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历史是缄.默的回忆,建筑是有声的历史。建筑的存在让历史有了可寻的依据。记载.辉煌 与落魄的罗马广场,烧灼.瑰丽与凶残的大角斗场,映射豪华与糜烂的卡拉卡拉浴场……在这 里,所有的一切都要追根溯.源。
A. jiān zǎi zhuó sù B. xián zǎi zhú shuò
C. jiān zài zhú shuò D. xián zài zhuó sù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产品质量过不过关,服务有没有保障,才是决定用户下一次会不会购买的关键。
B.面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历史博物馆正在不断丰富展览内容。
C.在网上学习期间,要特别注意用眼卫生,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子产品,确保科学用眼。
D.入夏以来,地摊儿经济火遍大江南北,摆摊儿、逛夜市的热度也随着气温飙升。
3、下列加点字的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恬雅(tián) 斑斓(lán) 娴熟(xián) 弄巧成拙(zhuó)
B. 倔强(jué) 逶迤(yí) 矜持(jīn) 拈轻怕重(niān)
C. 瞩目(zhǔ) 热忱(chén) 安谧(bì) 以讹传讹(é)
D. 阀门(fá) 恁地(rèn) 籼米(xiān) 悲天悯人(mǐn)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来学校出现了多种不文明现象,政教处认真思考并调查了其中的原因,并及时对违纪人员做出了教育和处罚。(将“思考”和“调查”互换位置)
B.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正式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第一家成为广州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的博物馆。(将“第一家”移至“广州”后)
C.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民族”后加上“战胜”)
D.新春佳节,万家团圆,边防战士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他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删去“的钢铁之躯”)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6、默写
(1)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2)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8)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化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 , 。
(10)《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 。
7、在读书分享会上,同学们聚焦《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分享阅读体验。请你任选一部书,谈谈书中哪个情景最触动你,并简要说明理由。(100字左右)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 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文章原标题为《远尘淡墨调烟雨》,较原文有删改)
【注】淬(cuì)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遑(huáng)论:不必谈及 。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 ”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从“画”、“ ”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3】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
9、作文题目:这样,也挺好。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4)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