、炖肉的时候,我们要从中获取什么营养?
③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肉为我们提供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钙等矿物质。肉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需求比较接近,消化率高,是优良的蛋白
质来源。铁、锌等矿物质是许多人容易缺乏的,肉中的含量比较多,而且也比较容易吸
收。脂肪是热量丰富的营养成分。据.考.究.,在古代缺衣少食的时候,脂肪也可以算是“很
有营养”的成分。不过对于多数现代人,热量摄入已经太多。过多的脂肪不仅贡献了大 量热量,而且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是营养指南中要求“控制摄入”的营养成 分。
④不过,“煲汤大补”是一个传统的养生概念。在所谓的“传统养生”里,人们认为 汤中有某些“培本固元”“增气生精”的神奇成分。这些成分现代科学看不见摸不着,用 仪器检测不到,只是因为古人说有所以就有了。
二、_____
⑤在炖肉的过程中,脂肪、水溶性的维生素比较容易从肉中跑到汤里。脂溶性的香
味物质溶解在脂肪里,会随着脂肪一并进入汤里。肉和骨头中有一些游离的氨基酸,在
长时间高温炖煮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蛋白质发生了水解,也会释放出一些氨基酸。有一 些氨基酸会产生鲜味,比如谷氨酸,就是味精的化学成分。骨头和其他一些煲汤的食材
(比如蘑菇之类),还含有比较多的肌苷酸和鸟苷酸。在炖煮过程中,它们也会跑到汤中, 称为肌苷酸钠和鸟苷酸钠。这两种物质被称为“呈味核苷酸”。虽然它们自己产生的鲜味
有限,但与谷氨酸“互.相.帮.助.”产生的鲜味就远远大于它们各自产生的鲜味之和。此外,
在长时间的加热中,一些游离的氨基酸还能与汤中的糖发生反应,生成香味物质。
⑥这些来源不同的风味物质在一起,就为汤带来了浓郁的鲜味。炖的时间越长,进 入汤中的这些成分就越多,汤的滋味也就越鲜美。
⑦但是,这些风味物质量跟营养并没有什么关系。虽然谷氨酸等氨基酸也是营养成
分,但它们的量并不大,所以对营养的贡献也不值一提。它们进入汤中,并不意味着主 要的营养物质也大量进入了汤中。肉中的蛋白质种类比较多,在炖的过程中只有一小部 分会溶到汤里。把一块肉炖熟前后进行称重,在去除了含水量的影响之后,会发现减轻 的重量其实非常小。这也说明,包括蛋白质在内的绝大多数营养成分是保留在肉中的。 而铁、锌等矿物质跟肉如影随形,进入汤中的同样也很少。
⑧肉中的营养成分是一定的,在煲汤的过程中并不能产生新的营养成分。肉中的维 生素本来也不算多,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还有相当一部分耐热性不高的维生素被破坏了。
三、那浓浓的的白汤里,难道不是营养吗?
⑨对于煲汤来说,浓浓的白色才是成功的标志。汤之所以变成白色,是因为其中有 大量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把照射到它们身上的光线往四面八方散射,就使得汤呈现出 了白色。
⑩而这些小颗粒多数情况下是脂肪颗粒。肉中的脂肪被在加热中跑到了汤里,在不 停的沸腾翻滚中打散变小,表面上吸附了蛋白质,也就不会再融合到一起。煲汤的时间 越长,汤里的脂肪越多,这些小颗粒也就越多,汤也就越白、越浓。因为包裹脂肪并不 需要很多蛋白质,所以即便是很白很浓的汤中,蛋白质的含量也还是很低的。
○11 还有许多人认为骨头中含有丰富的钙,通过长时间的炖煮,这些钙会溶解到汤中, 所以这些浓汤可以补钙。其实,骨头中的钙是以磷酸钙的形式存在的,几乎不溶于水。 经过长时间的“煲”,汤中的钙还是少得可怜。还有专业人员做过实验,哪怕是加了醋来
炖,溶出的钙依然不值一提。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炖了很久的骨肉变得酥软,其实 也主要是其中的胶原蛋白溶解了,而不是钙溶解了。
○12 简而言之,白白的浓汤里,脂肪很丰富、风味物质很丰富,但是蛋白质和钙等营 养成分,是不值一提的。
○13 长时间的炖煮“煲汤”,可以让汤中含有丰富的风味物质,从而获得美味的汤。但 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还是留在肉和其他煲汤的食材中。所以,对于炖肉和煲汤, 可以这么总结:要美味,喝汤;要营养,吃肉。
【1】细读文章内容,参照一、三部分,请给文章第二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二、
【2】文章从一位读者的提问开篇,这样写有何用意?
【3】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品析下面加点词语。
①据.考.究.,在古代缺衣少食的时候,脂肪也可以算是“很有营养”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然它们自己产生的鲜味有限,但与谷氨酸“互.相.帮.助.”产生的鲜味就远远大于它们 各自产生的鲜味之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段划线句子除了运用举列子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 章分析其作用。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肉为我们提供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钙等矿物质,其中脂肪是热量丰富的营养成分,我们大量摄入对身体很有好处。
B. 肉和骨头中有一些游离的氨基酸,在长时间高温炖煮的过程中,还有一些蛋白质 发生了水解,会释放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都会产生浓郁的鲜味。
C. 肉在煲汤的过程中并不能产生新的营养成分。肉中的维生素本来也不算多,经过 长时间的炖煮,还有相当一部分耐热性不高的维生素被破坏了。
D. 在熬汤时加点醋会溶出一小部分钙,非常营养,可以让汤中含有丰富的风味物质, 从而获得美味的汤。
12、题一: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化身为“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相信你在上了这样一堂“天宫课”后一定有很多的感慨或者想法:也许你想到了中华之自强自立,复兴崛起;也许你对太空实验充满了兴趣,点燃了你的科学梦想;也许你……
请你以“仰望天宫”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可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