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文学常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中“……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前人包括了唐朝的李白、杜甫和南宋的与义,因为他们都写过描写岳阳楼的诗句。

    B.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都是“唐宋八大家”。

    C.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是七言律诗。

    D.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些诗(词)文都是作者处在贬官时期写下的不朽篇章。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小微,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发展到宋朝达到巅峰,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合称“苏辛”。

    B.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众猎户都拿了挠钩枪棒,跟着他,再上岭来。远远望见窝边果然杀死两个小虎。一个在窝内, 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句中的“他”是《水浒》中的武松。

    D.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常常按人生的不同阶段而定,形象含蓄,深邃高雅。如用“总角”“垂髻”代指童年;用“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用“弱冠”代指男子二十岁。

  • 4、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ráo) 腰(shé)   风搔   文采

    B. 哑(shī) 摇(yè) 凶涌   腐烂

    C. (miǎn)  鲜(yán)   呢喃   飘逸

    D. 婷(pīn )  柔(lèn)   海侠   曼游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

    对曰: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为人,一乐也。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节选自列御寇《列子•天瑞》,有删改)

    【注释】①郕(ché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②鹿裘带索:形容衣着粗陋,多指隐士之服。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山六七里/见荣启期乎郕之野

    B.而吾得为人,一乐也。/不知为不知,知也。

    C.之心而寓之酒也。/而吾为人

    D.吾甚多/而不知太守之乐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善乎!能自宽者也。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甲文段表现了作者与滁州百姓同游的盛景,表达其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C.“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D.乙文段画线句子正确的断句是: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

    【4】《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快乐”与乙文中荣启期的“快乐”,有何不同内涵?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简要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孤城闭”三个字的表达效果。

    知识卡片

    背景介绍:

    宋朝从建立之后,就采取重内轻外政策,对内加紧控制,对边疆长期放弃警戒,武备松弛。宝元元年(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扬声讨伐,然而事起仓促,以致每战辄败。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他到任后,一方面加强军队训练,另一方面在延州周围构筑防御工事,始终居于守势,不敢轻易出击,延州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然而就整个形势来说,延州仍处于孤立状态。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某班同学以“中国航天探月”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据国家航天局消息,5月15日7时18分,由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航天器首次奔赴火星,就毫发未损地顺利出现在遥远的红色星球上,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壮举,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着陆后,祝融号火星车成功传回了遥测信号。天问一号任务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四个阶段,历时惊魂九分钟

    材料二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和思考。观天象,制历法,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二十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天问一号飞过广袤太空,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1】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标题。

    【2】【材料一】的新闻在师生中引发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在校园论坛上留言。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也在评论区写一条留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留言者

    评论区

    张同学

    星辰大海,我们来了!中国火星时代开启!致敬航天科技工作者,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是最可爱的人!

    王老师

    “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进行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品读经典诗文,感悟情感志趣。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句子。

    情感志趣

    名句

    出处

    人生哀喜恰如月亮盈亏,是一种自然规律

    (1) ①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新旧交替中不断向前的豁达与豪情

    (2) ③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俯一仰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怡然自得

    (3) ⑤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仁人志士安贫乐道、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节操

    (4)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三章》

    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情怀

    (4)⑨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①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立春节气已过,春天午后的太阳暖暖的,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②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

    ③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④“一天进村好几趟呢!”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

    ⑤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⑥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⑦“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⑧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

    ⑨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⑩“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⑪“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⑫“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⑬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⑭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⑮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

    ⑯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

    ⑰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

    ⑱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⑲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⑳“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

    “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等疫情过去,我跟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

    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节选自20200217日《人民日报》)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2)“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4文中插叙老菜农女儿的事情,目的是什么?

    5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第十一筐青菜”的理解。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诗、讲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觉的、感性的。比如李商隐无题诗到底说些什么,你可能不懂,可是你一读,觉得它意象很美,声音也很美,这就是你对一首诗的直觉感受。第二个层次是知性的、理性的,即考察一首诗的历史、背景、思想。第三个层次则完全从读者接受角度来读,我们对一首诗的诠释不一定是作者原来的意思。意大利学者墨尔加利就曾经提出来一个术语“创造性背离”,即我们对一个作品的阐释有自己的创造,这个创造很可能不同于作者原意。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古人写爱情的小词说明“成大事业大学问”三种境界,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也就是说,当你在读诗或词时,不仅探讨作者原意,更读出一种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从你内心兴发出来的东西。

