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季节。
②十余年前的那个时节,我邀三五知己结伴共同前去龙井。
③一路的好山好水,一路的桃红柳绿,让人陶醉。
④到九溪十八涧,我们准备品茗聊天,小憩片刻。
A.第①句中“三月”是名词,“是”是动词。
B.第②句中“那个”是代词,“共同”是副词。
C.“小憩片刻”是主谓短语,“三五知己”是偏正短语。
D.第③句中“好山好水,桃红柳绿”是主语,“陶醉”是谓语。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行辈(háng) 幽悄(qiāo) 参差不齐(cī)
B.糜子(méi) 斡旋(wò) 缄默(jiān) 挑拨离间(jiān)
C.羁绊(jī) 连翘(qiáo) 蛮横(héng) 戛然而止(jiá)
D.蓦然(mò) 龟裂(jūn) 褶皱(zhě) 强词夺理(qiǎng)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次发生,我县各检查站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通过多起学生溺水事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青少年儿童防溺水教育的重要性。
C.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D.这篇文章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中国70周年庆典活动上,除了精彩的阅兵,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五彩斑斓的彩车了。我们山西彩车主要体现的主题“奋进山西”。 黄河其最精彩的部分在山西,板块采用壶口瀑布作为两侧廊画的元素体现;智能旋转舞台,体现的是山西文化和山西科技的变化;车尾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来经典呈现。
①其中太行是红色标志,展现了山西在抗战期间太行军民英雄形象,寓意铜墙铁壁;
②车头的三朵浪花,寓意勇立潮头。
③彩车造型通过英雄的太行、大鼓、不锈钢、黄河、旋转舞台和平遥古城六大元素呈现。
④大鼓是山西很有特点的形象元素,用大鼓、剪纸和鼓边LED,将山西诸多内容精彩呈现;
⑤太钢不锈钢享誉全球,是山西响当当的一张名片,彩车很好地发挥了不锈钢材质上的优势;
A.③②①④⑤
B.②①④⑤③
C.②③①④⑤
D.③①④⑤②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①
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品味颈联中“抱”字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
(1)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者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诗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7、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以上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简要说说“钢铁”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墙壁就更加柔软。它在地面上出现的时候,身上常有许多潮湿的泥点。
(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王大文译,有删改)
(材料二)
一堆牛粪周围,竟出现了如此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场面!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太阳还没有当头酷晒的时候,食粪虫已经数以百计地赶到这里。大大小小,横七竖八,体型各异,身材多样,密密麻麻地趴在同一块蛋糕上,每只大地的清洁工都抱定其中一个点,紧锣密鼓地切凿起来。露天工作的,搜刮表层财富;钻进内部打通道的,寻找理想矿脉;开发底层结构的,则顺势把食品直接埋进身体下面的地里;那些小字辈们,暂时站在一旁,只等强有力的合作者大动干戈时有小渣块滑落下来,它们便前去加工成碎屑。有几位刚刚赶到这里,想必是饥饿难忍了,居然就地大吃起来。然而,盼望自己拥有一份充足储备的食粪虫毕竟为数最多,它们愿意躲进万无一失的隐身场所,守着储备的食品,过上一段较长时间的富足日子。
(选自《昆虫记》,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王光译,有删节)
(材料三)
舍腰蜂有着美丽而动人的身材,非常聪明的头脑,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它那非常奇怪的窠巢。但是,知道舍腰蜂这种小昆虫的人却是很少的。甚至有的时候,它们住在某一家人的火炉的旁边,这户人家都对这个小邻居竟然都一无所知。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它那种天生就具备了的安静而且平和的本性。的确,这个小东西居住得十分隐蔽,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舍腰蜂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它搭建起自己的帐篷,在帮助橄榄树茁壮成长,鼓励着蝉儿纵悦高歌的太阳光下建筑自己的安乐之居。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它们整个家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都觉得比在阳光下更加温暖舒适一些,它们常常找到我们人类的门上,要求和我们一起作伴。
(选自《昆虫记》,网易云阅读,有删改)
【1】结合三则材料,完成表格。
说明对象 | 生活或工作习性 | 作者的联想 |
蝉 | (1)______ | 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
食粪虫 | 喜粪,以之为食物 | (2)______ |
舍腰蜂 | (3)______ | 安静的好邻居 |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常常”能否删去?为什么?)
(2)从世界各地涌向加利福尼亚的探险者们,开发起金矿来也未曾表现出这般的狂热。(选文突然插入这一句,有什么作用呢?)
【3】木心曾在《云雀叫了一整天》中说:“玩物丧志,其志小,志大者玩物养志。”仿照示例,结合《昆虫记》说说你对法布尔“玩物”的认识。(注:句式不必完全一致;所介绍的昆虫不得少于两种,且不得再用材料中提到的昆虫。
示例:贪吃使汪曾祺流连于天下美食。在他的笔下,有质细而油多的家乡鸭蛋;有酸香的北京豆汁儿;有“滑,嫩,鲜,香”的昆明牛肝菌;有入口香糯的湖南腊肉……汪老“玩物”却不丧志,“玩物”却不被物所束缚,“玩物”是情趣,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9、丝绸之路上的使者行走在大漠中,架起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守卫边疆的战士行走在风雨里,默默为我们保驾护航;备受瞩目的宇航员行走在太空中,开启了探索未知的新篇章。中学时代的你,可能行走在求索知识的征程中,可能行走在发现美景的旅途里,可能行走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这既是一份坚持不懈的付出,也是一种不可磨灭的力量,更是一份值得坚守的信仰。
请以“行走在___________”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②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③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