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漳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斟(zhuó)     临(bīng)     强(jué)        摩肩接(zhǒng)

    B.联(jiē)        (lòu)       (zǎi)        危坐(jīn)

    C.制(è)          (hè)        (shòu)     精竭虑(dān)

    D.考(dìng)     (qiàn)       然(wǎn)     惟妙惟(xiào)

  • 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目。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充满慷慨欣喜之情。

    B.下片格调由激越变为舒缓,“几时收”的发问,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

    C.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诗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到前线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D.词人用象征的手法,由眼前的暮景联想到北宋国事的衰败,写景抒情,柔美婉约。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的作者是鲁迅,选自散文集《呐喊》。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社戏》),句中“老旦”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老年男子。

    C.《小石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被贬谪到湖南永州之后,常常探山访水,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 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 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下降了三倍。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夜泊伯渎

    赵孟頫

    秋满梁溪伯渎川,尽人游处独悠然。

    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

    晓来莫遗催归棹,爱听渔歌处处传。

    【注释】①棹:划船的工具。

    【1】颈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了吴地怎样的特点?

    【2】此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校园诗词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以下是拟定的开场词,请你根据语境补写内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天,我们跟随白居易到钱塘湖边看一看(1)“____________________”的莺歌燕舞、勃勃生机;夏天,我们跟随崔颢到黄鹤楼望一望(2)“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秋天,我们跟随陶渊明把酒东篱品一品(3)“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闲恬淡;冬天,我们跟随岑参到塞外赏一赏“忽入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之壮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年四季都是好时节。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1)填空。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____、对____深厚的爱。

    (2)从选文看,“我”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3)结合原著,说说傅雷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三只虫草

    (1)对,那不是一棵草,而是一棵褐色的草芽。

    (2)桑吉低低地叫了一声:“虫草!”

    (3)他看看天,天上除了丝丝缕缕的仿佛马上就要化掉的云彩,蓝汪汪的,什么都没有出现。神没有出现,菩萨没有出现。按大人们的说法,一个人碰到好运气时,总是什么神灵护佑的结果。现在,对桑吉来说是这么重要的时刻,神却没有现身。

    (4)他要回去对老师说:“人家神才是低调的,保佑我碰上好运气也不出来张扬一下。”

    (5)多布杰老师却不是这样,桑吉作文中又出现一个好句子时,多布杰老师一边喜形于色,一边拍打着他的脑袋说“低调低调”,一边对办公室里别的老师喊:“我教的这个娃娃,有点儿天才!”

    (6)桑吉调整呼吸,向着虫草伸出手去。

    (7)他的手都没有碰到凝胶一样的嫩芽,又缩了回来。

    (8)他吹了吹指尖,就像母亲的手被烧滚的牛奶烫着时那样。

    (9)他翻身起来,跪在地上,直接用手开始挖掘,芽尖下面的虫草根一点点显露出来。那真是一条横卧着的虫子。肥胖的白色身子,上面有虫子移动时,需要拱起身子一点点挪动用以助力的一圈圈节环。他用嘴使劲吹开虫草身上的浮土,虫子细细的尾巴露了出来。

    (10)现在,整株虫草都起到他手上了。

    (11)他把它捧在手心里,细细地看,看那卧着的虫体头端生出一棵褐色的草芽。

    (12)这是一个美丽的奇妙的小生命。

    (13)这是一株可以换钱的虫草。一株虫草可以换到三十块钱。三十块钱,可以给奶奶买两包贴病痛关节的骨痛贴膏,或者可以给姐姐买一件打折的李宁牌T恤,粉红色的或者纯白色的。姐姐穿着这件T恤上体育课时,会让那些帅气的长卷头发的男生对她吹口哨。

    (14)父亲说,他挖出一根虫草时,会对山神说对不起,我把你藏下的宝贝拿走了。

    (15)桑吉心里也有些小小的小小的,对了,纠结。这是娜姆老师爱用的词,也是他曾借读过的城里学校学生爱用的词。纠结。

    (16)现在的桑吉       ,是该把这株虫草看成一个美丽的生命,还是看成三十元人民币?这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对这片草原上的人们来说,常常是一个问题。

    (17)杀死一个生命和得到三十元钱,这会使他们在心头生出;纠结。

    (18)不过,正像一些喇嘛说的那样,如今世风日下,人们也就是小小纠结一下,然后依然会托一个小生命换成钱。

    (19)桑吉把这根虫草放在一边,撅着屁股在刚化冻不久的湖湿的枯草地上爬行,仔细地搜寻下一根虫草。

    (20)不久,他就有了新发现。

    (21)又是一株虫草。

    (22)又是一株虫草。

    (23)就在这片草坡上,他一共找到了十五根虫草。

    (24)想想这就挣到四百五十块钱了,桑吉都要哼出歌来了。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他的眼睛为了寻找这短而细小的虫草芽都流出了泪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唤。

    (25)桑吉站起意,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城。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

    (26)这天桑吉再没有遇见新的虫草。

    (27)他已经很满足了,也没有打算还要遇到新的虫草。

    (28)十五根,四百五十元啊!

    (29)他都没有再走上山坡,而是在那些连绵丘冈间蜿蜒的大路上大步穿行。

    (30)走了二十多里地,他到家了。

    (31)母亲没给他好脸色看,伸手就把他的耳朵揪住:“你逃学了!”直到把他拉进家里。

    (32)桑吉揉揉有些发烫的耳朵,把怀里的虫草放进条案上的一只青花龙碗里。他又从盛着十五只虫草的碗中分出来七只,放进另一个碗里:“这是奶奶的,这是姐姐的。”

    (33)一边碗中还多出来一只,他捡出来放在自己手心里,说:“这样就公平了。”他看看手心里那一只,确实有点儿孤单,便又从两边碗里各取出一只。现在,两边碗里各有六只,他手心里有了三只,他说:“这是我的。”

    (34)母亲抹开了眼泪:“懂事的桑吉,可怜的桑吉。”

    (35)那天晚上,他睡不着。听着父亲和母亲一直在悄声谈论自己。说神灵看顾,让他们有福气,得到漂亮的女儿,和这么聪明懂事的儿子。政府说,定居了,牧民过上新生活,一家人要分睡在一间一间的房里。可是,他们还是喜欢一家人睡在暖和的火炉边上。父亲和母亲说够了,母亲过来,钻进桑吉的被子下面。母亲抱着他,让他的头顶着她的下巴。她身上温暖又柔软。

    (节选自阿来《三只虫草》,有删节)

    【1】请将第(16)段第一句的后半句话填写完整。

    现在的桑吉____________

    【2】桑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

    【3】请对第(25)段划线部分的文字作简要赏析。

    【4】小说为什么要用“三只虫草”为题?谈谈你的理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课堂上,一向沉默寡言的我,竟然鼓足勇气,回答了同学们都不敢回答的问题,博得了阵阵掌声;舞台上,我第一次发现:我竟有如此曼妙的歌喉,连我自己都陶醉不已;跑道上,为了集体的荣誉,没想到我竟爆发了如此巨大的能量,夺得了金牌……看来,我对自己还不是很了解,也许是没有胆量,也许是没有机会,也许是没有动力……原来,我很优秀、勇敢、善良、理智、高尚、成熟……当然,也许很自卑、自私、狭隘、小心眼、暴躁……

    请你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一件事情,一个画面,一个人物,以“原来,我很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