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黄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B.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鲁迅小说《故乡》主要通过塑造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叙写其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像闰土这样生活在底层的农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C.《观刈麦》——白居易——唐代——五言律诗

    D.常见的五种基本短语:1.偏正短语,如:非常干净;2.述宾短语,如:爱劳动; 3. 述补短语,如:说清楚;4.主谓短语,如:成绩不错;5.联合短语,如:机智勇敢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所有的观众都屏息敛声,关注着这个气质超群的孩子。

    B. 他自小家里贫困,全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C. 球场上他出色的球技令小球迷惊讶不已

    D. 上课铃声响起,沉睡的同学才如梦初醒,睡眼惺忪。

  • 3、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如果人生是一本书,时间只是页码。时间长短,自有定数,你们和他们都无法左右。

    (“页码”“长短”“和”“他们”分别是名词、形容词、介词、代词)

    B.岛上几乎没有什么法律。

    (“几乎”作状语)

    C.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很受教育。

    (修改:删掉“看到”或“使”)

    D.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修改:删除“因为”或“的缘故”)

  •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媒体融合既是一场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转型,更是一场在国家层面谋划和推动的深刻变革。

    B.往届军运会的承办大多以军方为主,本届武汉军运会则采取军地联合承办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军民融合优势,探索出赛事筹办的新模式。

    C.中国秉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D.我们在制定国内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时,也要考虑企业海外发展的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持。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词,回答问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的作者是三国时的_____,“东临碣石”的“临”的意思是_____

    (2)全诗描绘了_____的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的伟大抱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

    (1)征蓬出汉塞,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与《龟虽寿》中“____________。”的意境有相似之处。

    (3)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乙)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甲)文段选自____,在这之前,作者斯诺见到了____

    2(乙)文段中的“裙钗”指的是____(填人名)。她“为子怀仇恨泼猴”的原因是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菊事

    ①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

    ②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

    ③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年冬天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

    ④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

    ⑤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

    ⑥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

    ⑦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放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

    【1】全文围绕“菊”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2】请根据要求品味语言。

    (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⑥段画波浪线句的妙处。

    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⑦段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

    因为这些菊,一个个放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

    【3】文章第②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第③段中作者说“菊花的心竟是活的”,这句话有哪两层含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这种感觉,真好

    要求:1.写一篇550字左右的记叙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