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下面的文段,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踔厉奋发。铭记着光荣与梦想,激荡着壮志与豪情,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神州大地生机勃发、寥廓江天千帆竞渡,每一寸土地都奔涌着向上向前的磅礴力量!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A.“九万里”是数量词,“激荡”是动词,“我们”是代词。
B.“光荣与梦想”是并列短语,“千帆竞波”是主谓短语。“磅礴力量”是偏正短语。
C.“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这个单句中“成立”作谓语。
D.画线句子的语序合理。
2、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狼藉(jí) 颓唐(tuí) 奔丧(sāng) 唾手可得(tuò)
B.交卸(yù) 盈眶(kuàng) 简陋(lòu) 懵懵懂懂(měng)
C.妥帖(tiē) 蹒跚(pán) 琐屑(xiè) 触目伤怀(chǔ)
D.荆棘(jì ) 隘口 (ài ) 拯救(zhěng) 忸怩(ni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元旦文艺汇演上李刚同学的幽默表演让大家难以抑制地忍俊不禁起来。
B. 他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见异思迁,真让我敬佩。
C. 扬州茱萸湾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遇到伤害的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 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4、选择恰当的短语填空。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 ,转向 ,转向 ,转向 !
A. 这射线的神秘来源 B. 镭
C. 他们的镭 D. 这些微光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从体裁上讲,这是一首______诗;从题目内容看,它写的是作者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单车”不限于指,而讯在表现诗人此行形单影只及行程中内心的孤独。
B.诗的三四句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激愤和抑郁。
C.诗的五六句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诗的七八句写诗人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诗人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3】《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从语言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6、古诗文默写
(1)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2)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操守应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3)为国家效力是大漠边关永恒的歌。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把这首歌唱得慷慨激昂。
7、阅读下面名著选文,完成文后习题。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________。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离开学校?
8、现代文阅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请分别简要概括各路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
【2】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的“横渡”能否改为“越过”?为什么?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详略得当,报道各战线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对东路军的战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
B. 本文叙议结合,在报道西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指出我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C. 本文结构清晰,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分别叙述了中路军、东路军、西路军等战线的进展情况。
D. 本文语言精炼,在报道中路和西路我军所遇之抵抗,用“甚为微弱”四个字来概括。
9、半命题作文。
题目: 小传
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人,你会发现:每个家族中,都有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每个历经沧桑的人,都极具传奇色彩;每个引领家族走向兴盛的人,都有令人慨叹的经历……
请选择自己家族中的一位长辈,为他(她)写一篇小传。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根据自己的了解,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小传;力求事例典型,人物特点鲜明;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