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自始就关注人,其体系中的学以成人,不仅是成就全面发展的人格,更多的是成就一种技艺。

    B.《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C.研制团队采用了主动悬架设计并开展了内场下陷脱困,通过主动悬架构型的变化,实现了“祝融号”的抬轮和蠕动。

    D.实施“乡村振兴”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乡村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在观念上引导农民共建美丽、富饶、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2、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B. 三、四两句写词人感时光易逝,怅亲爱分离,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无法使自己暂时解脱。

    C. “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

    D. “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让人心生亢奋,暂时忘却烦恼。

    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伤离别的复杂情感。

    B. 词的上片, “多情”二字,总摄全篇。上片四句,从四个并列的层面,抒发不同的情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情震荡。

    C. 词的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月色淡淡,雁声惊梦,作者难以成眠,相思之情更盛。

    D. “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体物写意自然贴切。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人迹罕至的塞外,奇特壮美的大漠风光让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B.我军锐不可当,向敌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C.年轻人有青春和活力,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D.国学泰斗季羡林深信开卷有益,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 4、下列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中那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的人是彭德怀。

    B.《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以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红军长征。

    C.《昆虫记》中对于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D.《昆虫记》的语言诙谐有趣,如“杨柳天牛像吝啬鬼一样,穿了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等。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作者是婉约派词人,但该词却是一种豪放风格,下面词句中也属于豪放风格的一项是(     

    A.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一开头便写梦中景象,“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B.“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

    C.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但李清照身为女流只求生活平安幸福,她想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就非常满足了。

    D.“谩”字,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三日不绝。(《列子·汤问》)

    (2)蓬莱文章建安骨,________________。(《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蒹葭》)

    (4)青青子佩,______________。(《子衿》)

    (5)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

    (7)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最美的花绽放在唐诗宋词里。“五月榴花照眼明,_______________”(韩愈《榴花》)那是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_______________,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那是牡丹花的诱人魅力。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  

    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散文阅读

    丁 香 花

    杨明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得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再对个四点五点六点什么的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地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您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的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地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

    ⑤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地跑出去,再哐当哐当地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⑥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得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呵地笑了。

    ⑦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它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地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

    ⑧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美逢春夜,丁香花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

    1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花→ _______,二识丁香花→_________, 三识丁香花。

    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⑴我眼睁睁地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体会句中“苦味”的含义)

    ⑵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呵地笑了。(赏析句子,分析表达效果。)

    4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你从丁香花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__________ 相伴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季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朗读者》七期卷首语)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 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写;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