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

    C.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D. 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最热的节气是大暑,最冷的节气是大雪。

    B.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

    C.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同时表达了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D.文言文中,“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 3、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嶙(xún)   临(bīn) 牛(dú)       坦荡如(dǐ)

    B.狼(jí)       (kàn) 躇(chóu)   不断(mián)

    C.秀(qí)     (shuō) 谢(diāo)     纵横荡(jué)

    D.鲜(yú)     唐(tuí) 遒(jìn)       惟妙惟(xiào)

  • 4、给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至关重要。

    ②究其原因,一是在垃圾处理上先分后混的收集方式让人们的参与热情大大降低,二是缺乏相关知识,三是习惯问题。

    ③垃圾分类是普通民众最能直接参与的环保方式之一。

    ④然而,实践中,尽管经过了多年的试点、宣传和引导,但是居民自觉、长期参与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的意识还比较弱。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古诗文阅读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面对诗作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从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故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且颇为紧凑。

    B.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巧妙地借用老妇之口,诉说了她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C.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典雅华丽,典故巧妙恰当,一唱三叹,高低抑扬,达到沉郁顿挫的效果。

    D.诗人用巧妙的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于客观的叙述中,让故事本身显露诗人的爱憎。

    【2】用语精炼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体会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句子。

    ①《野望》: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

    ②《黄鹤楼》: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

    ④《龟虽寿》: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⑤《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赠从弟》: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⑦《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风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与朱元思书》中侧面烘托江水澄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傅雷家书》(节选),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结合选文中的画线句子,说说傅雷想借太阳和雨水向儿子讲明一个怎样的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课内阅读训练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A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B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从文中找出描写父亲买橘子去爬月台的动词,并体会其作用。

    2为什么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时,“心里很轻松似的”?

    3语段中A、B两处划线句作者都写到自己流泪,请分别分析这两次流泪的原因。

    4读最后一段,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情感,并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题目:走进

    要求:(1)须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诗歌除外);(3)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4)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