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
B. 《社戏》一文记叙了鲁迅和他儿时的伙伴一起钓虾、看戏、偷罗汉豆等有趣的故事。
C.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体形式写成的诗篇,诗人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
D.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是他心中的理想社会。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悄然(qiāo) 翘首(qiáo) 锐不可当(dāng)
B.镌刻(juàn) 诘责(jié) 畸形(jī) 殚精竭虑(dān)
C.教诲(huì) 粗糙(cāo) 记载(zǎi) 深恶痛绝(wù)
D.雕镂(lòu) 纤弱(xiān) 黝黑(yōu) 摩肩接踵(zhǒng)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散文中,线索可使文章形散而神聚。如《昆明的雨》,始终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又如《灯笼》一文则以灯笼为明线,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这本书为西汉的司马迁所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永久的生命》作者严文井,这篇散文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揭示了个体生命有限,人类生命不朽的道理,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充实自己,拼搏奋斗,无私奉献,以全部热情去回报社会。
D.《三峡》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家,文章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作者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文章描绘了富阳到桐庐一带富春江上的雄奇秀丽的景致,表现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张衡一号”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
B.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 《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望江南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面对和往昔相同的天气、亭台,晏殊选取了哪些景物寄寓情思?
【2】两首词同样都是写春,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 ______,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②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③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蒹葭》)
④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式微》)
⑤挑兮达兮,__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⑥ 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⑦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7、名著阅读
一个人耗尽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昆虫,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法布尔,他的《昆虫记》被誉为“ ”
【1】选段中《昆虫记》被誉为“_________”。在这本书中,_______在地下“潜伏”四年,_______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________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2】因红蚂蚁善战、好战,所以人送外号“____________”。作者通过反复试验证明红蚂蚁不能靠____________认出回家的路,而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记路。
【3】蝉产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说说危险来自于哪种昆虫?这种昆虫是怎么毁坏蝉的卵的?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每一颗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太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人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索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着。
【1】结合语境,说明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的含义及作用。
【2】从划横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分析,分析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标题“每一颗草都会开花”有什么含义?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次班级表演,突然发现他美妙的歌喉;一回亲友送别,发现从此多了一份牵挂;一番书海倘徉,发现如此自由美妙;一场误会摩擦,发现宽容的愉悦。当我们行走在慢慢成熟的青春路上,会在无数个刹那间发现自我,发现美好,发现……
请以“刹那间的发现”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