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让我更加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
B.为了更好的吸引游客,市内多个景区门票免费,并提供低价住星级客房等多项优惠活动。
C.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D.在“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B.云南石林的石头,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C.中国古代名画展上人头攒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参观者更是络绎不绝。
D.王小波是当代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们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了反语,对“清国留学生”进行辛辣讽刺)
B.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C. 那些即将亲眼见到托尔斯泰本人的人,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这是对拜访者的心理描写,意在突出托尔斯泰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
D. 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息。(因受阻而中断)
4、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B. 树苗在风中颤栗,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
C. 我想象过树的绿色冠盖和褐色树干。
D.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2】从科学时间来看,“三月”怎能与“一日”等同呢?当是悖理的,但本诗又妙在“语言悖理”,请你简要分析。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②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_。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__________, 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红星照耀中国》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柏树下
肖复兴
①和其他公园相比,早春时节的天坛,除了零星的迎春花开之外,没有其他的花开。
②灰蒙蒙的天坛,这时候靠古树提气。这确实是其他任何一座公园都无法匹敌的。这样的古树,天坛如今一共有3562株。如果不是天坛建坛600年漫长时光中人为的战火与天然灾害的纷乱侵蚀,古树的数目,应该更多。
③天坛里最为人瞩目的古树,当属长廊北侧的柏抱槐,和回音壁外的九龙柏了。那里的古树,因为太有名,都被铁栏杆围着,人们无法与之亲密接触。对于我,最喜欢的是西柴禾栏门外的三棵古柏。这么多年,几乎每一次到天坛,都会到这三棵古柏前看看,好像它们是我的风雨故人;有时会画它们,总也画不厌,也画不像。
④在天坛,柴禾栏门有两座,当初,是为给神厨烹饪牛羊等祭品提供烧柴用的。这两座门,如今都是天坛的办公之地,不对外开放,因此,这里的游人几近于无。门前,三棵古柏,由东到西排列,冬夏春秋,枝叶茂密,郁郁苍苍,如三个威武的壮士,屹立在那里,脚下是草坪如茵,背后是红墙似血,有一股难言而雄浑的沧桑感。特别是春天,草的嫩绿,树的苍绿,墙的火红,瓦的黛绿,色彩对比得强烈而鲜明。这三棵粗壮的古柏,树龄都很老了,一棵560年以上,两棵620年以上。
⑤三八妇女节的中午,我从南过花甲门,沿着一溜儿红墙贴身前行,走到墙尽头的拐角处,就可以看见这三棵古树了。忽然,一眼看见,最里面的那棵古柏前,站着一位姑娘。她就那么静静地站着,一动不动,站了很久,始终抬头望着树冠。我站在那里,也一动不动,我不想打扰她。很少见到有游人到这里来,更从来没有见过有人这样静静地站那里,抬头看树。
⑥我看见姑娘动了,她围着这株古柏缓缓地转了一圈,手臂不时抚摸着皴裂的苍老树干。那样子,像孩子环绕着老人的膝下,老树因此而变得慈祥,对她诉说着悠悠往事。有风轻轻吹来,枝叶簌簌拂动。中午的阳光,透过枝叶,温煦地洒在她的脸上、身上。因为她在走动,阳光不时跳跃,一会儿顺光,一会儿逆光的脸上和身上,像蝴蝶翻飞。
⑦我忽然有些感动,为这个姑娘,也为这古树。
⑧姑娘对古树如此敬畏。古树值得姑娘如此敬畏。
⑨只是,如今,我们不少人似乎没有或者说缺少这样对树敬畏的感觉。我们一般愿意膜拜神像,却不知树尤其古树,其实也是神,是自然之神。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在有五六百年树龄的古树面前,人也是渺小的。
⑩在那遥远的时代里,树是那样地让人敬畏。在如今商业时代,树只是一种商品,或观赏品,而不再是一种自然之神。
⑪我看见姑娘在这株古柏前绕了一圈,又走到第二棵,一直在这三棵古柏前全部默默地绕了一圈。
⑫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我和她打了个招呼,她站住了,客气地向我问好。我和她简单聊了两句,知道她是趁着过节日从上海来北京玩的。她问我:您知道天坛里还有比这三棵古树更老的树吗?我告诉她前面不远有一个快要倒下却依然活着的古柏,很值得一看。她迫不及待和我告别了。
⑬姑娘不到三十,马尾辫,白色的运动裤,红色的运动绒上衣,外加一件米黄色的马甲,头戴着白色的棒球帽,身背着棕色的双肩包,青春洋溢,活力四射,为苍绿如同深深湖水的那三棵古柏增添一抹亮色。
(《新民晚报》2022年4月14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早春天坛“没有其他的花开”,是为了引出下文,突出古树为天坛“提气”。
B.第⑤段两个“一动不动”,前者写姑娘静静欣赏古柏,后者写“我”不想打扰她。
C.第⑩段写如今树成了“一种商品”“观赏品”,体现作者对商业时代的不满与谴责。
D.全文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写“我”在天坛古柏下的所见所感。
【2】作者笔下的天坛古柏树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有时会画它们,总也画不厌,也画不像。(赏析加点词)
(2)她围着这株古柏缓缓地转了一圈,手臂不时抚摸着皴裂的苍老树干。(赏析句子)
【4】文中用较多笔墨写上海姑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作者在文中对天坛古柏有哪些称呼?各蕴含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9、大作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身影,令人震撼;“跳水皇后”吕伟“飞天”凌空的身影,令人赞叹;戴明盟驾驶“歼-15”成功着舰于“辽宁号”的身影,令人自豪。
回首过往,也会有无数的身影从脑海掠过,或忙碌奔波,或矫健敏捷,或悠然自若,或默默守望……
在你的生活中,相信也有令你印象深刻的身影,触发过你的情思,影响着你的成长。请以“那身影,令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等;(3)除诗歌外,体裁不限;(4)不少于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