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东方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 这位名师的课讲得实在太精彩了,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听得目眩神迷

    B. 一旦手中有权就摆出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架势的人,其素质是极其低下的。

    C. 《红楼梦》这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告诉了我们很多人情世故

    D. 看了齐白石先生的画展,人们不禁叹为观止

  •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洞/地        /遗        射/边          嚼/

    B.嚷/寒        涡/斡        掇/蹿          石/

    C.藻/        礴/        /栖          /

    D.然/思        幕/        /喜##dot##幛         /杀

  •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语意重复,去掉“近”或“左右”)

    B.消息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这五部分在消息中都必不可少。

    C.夸张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很常见,它只可以是扩大的夸张,也就是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大、多、快、长、强等方面说,使它超出事物本身。

    D.诺内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七个奖项。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B.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C.魔术师将人悬浮空中的表演,看得观众张目结舌

    D.曹禺的《雷雨》,以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展示了周家由盛而衰的悲剧,具有撼人心魄的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逗号为一句)

    A.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名主题-追寻“伊人”,五至八句描绘了追求的情状。

    B.一二句采用“兴”的手法,利用芦苇、霜露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C.五至八句写主人公先顺流而下再逆流而上去追寻,表现了他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宛在水中央”一句将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

    【2】对全诗的内容和写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到“白露未已”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的执着。

    B.全诗重章叠句,语言形式上一般隔句用韵,还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C.诗歌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D.全诗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明朗、情感韵味浓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默写原文。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的:__________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

    (5)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蝉和蚁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__(国家)的__________(人名)这本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段分析蝉的生活习性: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下列小题。

    谁在故乡将你一次次送别

    ①长假就要结束了,带着年幼孩子一同回娘家的我,不得不返程。

    ②在老家小镇上坐直达我所在城市的大巴车,需要近8个小时,且每天只有一趟。如坐不上,则只能等第二天。

    ③早上六点十分发车,父亲五点就将给我准备好的菜籽油、蔬菜、芝麻、黄豆等自家田地里产的无公害食品,挑到镇上,然后站在凉意十足的晨风中,等待大巴车的到来。

    ④一个多小时后,我抱着孩子来到车站,刚歇下脚,大巴车便来了。车子还未完全停稳,众多排队的人便一哄而上,完全不按事先排队的顺序,谁挤上车,谁就能在今天走掉。

    ⑤父亲一看,慌了,迅速放下手中的蛇皮袋,也开始朝车上挤。可他年纪大了,身体又很瘦弱单薄,怎么可能挤得过那些比他年轻的人呢?他们可都是年富力强的呀,可他显然不服气,他是排第一个的,没理由上不去!

    父亲使出浑身力气,铆足劲,朝上挤。他被人来回推搡着,好几次,眼看着就要上去了,可又被旁边的人挤了下来。眼看着上去的人越来越多,父亲着急不已。多亏后来,后面有一个人使劲推了他一把,父亲才趁势上去!

    ⑦看到车上还剩四五个空位子,父亲长出了一口气,立即占到了两个。我上来时,看到父亲正在一边脱外衣,一边擦额头上的汗。

    ⑧几分钟后,便要发车了,父亲得要下去了。临下车前,他塞给我一个红包,说是给孩子的,并交代道:“   。”我点了点头,心里酸酸的。

    ⑨多年前,我在县城上高中时,父亲便不顾我的反对,非要一次次地将我送到镇上的车站,并把肩挑上的咸鸭蛋、芝麻糊、腌豆角给我。将我送上车后,他就会拿上扁担,头也不回地往回走去,什么也不会交代,父亲一贯都是内敛、沉默的。

    ⑩后来我考上了大学,要去更远的省城读书,心中便多出了份对家的不舍,可父亲同样也只将我送到镇上的车站,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回家干农活了,不留给我一丝依依不舍的感觉。

    ⑪再后来,我远离故乡,在一个繁华而又陌生的城市安家落户,我和丈夫的薪水都不高,只能凑合住在一个7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可能是这个原因,父亲一直不愿意来我这里,只在我结婚时来过一次。婚礼一结束,他便跟同来的亲戚们一起坐火车回家了,没给我单独送别他的机会。

    ⑫以前,母亲在的时候,她总让我在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离家近一些,这样他们老了、病了时,好有个人照顾。母亲每次说起这事时,父亲总是不赞同:“孩子能飞多远就飞多远吧,做父母的可不能拖累她!”

    ⑬后来母亲卧床生病多日,照顾她的重担便落到父亲的肩上。父亲怕我分心,总是在电话里说,你就安心工作吧,你妈有我照顾呢。母亲去世后,老家偌大的老房子里便只有父亲一人。他不愿意来城里跟我们一起住,固执地说自己还年轻,可实际上他已经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了。

    ⑭我每年也只能有一两次机会回家看他,而他呢,总是在田地山林里忙这忙那,忙着给我准备走时要带的各种他种植出来的土特产。我如推辞不要,说带不了,他便会说,我给你送到车站,爸爸也没什么好东西可给你,这些都是你小时候爱吃的,就算是个回忆吧,别忘了老家。然后,每次我离开时,他都会挑上许多东西,将我送到车站。

    ⑮我想我跟父亲,所谓父女一场,到了最后,也只不过是一年见上几次,然后由他赠我些田地里的土特产,并一次次地将我送别,与我远离。一想到这里,我的泪水便不由自主地盈满了眼眶。

    1选文分别描写了哪几次父亲送“我”的场景?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⑧段中,父亲会说些什么?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4读完选文后,谈谈你的感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最是拼搏动人心。杭州残运会赛场上,轮椅击剑运动员比赛时,需要把轮椅固定在可调节轨道的框架上;盲人门球运动员需要通过听声辨位决定自身运动方向;举重运动员需要试着用双手举起杠铃……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参赛残疾人运动员毫不畏惧,迎难而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展现出他们不屈的灵魂,他们都是自己的冠军,这些困难都成了他们的勋章。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也会遇到各种挫折,我们也要一路拼搏,把它们变成我们的勋章。

    请以“拼搏与勋章”为主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