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体的溶解度与多种因素有关,能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的选项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而氧气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氦气一He2
B.2个氮分子一2N
C.3个氧原子一O3
D.1个镁离子一Mg2+
3、如图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钠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离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B.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到电子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D.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0
4、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吸热反应
B.氧原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C.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5、下列有关过滤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B.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C.过滤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
D.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
6、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燃料的燃烧等化学变化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使用脱硫煤能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D.煤和石油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7、“催化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生成物中和
的质量比是7:22
D.和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8、连花清瘟胶囊可用于治疗流感。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没食子酸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B.一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2.5个氧分子
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
D.170克没食子酸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84克
9、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铅锑合金的熔点高,可在家庭电路中制作保险丝
C.铁制品具有导热性,可以做炊具
D.稀盐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金属除锈
10、高原旅游时常携带便携式氧气瓶,1L瓶内可压入10L氧气,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质量很小
11、通常情况下硅化学性质较为稳定,是制作芯片的优良材料。下列含硅的物质中,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Si
B.SiO2
C.Na2SiO3
D.SiCl4
1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4 | 1 | 1 | 15 |
反应后质量/g | 未测 | 10 | 10 | 0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避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3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13、类推的思想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类推正确的个数有
①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氧气
②化学变化往往伴随有颜色的变化,所以有颜色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④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会发光放热,所以跟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会发光放热
⑤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⑥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⑦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4、成都大运会坚持贯彻绿色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是
A.倡导光盘行动
B.开燃油车出行观赛
C.优选绿色建材
D.使用雨水回收系统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少量杂质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N2 | O2 | 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 |
B | CuO | C | 隔绝氧气高温加热 |
C | CO | CO2 |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D | MnO2 | KCl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16、人类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主要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B.海水蒸发
C.钢铁锈蚀
D.木材燃烧
17、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汉中考察期间,强调“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符的是
A.生活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对地表的污染
B.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充分利用资源
C.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D.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18、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
A.生石灰溶于水
B.浓硫酸使有机物碳化
C.浓盐酸敞口放置空气中质量减轻
D.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1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 |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
B | 除去炭粉中的氧化铜 |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降低某自来水的硬度 | 向自来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 |
D | 比较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 相互刻画 |
A.A
B.B
C.C
D.D
20、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21、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废水:Ca(OH)2+H2SO4=CaSO4+H2O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C.比较Cu和Ag的活泼性:2Ag+Cu(NO3)2=Cu+2AgNO3
D.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Ca(OH)2+CO2=CaCO3↓+H2O
22、燃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造福了人类社会。但燃烧是一把双刃剑,也给人类带来过灾难,造成了重大损失。
【1】下列标识与防火无关的是
A.
B.
C.
D.
【2】《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严禁吸烟。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容易引发火灾。未熄灭的烟头在火灾中的“罪过”是
A.提供了氧气
B.提供可燃物
C.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3】体育比赛的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白烟,枪药中能产生白烟的物质可能是
A.木炭
B.石蜡
C.红磷
D.铁丝
【4】下列灭火措施错误的是
A.电器发生火灾,用水灭火
B.炒菜的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
D.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
【5】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2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氧气用作助燃剂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4、下列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B.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C.可以表示反应体系中各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D.为了方便配平,可以任意修改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2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都是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
D.将30%的K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15%
26、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灭菌。有关环氧乙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个分子中含有7个原子
B.其中C、H的质量比为6:1
C.属于化合物
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7、一般的钢铁容易生锈,如果将钢铁零件的表面进行烤蓝处理,就能大大增强抗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其原理是铁在含有氧化剂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反应生成亚铁酸钠(Na2FeO2)和铁酸钠(Na2Fe2O4),亚铁酸钠与铁酸钠溶液又相互作用生成四氧化三铁的氧化膜和NaOH.
(1)铁酸钠(Na2Fe2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亚铁酸钠与铁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8、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氢分子:______;
(2)硝酸根离子:______;
(3)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9、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上可用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下图是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合作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g,需要水___mL(p水=1g/mL)。量筒应该___(选填50mL"或“100mL”)。若量水时仰视刻度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认真查找出图中的一处错误,写出改正错误的方法_____。
(3)图①的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某同学进行图⑤的实验操作,将水倒入烧杯的过程中,不小心向外酒出一小部分,如果其它操作都正确,则最后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16%(选填“>”“=”或“<”).
30、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30gX固体加入到7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
(2)若X中混有少量Y,提纯X的方法是______。
(3)在t1℃时,将等质量的固体X和固体Y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此时,X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Y饱和溶液的质量(填 “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4)若将M点处Y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选择的方法是______(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蒸发溶剂 ④增加溶质
31、写出下列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32、如图是一种防霾鼻用空气净化器,里面填充物是硅胶(主要成分为 SiO2)。
(1)新鲜的空气成分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__(填符号);
(2)SiO2名称读作___________;其中硅元素化合价为______;
(3)下列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________。
APM2.5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3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1℃时,将30g丙溶于水配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为______g。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
(2)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的______方法提纯甲。
(3)已知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做如图实验,①②中没有固体析出,③中有固体析出。根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______。
AR是甲物质
B①②③中,只有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
34、已知如下图所示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1)当A、B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时,x=___________ ,y=___________。
(2)C表示的是___________的结构示意图(填“阳离子”“阴离子”或“原子”),该元素与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D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由此推断53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_周期。
35、(1) 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变成_______离子(填阴或阳)。
(2)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S2,其名称是______。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几粒沸石,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6、阅读下列有关国内外严重粉尘事故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粉尘爆炸:1785年12月意大利一面粉厂发生爆炸
1987年3月哈尔滨市亚麻纺织厂因静电引起亚麻粉尘爆炸
2010年2月秦皇岛骊骅淀粉厂发生爆炸
2012年8月浙江铝帛锁抛光加工场发生铝粉爆炸
2014年8月昆山金属制品公司发生铝粉爆炸
国外还发生过大量较严重的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饲料爆炸事故
(1)哪些粉尘容易爆炸 ;
(2)哪些情况会引发粉尘爆炸 .
37、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装置A制取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同学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了一瓶氧气,经检验,氧气不纯,则造成氧气不纯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装置G代替装置A制取气体氢气,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8、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如果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应在试管口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实验室制取一瓶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若选用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进入。
39、(8分)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只含有盐酸和MgCl2两种物质。小明同学向采集来的62.8 g废水样品中,慢慢加入20%的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60g。将生成的沉淀物过滤出,经水洗、干燥后称重为5.8g。
求:废水中盐酸的质量分数
40、简答:
(1)被誉为“中国天眼”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面板用铝合金材料。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耐腐蚀的原因是什么?
(2)“碳捕捉和碳封存”是我国的一项先进技术。该技术是从大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将其压缩液化泵入地下长期储存,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