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B.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柏树(jiù) 凫水(fú) 蓦然(mè)
B.冗杂(rǒng) 归省(xǐng) 沙砾(1è)
C.晦暗(huì) 行辈(háng) 翩然(piān)
D.幽悄(qiāo) 缄默(jiǎn) 斡旋(wò)
4、填在下面横线上的四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觉得红梅娇艳,白梅纯洁,腊梅幽香。她们虽然各有千秋,但我似乎更喜欢腊梅。她不以容颜取悦于人,而以精神鼓舞人心。她是梅中女侠、花中丈夫。
①因为她真的是在腊月开放,在百花凋零的时候,给身处寂寞冷酷的冬天里的人们一丝温暖、一丝慰藉、一丝希望。
②而红梅和白梅,她们太艳丽了,不适合在冬天开放,她们是春神的使者,是报春的仙女。
③“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名言,对她是名副其实的。
④而腊梅是与严冬拼搏的侠女,是春神的开路先锋。
A. ③①④②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5、拓展阅读
观刈①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②。
妇姑荷箪食③,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④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⑤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⑥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⑦不能忘。
【注释】 ①刈(yì):割。②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③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④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⑤惜:盼望。⑥岁晏(yàn):一年将尽的时候。晏,晚。⑦尽日:整天,终日。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叙事诗,虽着墨不多,但却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得真切生动,带有强烈的讽喻色彩。
B. 诗歌描绘了妇姑童稚送饭、丁壮南冈割麦、贫妇抱子拾麦三幅画面。
C.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意思是力气用尽了,热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叹惜夏天实在太长了。形象地写出了劳动人民抢割时的辛苦景象。
D. 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中“此”指什么?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6、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⑴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⑵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
⑶《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含蓄地表达诗人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⑷《望岳》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春望》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保尔从达雅交给他的公函上,知道了自己正式成为共产党员,并可担任重要的共青团工作。(________)
(2)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谢廖沙是保尔年少时的朋友,最后在战场上英勇牺牲。(________)
(3)保尔的英雄表现在她驰骋疆场,骁勇善战,缕立战功上。(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央在里边:给俄国人做偾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和______。
【3】品析选文第①段中加点词蕴含的意味和作用。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4】选文第③段中最后一句“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9、央视前期推出特别节目《厉害了我的国》,让很多人说出内心不吐不快的自豪。
你的亲人、你的朋友、你的老师、你的校园、你的家乡、你的喜欢的一件物……他们的厉害之处,你发现了吗?
请以“厉害了我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充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学校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