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呼和浩特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cuō)豆   两(qī) (chán)潺   风雪(zài)途

    B. (dǔ)儿 眼(kuāng)   脑(pàn) 石青(sǎn)之

    C. (tóng)仁 连(qiáo) (zhě)皱 君子(hào)逑

    D. (jiān)默 (guī)裂   器(mǐn) 犬牙(cī)互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九十/焉置土石 B.操蛇神闻之/已而细柳军

    C.我之死/麻雀小,五脏俱全 D.亚夫传言开壁门/蒙始就学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都要求用事实说话。所报道的人物事件必须完全真实可靠。

    B.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录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

    C.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白杨礼赞》是他写于1941年3月的一篇散文。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宋代文学家。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庭院景色,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悠闲之感。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B.中方多次声明,菲律宾共和国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仲裁,有违国际法,仲裁庭没有管辖权,中国不接受,不承认。

    C.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殚精竭虑,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受人民爱戴。

    D.在灿若群星的世界优秀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鹤立鸡群,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请分析。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暴掠夺,反映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B.白居易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的形象。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现代诗歌填空

    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贺敬之《回延安》)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___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豹子头”指的是 __________;“花和尚”指的是 ___________

    (2)《红星照耀中国》在1936年曾易名为《___________》的作者是斯诺。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梁惠娣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竟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1】文章围绕“屋檐”回忆了作者童年往事,请你梳理全文,把下面情节补充完整。

    “我”挨着各家房子屋檐寻找燕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答题。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2)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

    【3】第7段作者为什么说“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沉处的一个梦?

    【4】散文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性,下列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的结尾卒章显志,并与标题、第②段相呼应,写出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B.第⑤段以动衬静,用大公鸡昂首挺胸的踱步与发出的声音来衬托当时的宁静。

    C.第①④⑥段引用古诗,增加了文学情味与阅读美感,同时暗示了思乡皆因读诗。

    D.第⑥段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用“滴滴答答”“叽叽”等拟声词来增强画面感。

    【5】结合上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情感受到怎么样的触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李子柒的视频火遍全球,有人评价她“重新向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告诉我们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中国”。每个人都有爱生活、爱家乡、爱文化之心,生活中可口的传统美食,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物、历史悠久的建筑等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作文要求:(1)可介绍一样美食的制作过程、基本特征,也可推荐一个地方,展现生活味、家乡味或文化味;(2)注意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3)题目自拟,2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