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B.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
C.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振颤着长期迟顿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 《灯笼》一文的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C. 《安塞腰鼓》一文是高原生命的火烈歌颂,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D. 《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表现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 评论一篇文章总是着眼于思想性、政治性,本也无懈可击,但如果认为文章的艺术特色、语言运用技巧全然无足轻重,不值一提,这就不对了。
B. 明代传奇《牡丹亭·游园》妙化名句、成语,曲词华丽秀美、曲雅奇巧,极富艺术感染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C. 他们行云流水的歌声引来阵阵掌声。
D. 我们遇到困难不能优柔寡断,要果断面对,迎难而上。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cuān) 糜子(mí) 蓦然(mò) 草长莺飞(yīng)
B.眼眶(kuàng) 幽悄(qiǎo) 连翘(qiáo) 参差披拂(cēn)
C.狩猎(shòu) 雾霭(ǎi) 褶皱(zhě) 戛然而止(jiā)
D.窈窕(yáo) 冗杂(rǒng) 缄默(jiān) 风雪载途(zài)
5、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
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
忽见千帆隐映来。
【1】请从修辞角度对“晚云含雨却低徊”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歌第三、四两句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
6、默写。
(1)《老王》的作者 ,选自 。
(2)《野望》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 , 。
(3)《早寒江上有怀》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 , 。
(4)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奈;《长歌行》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5)雨果, (国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等。
7、《昆虫记》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
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文/KelwalinDhanasarnsombut孙慕田/译
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②但是为什么它是有效的?
③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片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④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柯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杭就会显得力道不足。
⑤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⑥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过程,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效力。
⑦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类型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⑧为使身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分离出目标抗原的基因。当人体注射后,疫苗内的基因会刺激体内细胞制造抗原,这会引发更强大的免疫反应,让身体准备好对抗任何潜在威胁。这类疫苗仅由特定基因物质组成,不含病原体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就像科学家爱德华•詹纳几十年前的发现促进过去数十年的医学进步,随着疫苗技术的持续发展,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对抗艾滋病,疟疾,或者埃博拉。
(选自《读者》2020年第12期)
【1】第①节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新。
【2】第⑥⑦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析其说明效果。
【3】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如果能研发成功,就可能在几年内建立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对抗病原体的感染。
【4】为了控制新冠肺炎的传播,国家号召人们注射疫苗,但有人怀疑其效果。请你结合本文写几句话,来告诉他们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9、阅读下文,根据要求作文。
正值青春年少的你,一直在积淀知识、经验,你正悄悄打开未来之门。也许你喜欢手工制作,造个铁皮鼓做个木头人,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匠人,也许你喜爱昆虫,平时乐于观察、研究,说不定你就是未来中国的“法布尔”;也许你读书习字之余,探寻数学奥妙,希望未来能有新视野新发现……
请以“我正开启未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③,请认真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