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方案 | ||||
实验目的 | A.验证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 B.探究分子运动 | C.分离铜粉和银粉的混合物 | D.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
A.A
B.B
C.C
D.D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O | CO2 | 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
B | KNO3溶液 | KCl | 加适量AgNO3溶液, 过滤 |
C | NaCl溶液 | Na2SO4 |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D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A.A
B.B
C.C
D.D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
B.焦炭用于炼铁
C.氧气用于炼钢
D.乙醇用作燃料
4、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62g蔗糖
B.用10mL量筒量取4.82mL水
C.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分铁丝和铜丝
D.用品尝的方法区分糖水和石灰水
5、下列事实或现象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闻到远处的花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气体可以被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酒精温度计液柱升高—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的方法可得到纯水
B.软水中一定不含任何杂质
C.工业废水可直接用于农田灌溉
D.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矾可以吸附某些杂质沉淀
7、学好化学,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易爆品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乙属于氧化物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D.该反应中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8
9、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可以切割大理石
B.净化水时用明矾进行消毒
C.灯泡中充入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D.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0、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14
B.14:11
C.1:2
D.11:7
11、把20%的硝酸钾溶液50g加水稀释到200g,则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5%
B.20%
C.12%
D.6%
12、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X | 水 | 水 | 水 | 水 |
Y | 氧化钙 | 氯化钠 | 氢氧化钠 | 硝酸铵 |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
B.C+O2CO2↑
C.Mg+O2MgO2
D.3Fe+2O2Fe3O4
14、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试管内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16、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人的呼吸过程
B.粮食酿成白醋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D.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
17、从中药中提取的丁香脂素(化学式为C22H26O8)可用于制备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下列关于丁香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香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8g
B.1个丁香脂素分子是由56个原子构成的
C.丁香脂素由22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
D.丁香脂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8、经分析某物质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该物质
A.一定是氧化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无法判断
19、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
B.煤炉生火时,利用木材引燃煤炭,是为了降低煤炭的着火点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D.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2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A.石墨质软——可以制成石墨电极
B.氧气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
C.CO的可燃性——CO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D.干冰升华吸热——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2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B.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熄灭冒出的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小颗粒悬殊浮在空气中
22、能引起酸雨的物质是
A.氦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氢气
2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NH3——氦气
B.Cu+2——铜离子
C.2H——2个氢原子
D.A1O——氧化铝
24、天青色汝瓷以玛瑙为釉,简洁静雅、温润如玉。下列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制泥
B.拉坯
C.上釉
D.烧制
25、《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把学生学会炒菜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周末小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午餐,下列劳动过程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旋转燃气炉炒菜——利用燃气燃烧放热
B.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清除可燃物
C.洗干净铁锅后擦干放置——防止铁受潮生锈
D.将厨房垃圾分类整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6、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27、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_____(选填“元素”“单质”“原子”)。
28、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N___________;
(2)2N___________;
(3)N2___________;
(4)2N2___________。
29、(1)按要求从氢气、铜、二氧化硫、氯化钙、硫酸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做导线的金属单质:_______
②引起酸雨的氧化物:_______
③一种不易挥发的酸:_______
④一种易溶性的盐:_______
(2)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阅兵队伍中出现了一款外形科幻的装备——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该款导弹可在临近空间以15倍音速机动飞行,是一款威慑对手的强有力装备。导弹在高速飞行过程中,弹头表面会有严重的烧蚀现象,因此,导弹弹头部位都采用高密度烧蚀材料制成。酚醛树脂是一种弹头烧蚀材料基体,可由二甲酚(分子式为C8H10O)和糠醛(分子式为C6H4O2)缩聚生成。试回答:
①二甲酚属于_______(填“氧化物”“无机物”或“有机物”)。
②二甲酚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③二甲酚分子中,C、H两种原子的个数之比为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④二甲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⑤二甲酚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写元素符号)。
⑥糠醛是一种工业用化学制品,可由各种农副产品中萃取,如玉米穗轴、燕麦与小麦的麦和锯木屑等。下列有关化学与环境资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B 逐步引导报废尾气严重超标车辆
C 输液瓶和输液袋不经消毒直接加工为食品包装袋
D 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
30、在通常情况下,采取_____和_____的方法,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将一定温度下的饱和食盐水变成不饱和食盐水,最好的方法是_____.将一定温度下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_____.
3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水是由_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32、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_______(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_____(填序号)。
(4)根据图二,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g的M固体。
(5)由30℃时A、B、C三者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到1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以上答案均填字母)
A液氧 B二氧化硫(SO2) C氯酸钾(KClO3) D汽水
34、在4A+5B=4C+6D的反应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9,若1.7gA与若干B完全反应后,生成3gC。则在此反应中,B与C的质量比为_____。
35、自然界的水必须经过净化,才能成为饮用水。
(1)净水时,先加入适量的明矾,以_____水中悬浮的杂质;静置后过滤,然后加入_____,利用其吸附性除去异味,最后杀菌。现在推广使用ClO2消毒剂,其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化学实验室要制备更纯净的水,可用_____ 的方法。
(2)电解水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其中a是电源的_____(填“正”或“负”)极。若得到10 mL氢气,则同时得到_____mL氧气。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
37、用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管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结束后,测得管1中水面高度为c,则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38、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
(2)在装置A的试管内放入高锰酸钾粉末以制取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装置B收集一瓶氧气,不考虑操作因素,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填“a”或“b”)处。
(3)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药品加入完毕后,要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A.挤压软塑料管下端,使固液接触 B.将装置D倒转过来
D装置中将少量稀盐酸滴加到盛有碳酸钙的U形管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要确认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残留液中是否有盐酸剩余,下列物质中可以单独使用完成实验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紫色石蕊试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4)根据燃烧条件分析脱脂棉燃烧的原因:A.脱脂棉是可燃物;B.Na2O2与CO2反应生成了O2;C.反应释放热量,使温度达到了脱脂棉的_______。
39、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时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2)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刚石比石墨的硬度大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烧制瓷器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调查发现瑞金市土壤环境优越,富含“硒”和“锌”,“硒”和“锌”指的是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或“元素”)。
(6)为防止钢铁锈蚀,常在钢铁表面喷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棚里瓜果飘香这是因为分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0、从微粒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粒子,下同)变化,______________不变。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