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但赋除外。
D.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我们是否能传承戏曲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
C.《呐喊》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小说集。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对南沙部分驻岛进行了相关建设和设施维护,主要是为了提高驻守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更好的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B.九江彭泽瞒骗督查,空气污染严重,九江的水质情况不仅会威胁长江的安全,更会影响鄱阳湖的水质。
C.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辞职”的问题上松口了,也缓解了国民要求她下台的压力,但很有可能是她以拖待变的策略而已。
D.《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并非单纯的儿童文学作品,JK罗琳在这个系列小说中还蕴含了人性弱点、道德底线、善恶选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
B. 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脾的花香。
C.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家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D. 《傅雷家书》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等。
5、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注:《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写于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初贬黄州时。苏轼在黄州贬所居住达四年多。《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
【1】《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词牌名_____,本册教材中还有一首相同词牌名的词,作者是_____(人名),词的题目是______。
【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疏”“漏”有什么表达效果?
【3】两首作品都写到了“孤鸿影”,请分析表现手法和情感。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4)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5)山川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高度评价,请你默写《使至塞上》一诗中被誉为“独绝千古”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很奇特的是,萤火虫的卵是发光的,甚至当它们在母亲的腹内时便已经注定了能够发光的命运。我曾不小心将一只大腹便便的待产雌虫的腹部捏扁了,一道发光的痕迹最终留在了我的手上,起初我以为这是粘到了萤火虫身体上的发光带。可是,当我拿起放大镜进行观察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并非萤火虫身上的发光物质,而是一些从卵巢中被用力挤出来的萤火虫卵。萤火虫在即将产卵的时刻,它的卵巢便晶莹透亮地发出神奇的磷光。我们能够从它的腹部的外皮下,看到那些透出来的柔和白光。
虫卵一旦产出,不用多少时间就会孵化。所有的幼虫,不管雌雄,它们的身体最末尾一节总会有两个发光点。如果临近严寒,那么它们将钻入土中,不过它们不会隐藏得很深。从我饲养萤火虫的器皿中观察到的结果看,它们最多会钻到泥土之下三四寸的地方。我在一个十分寒冷的日子里,将几只隐藏在地下的幼虫挖了出来,即使在这个时候,它们的尾部仍旧发出了微弱的光。它们会在接近四月份的时候重返地面,继续自己的成长,直到最后成熟。
总之,从萤火虫降生的那一刻一直到它最终老去,都一直在发光。发光的卵、发光的幼虫。成年的雌性萤火虫亮着的是华丽的灯,雄性萤火虫保留着幼年时期那盏已有的小灯。对于雌性萤火虫的光带作用,我可以说是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它的尾灯又是干什么用的呢?我只能很抱歉地对你说:对此我也毫无了解。藏在动物身上的秘密,远比我们人类的书籍要深远,这秘密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很久的将来,都是不会改变。或许,它还将永远存在下去。
节选自《昆虫记》
【1】下列关于《昆虫记》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共有十卷,第一卷于1879年问世,1910年第十卷问世。
B.《昆虫记》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社会、人生,以虫性观照人性,将昆虫世界化。
C.《昆虫记》在自然科学与文学史具有重要地位,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他被法国和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2】联系原著,说说萤火虫捕食的猎物是什么,它是如何进行捕猎的。
【3】“生命的赞歌”是《昆虫记》的其中一个突出的主题,请结合选段内容,对这个主题加以阐释。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行车,人类的最佳发明
①清晨,成群结队的汽车在路上缓慢地前行,远远望去就像一群蠕动的蜗牛;排气管冒出的黑烟,污染了我们头顶上的这片天空;喇叭发出的噪音,刺痛了我们本已不堪重负的神经……以至于有学者说:汽车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②对曾经是自行车大国的中国来说,每个人似乎都有过骑自行车的经历,如今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拥堵和污染等问题,人们越发怀念起自行车来了。
③自行车又叫人力脚踏驱动两轮车,无噪声,无污染,自重轻,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广泛用于交通代步、运载货物、体育锻炼和竞赛。自行车是代步工具中的最佳发明,民间研制百年,普及全球百年,几乎被汽车挤出现代化城市,如今又凭借其生态文明之魅力高调归来。
④自行车不是哪个专业研究所设计的,其聪明才智来自民间。相传最早的自行车出现在意大利画家笔下。1790年法国西夫拉克伯爵在狭窄的街道遇上堵车,被马车溅了一身泥水,他没生气,而是突发奇想:如果把马车从中间切成两半,会车时不就容易通过了吗?于是他给木马前后各装一个木车轮,骑着它脚踏地面前行,旁观者觉得很有趣,称之为“木马轮”。冯德赖斯男爵又在“木马轮”上加装车把,成为可控制方向的木质两轮车,并于1818年在英国申请了发明专利。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伦在此基础上制成了由曲柄连杆结构驱动后轮的铁制两轮自行车,骑上去,两脚离地,蹬踏曲柄前行。但他不知摔了多少跤,遭受多少讥笑。围观者说,这个两轮单车本身就站不住,人骑上去还有不摔跤的?而麦克米伦认为,两轮单车在静止状态会倒,在动态中随时调整方向就可以不倒。他坚持练习,熟能生巧,终于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跑了。
⑤此后还有许多热心发明创造的聪明人不断完善自行车,法国人米肖给它装上能转动的脚踏板,爱尔兰兽医邓洛普加装充气橡胶轮胎,直到188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斯塔利这位集大成者,才制作出“前叉把握方向、链条驱动后轮”的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并且获得批量生产,迅速普及全球。
⑥两个车轮前后纵向配置,动力来自乘车人自身,自行车的这两个设计特点都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因为马车、汽车等各种车辆,两轮四轮或多轮,都是左右横向配置,车身较宽,占用道路的面积较大,而自行车又名单车,占用道路的宽度最小,羊肠小道也能通行。再者,马车靠畜力,汽车火车耗油耗煤耗电,人力车也靠车夫拉,骑自行车用的则是自身力气。体育锻炼、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一举多得。
【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说明自行车的?
【2】对文章第①段的作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具体的生活场景写汽车带来的问题,引出自行车这一说明对象。
B.描写了汽车带来的问题,虽然很生动,但和下文无关,可以删除。
C.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开篇吸引读者。
D.以汽车是“最糟糕的发明之一”与题目形成强烈对比,引出下文。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⑥自然段。
【4】为什么说自行车是代步工具中的最佳发明?
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同学们,我们有一天终会告别年少芳华,为人父母。想一想,现在的你要对未来的孩子说些什么呢?是分享年少时的趣事?或是讲述你的励志故事?或是如余光中先生一样谆谆告诫?……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给你未来的孩子写一封信。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