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纤细(xiān) 要塞(sài) 澎湃( pài) 锐不可当(dǎng)
B. 渗透(shèn) 炸药(zhà) 遗嘱(zhǔ) 卓有成效(zhuō)
C. 亘古(gèn) 翘首(qiáo) 桅杆(wéi) 屏息敛声(bǐng)
D. 修葺(qì) 凌空(líng) 镌刻(juān) 锲而不舍(qì)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B.新建成的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鞋柜等乒乓器材。
C.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D.《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政府各类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取道黑首,沿途不乏秀色美景。环顾四周,岩壁巉峻,秋岗葱绿,_________。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_________映入眼帘,这就是勃朗峰。仰望附近的峰巅,但见_________,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_________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A.美不胜收 突然 金碧辉煌 精致
B.美轮美奂 骤然 色彩斑斓 精致
C.美不胜收 骤然 色彩斑斓 精美
D.美轮美奂 突然 金碧辉煌 精美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是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免疫屏障的当务之急。
B.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讲得惟妙惟肖,让人领略了华夏五千年的沧桑变化。
C.我们只有对学习中出现的任何细小问题都吹毛求疵,才有可能取得优异成绩
D.又下雪了,班长首当其冲地跑在前面,带领兴奋不已的同学们去操场打雪仗。
5、《回延安》一诗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6、按原文默写。
(1)乐以忘忧,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
(3)《口技》中赞扬口技人模仿声响应有尽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开怀舒畅的豪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在看到铁路如期修通时说出了“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匠心
李广阔
①乾隆二十八年冬,苏州城内大雪盈门。
②腊月初六清早,雪后初霁,玉雕师傅陈唯友推开自家大门,发现门楼下蜷卧着一个少年,厚厚的雪花没及少年的胸襟。陈师傅急步上前呼唤,少年已无声息,伸手一探,气若游丝。陈师傅忙唤徒弟们将人抬至屋内,加覆棉被,喂饮热汤,良久方才醒来。
③得了暖衣饱饭,不几日,那少年气色便缓和过来。再见之时,陈师傅上下打量,发现这少年面容清秀,身上的粗布棉衣虽不甚合身,却掩盖不住眉宇之间的英气。少年见到陈师傅,纳头便拜:“恩人在上,受程准一拜。”陈师傅急忙搀起,“孩子,世道艰难,焉能见死不救?只是你年纪尚幼,又举目无亲,不知今后作何打算?”听陈师傅这样问,那少年再次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恩人救我一命,此生难以为报。本不该得寸进尺,只是我身小力薄,实在没有活路,请恩人念我手脚齐备,舍得下气力,请您收我为徒,他日学得一技之长,方能事师若亲,以报恩情之一二。”
④陈唯友听罢,沉吟了片刻。他并非不可怜眼前这个孩子,只是他心里清楚,玉雕乃大技艺,虽有勤能补拙之说,但若要成为良匠,无天资禀赋不能达也。但这孩子举手投足颇有气度,着实惹人喜欢,不如暂时将他留下。“也罢,我且收下你,给你两年时间,两年之后,若能入路,我自留你;倘若还未上道,你及早另寻活路。”
⑤程准听罢,感激涕零,当下叩头奉茶,行了拜师大礼,正式留在陈家跟着陈唯友学习玉雕技艺。不久陈唯友便发现,这程准不仅天资聪慧,悟性极高,而且踏实勤奋,肯下苦功,不出两年时间,竟学完了师兄弟们五年才学完的基本功,陈老先生嘴上不说,心里却为当初的决定感到庆幸。
⑥程准到陈家两年头上,陈唯友在家里举行了一场比赛,要徒弟们各尽所学,做一件作品相互鉴赏。那程准连续几日闭门不出,最后用满是血泡的双手给师傅捧出了一件羊羔跪乳的玉件。虽稍显稚嫩,却已初见功力,苏州城内的几位先生看后皆赞赏有加,唯独陈师傅笑而不语,只是点了点头,说了句:“留下吧!”
