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努力打造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B. 美国挑起了贸易战,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毫不示弱。
C. 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
D.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他的讲话妙语连珠而又平实易懂,让人如沐春风。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一道脍炙人口的美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那就是红烧肉。
B.暑假,小明随父亲到海南度假,游览了“天涯海角”等多处景点,那一片片沧海桑田,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海南特有的魅力。
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历代的国画创作者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盛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鸟语花香的氛围。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田畴(chóu) 枢纽(shū) 一绺(liǔ) 不折不挠(náo)
B.罅隙(xià) 轩榭(xuān) 侵略(lüè) 惟妙惟肖(xiào)
C.暂时(zàn) 沉檀(tán) 黝黑(yǒu) 颔首低眉(hàn)
D.溺死(nì) 沉淀(dìng) 天堑(zhǎn) 惨绝人寰(huán)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都是鲁迅人生中令他难忘的老师。
B.书即古人的书信,古称“尺牍”或“信札”,《与朱元思书》和《答谢中书书》都是这种文体。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写就的科普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读起来“有趣又有益”。
D.《格列佛游记》以写实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进行了痛快淋漓的鞭挞与讽刺。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请对“山随平野尽”句中加点字简要赏析。
6、根据提示默写。
(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5)《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7、名著阅读,完成各题。
(1)填空题。
①《红星照耀中国》中“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斯诺采访的主要地点是_____。
②“他是行伍出身,他小时候被继母赶出家门,做过各种工作,童年遭受了各种苦难。他十八岁当上了排长,参加了推翻当时一个姓胡的督军的密谋。”这里的他指_____,他读了《_____》一书后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一边和他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他,因为在中国,像许多其他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选段文字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是________,在斯诺只身前往红都保安时,“他”给了“我”哪些帮助?请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点)
8、银行里的男孩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1】“银行里的男孩”为什么会引起“我”的兴趣?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2)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
【3】文中“我”的“插一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4】结合全文,请分析“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醒”是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是万物的苏醒;声声叮咛,是爱的唤醒;点滴感悟,是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惊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你最有体会的角度,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少于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