    其实这就是中国古老的、孔子说诗的方法。孔子说诗可以“兴”,是说诗可以给读者兴发感动,引起读者更多感发和联想——这样的感发正是诗歌强大的生命力所在,这样讲诗词才是真正的诗教传承。

    今天我们诵读诗词,如果只为能背会写,无异于买椟还珠。诵诗读诗,重要的是体会一颗颗诗心,与古人生命情感发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当下修为。我的老师顾随先生也曾经讲过“中国说‘诗教’,不是教作诗,是使做好人”。今天我们提倡中华诗教,就是要透过诗词,用今人的生命体悟和古人交流,用诗人的生命品格滋养今人的生命质地,这个过程本身将产生强大的感发作用,使作者、讲者与听者都得到生生不已的力量。在这种以生命相融会、相感发的活动中,自有极大的乐趣。

    这些年有关部门和机构推进《中国诗词大会》、“中华经典诵读工程”,2019年开始举办“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比赛以我的别号命名,专门面向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古典诗词的读诵与讲解。去年暑期,虽然我还在病中,但仍然和决赛选手们在南开大学见面,与大家一同齐声高诵我的小诗“中华诗教播瀛寰,李杜高峰许再攀。喜见旧邦新气象,要挥彩笔写江山。”我衷心希望这个大赛能选拔出一批优秀语文教师,大家一起把古典诗词薪火传续下去。如闻一多先生指出的:“诗人对诗的贡献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我们这些诗教传薪者的使命,就在于发掘古典诗词中的感发力量,让中国古典诗词成为更多人生命中的指路明灯。

    此时此刻全球抗疫,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从中华诗词中获得慰藉和勇气。作为一位96岁的老人,我一生经历过很多苦难。2007年冬季我因肺炎住院,病愈后曾写过一首小诗:“雪冷不妨春意到,病痊欣见好诗来。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数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有承传,千百年来传诵的古典诗词也必将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叶嘉莹《从中华诗词中获得慰藉和勇气》)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通过直觉感受诗的意象和声音之美,但不能直觉感受到诗的内容和情感。

    B.从读者接受角度读诗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读诗方法,它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C.诵读诗词只满足于能背会写是不够的,因为这并不一定能吸收到诗词的精华。

    D.古典诗词具有感发人心的力量,必将使每一个中华儿女从中获得慰藉和勇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谈读诗、讲诗的三个层次,其意在引出中国诗教传承的话题。

    B.第一段在论证中把中外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中国诗教传承的悠久历史。

    C.末段引作者的诗入文,用现身说法增强说服力,有力支撑了文章观点。

    D.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发出呼吁的行文思路逐层展开了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读者接受角度读诗,就允许每一个读者对于同一个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见解。

    B.优秀的诗歌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不断让人产生感发和联想。

    C.诵读古典诗歌,重要的是从古人那里获得生命的滋养,使自己不断得到提升。

    D.古典诗词都具有感发人的力量,这种感发力量要发挥作用,还需要好好发掘。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张教头叫酒保安排案酒果子,管待两个公人。酒至数杯,只见张教头将出银两,赍发他两个防送公人已了,林冲执手对丈人说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耳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张教头道:“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今日权且去沧州躲灾避难,早晚天可怜见,放你回来时,依旧夫妻完聚。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锦儿,不拣怎的,三年五载,养赡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内便要见,也不能够。休要忧心,都在老汉身上。你在沧州牢城,我自频频寄书并衣服与你,休得要胡思乱想,只顾放心去,”林冲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暝目,”张教头那里肯应承。众邻居亦说行不得。

    1本段文字选自___,其中林冲的绰号是____

    2选段中林冲做了什么有情有义的事?请简要概括。

    3在原著中,林冲这一人物有什么显著特点?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样子”一词有以下几种解释:①形状;②人的模样或神情;③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④形势,情势。无论是文学作品里,还是生活中,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样子”:周敦顾,笔下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样子,“父亲”为未自清买橘子时努力的样子,“神州12号”月背着陆时专家们热泪盈眶的样子,李兰娟院士摘下口罩时满脸勒痕的样子,奥运冠军们手捧奖牌时兴奋激动的样子,老师们在课堂上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的样子,同学们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斗志昂扬的样子……

    (1)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2)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品格令人向往,奥运冠军们奋力拼搏的精神令人钦佩……对此你有哪些观点想要表达?请以“品质”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3)无论是文学作品里,还是生活中,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样子”,最让你难忘的“样子”,是什么样的?,请发挥想象,以“______的样子,让我终生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不少600字;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