⑦自此,陈师傅对程准另眼看待,手把手地把平生所学悉数传授于他。那程准也不负师望,技艺精进,未出五年,便在苏州城内声名鹊起。
⑧乾隆四十一年,朝廷在全国征召玉雕贡品。程准精选上好玉料,下了整整半年功夫制作出一件作品,取名“丹凤朝阳”,作品寓意大统,做工精湛,业内人士皆称精品,程准也颇为自豪,对夺取贡品头筹志在必得。未料陈师傅看后非但没有溢美之词,反而力阻程准将作品送往京城。一时间坊间议论纷纷,但程准并未辩驳,只是默默地将玉雕收起,跟着师傅回了家。
⑨此后,程准仍然一心一意跟着师傅学习技艺,只是不再那么踌躇满志了,凡构思动工之前,必先同陈师傅商讨一番。陈师傅初不以为意,后多次在窗外看到程准抱臂踌躇,犹豫之态毕现,陈师傅大骇,嘱程准今后创作不要再来找他,按己意行事即可,但程准退缩之态并无改观。
⑩不久后的一日清晨,陈师傅忽称自己那把祖传的楠木刻刀被盗,并直接命人将程准叫来,诘问程准昨晚为何潜入自己住室将刻刀窃走。众人愕然,皆认为以程准平日为人,决不会干此龌龊之事。然陈师傅一口咬定昨晚只有程准一人去过自己卧室,且其他贵重财物并未丢失,必不是外人所为,窃刀之人定是程准。程准大呼冤枉,但陈师傅不为所动,程准终百口莫辩。两天后,陈师傅不顾众人苦劝,将程准逐出师门。事已至此,程准不再申辩,向师傅磕了三个响头含泪离去。
⑪十年后的一个夜晚,已经名动海内、誉满京城的玉雕大师程准接到下人禀报:陈老先生病重,恐怕时日无多。程准听此,星夜起程赶赴苏州。恩师榻前,程准再行师徒大礼,而后轻轻说道:“师傅,弟子有一事……”
⑫“为师知你所问何事。雕刀被窃一事与你无关,那把刻刀并没有丢。当年为师只是要寻一个借口将你赶出去。从看到你的第一件作品我就知道,你是一个百年难遇的玉雕人才。那年朝廷征召贡品时,你的那件‘丹凤朝阳’当入精品之列,但在为师看来,奉迎之意过浓,境界不高,此匠人之忌也。为师知道你重情义,让你离开我,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实在是委屈你了。如今你名满天下,能回来看我,我心足矣!”
⑬程准听罢,早已泪如雨下,陈老先生吩咐家人将那把楠木刻刀取来,颤颤巍巍地交到程准手上后,便溘然长逝。
⑭程准手捧刻刀细细端详,乌黑油亮的刀柄上,深深地镌刻着八个小字: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刊载于2022.5期,有删改)
【1】本文围绕“匠心”展开叙述,请根据文章内容,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处。
(1)陈师傅雪后收留程准,经程准请求决定收他为徒。
(2)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师傅力阻程准将作品送京,并以楠木刻刀被盗为由赶走程准。
(4)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那程准连续几日闭门不出,最后用满是血泡的双手给师傅捧出了一件羊羔跪乳的玉件,虽稍显稚嫩,却已初见功力。(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2)陈师傅对程准另眼看待,手把手地把平生所学悉数传授于他。那程准也不负师望,技艺精进,未出五年,便在苏州城内声名鹊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
【4】揣摩“陈唯友”这一人物形象,谈谈你从他身上感受到怎样的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5】文中“匠心”一词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加以探究。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你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一个“你”触动过你的心灵,在成长路上陪伴你走过。“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本书、一段经历、一处风景、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
请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一路上有你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材力求新颖,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感悟;②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