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青岛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ài) 见(piē)   黑(yòu) 意趣然(àng)

    B. 裁(zhòng) 顿(cuò)   留(zhì) 藏污纳(hòu)

    C. 热(zhì) 责(jié)   雨(zhòu)   疲力尽(jīn)

    D. (xū) 刻(juān) 息(zhì) 正危坐(jīn)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择(jué)       恬静       然而止(jiá)       风云变换

    B.追(shuò)       羁拌       息万变(shùn)       不修边幅

    C.砂(lè)       皎洁       怒不可(è)       格物至知

    D.默(jiān)       演绎       级而上(shè)       五彩斑斓

  • 3、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有误的一项(     

    A.山(lù)            (zé)        星(huì)        天衣无(fèng)

    B.裂(guī)          (xǐ)        育(yùn)          草长飞(yīng)

    C.静(mù)            绊(jī)        (kuàng )     人情故(shì)

    D.争(sòng)        杂(rǒng)     慢(dài)          然而止(jiá)

  • 4、请你判断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A.《苏菲的世界》中写到艾伯特善于用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原理演绎出来,例如他用“皇帝的新装”关联苏格拉底的智慧。

    B.《经典常谈》虽说是学术著作,但读来不枯燥。写贾谊疲倦或苦痛的时候,叫“妈呀!”“天哪!”,就很接地气,有趣味。

    C.“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也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D.《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里最常使用的手法是赋、比、兴;《诗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来强化情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畎:田间小沟

    (1)“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默写。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奇幻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钱塘湖春行》的颔联和颈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在《昆虫记》阅读成果分享课上,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创设课堂学习情境,语文课代表提议同学们把自己的网课头像换成《昆虫记》中自己喜欢的一种昆虫形象,取一个与之匹配的、有意思的网名,并说明取名的原因。

    我的网名:①_____

    取名原因:②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跟着法布尔学探究”专题小组汇报发言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冬冬:《昆虫记》中呈现的科学研究方法闪耀着智慧之光,尤其是“先猜测假设后求证”的实验探究方法。我发现,法布尔为了揭开昆虫的奥秘,不断地假设,反复地推理,严密地求证,一步一步逼近真相。比如,_______

    丁丁:说得真好,这样的研究方法充满智慧。我们也要学习法布尔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②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⑤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⑥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⑦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⑧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⑨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非常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2】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⑥段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的表达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按要求写作。

    围绕下列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作文。 

    必选关键词:14岁的中学生小叶、《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可选关键词(至少选1个):圣甲虫  螳螂  大孔雀蝶  蟋蟀  蝉

    (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