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花莲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下、太多的书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令想读书的人,面对书海,颇感挠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好书和坏书,读了再判断;糟粕与精华,读后再定夺;予取和予弃,读过再把握

    ②其实,不去其糟粕,何来精华

    ③如果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因噎废食,糟粕固然没了,精华也随之而去

    ④王辟之所说“开卷有益”这四个字,就是在真切、睿智的抉择之中,得到文化的补给、精神的充实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重庆自然博物馆是全国第二大综合性,馆藏数量为11万件。

    B. 在重庆,一定要去有大约七千万年左右历史的川东小峨眉——缙云山。

    C. 在重庆,说到吃,最为诱人的是火锅和小面让外国人都要品尝一下。

    D. 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有巴蔓子,今有卢作孚,真的“值得回忆”。

     

  • 3、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园里的冬樱花尤其特别引人注目,游人不由得驻足欣赏。(“尤其”和“特别”语义重复)

    B.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解决……的问题”,成分残缺)

    C.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保护好”和“损失的大小”,一面对两面)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获取的信息”,“获取”用词不当)

  •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附一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B.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最近,中科院一博士论文致谢走红,我终于大彻大悟,在求学路上,苦难不能阻碍一个有志气的人。

    D.他似乎意识到我仍然困惑不解,于是又用更浅显的语言向我解释。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阅读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第二联)和颈联(第三联)往往是一首律诗中最出彩的部分。《山居秋暝》中的颔联和颈联就描绘了富有诗意的山居秋暝。请你从下面三个角度中选其一,欣赏《山居秋暝》的颔联和颈联。

    A动与静 B.人与物 C.情与景

    我选_____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2)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卖炭翁》)

    (4)《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

    (5)杜甫心系寒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他博大胸襟和社会责任。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小语在班里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喜欢阅读和会读《傅雷家书》或《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同学很少。请你结合下面的知识链接并联系名著的相关内容,给同学们做《傅雷家书》或《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书方法指导。

    【知识链接1】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兴趣选择、问题选择、目的选择和方法选择四种情形。

    【知识链接2】精读的方法有批注式阅读、思维导图式阅读、写书评式阅读、摘记法阅读等。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担当的力量》完成下面小题。

    ①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就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

    ②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

    ③担当的力量源自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把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④担当的力量源自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⑤担当的力量源自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

    ⑥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中的A、B、C三个画线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3】选文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

    ( )       ( )

    【4】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母亲聊到她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当母亲和她的同学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长大后又有了坚守三尺讲台的担当,母亲和她的同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文章②~⑤段的论证思路是:首先提出“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这一问题,然后从“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C.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举例论证,具体地论证了“担当的力量源自责任”这一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D.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以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