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福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rèn)  州()  南()  山北之

    B.父(kuí)  曲(yuán)  石(kòu)  妻弱子(shuāng

    C.kuì)  始chǐ)  箕běn)  一朔东(cuò

    D.断(lǒng)  智sǒu)  担()  出入之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经过去了多年,但她在信中又提及此事,仍然耿耿于怀

    B. 南海救助局北海基地首当其冲派出救助艇,成功将遇险快艇救回北海内港。

    C. 遇到复杂的问题,他总是泰然处之,沉着应付。

    D.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B.李贺《雁门太守行》的艺术特色表现为用典的繁富、娴熟以及语言的浓墨重彩。

    C.“帝乡杯全民阅读”读书报告会上,李明的发言鹤立鸡群,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D.每一个观众在看完电影《金刚川》后,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鸟类的迁徙,往往是收到了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而引起的。(去掉受到了,或者去掉而引起的

    B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在学校后加的建设

    C澳门漂离祖国400年,难道能否认澳门回归祖国不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吗?(删去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把困难改为麻烦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  望   月  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相同点?

    2两首诗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风休住,  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

    (7)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赞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有时候,蜘蛛会起疑心,怀疑是陷阱,或者当时并不很饿,就会按兵不动,与洞口保持一小段距离。可能它认为此时并不是跨越门槛的最佳时刻。它的耐性显然超过了我的决心,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得改换战术:首选确定蜘蛛的确切位置,然后探明洞里通道的方向。一切准备就绪后,我用一把小刀沿通道斜插进去,堵住蜘蛛的后路,再用东西在洞口装蜘蛛就大功告成了。这套战术屡试不爽,特别在松软的土壤中更是百试百中。

    (节选自《昆虫记》)

    (1)文中的“我”是   。(请写出“我”的名字)

    (2)请根据上下文判断“这套战术屡试不爽”中的“爽”字最可能是以下哪一种意思

    A.畅快   B.失误   C.直率   D.明朗

    (3)《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为什么又被称为文学经典呢?请根据这一段文字和自己阅读这本书的感受,谈谈你的看法。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他从前是一个国民党将领,他告诉我说,红军军士的极端年轻,就足以说明它所以能抵抗艰苦的原因。这是很可信的。这件事也使女性伴侣的问题,成为不十分迫切的需要。从一九二八年,当他领导国民党军“叛变”参加红军的时侯以后,他自己就没有看见过他的妻子……他——红军的总指挥,为了他的头颅,南京曾经悬赏过一笔足以支持他的整个军队的款子。

    在南方红军的长征中,他是红一军团前锋部队的总指挥。他冲破了好几万的敌人军队的防线,在前进的路上占取了重要的地点,替主力部队保证了交通路线,最后争取了到陕西的路径,而在西北的苏维埃根据地安下了身。在他的队伍里的士兵告诉我说,二万里长征的大部分,他都是用脚步行的,常常地把他的马给疲倦了的或者受了伤的同志去骑。

    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他很能吃苦……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和他在一块。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在这种情形以及一些别的情形之中,他表现出他还有很多没被用完的精力。

    (乙)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他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最后一次,他面对的敌人,重炮、飞机和机械化部队估计超过他八九倍,资源超过他许多倍。就战术的独创性、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的多样性而言,他再三证明自己胜过派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建立了不可轻侮的战斗力。

    从军事战略和战术上处理一支大军撤退来说,中国没有见到过任何可与他统率长征的杰出领导相比的情况。他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外没有别的吃的,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为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

    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有各种神奇的本领: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死而复活的能力——国民党不是一再宣布他已死亡,还详详细细地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吗?在中国,有的把他看成是危险的威胁,有的把他看成是希望的明星。

    但是大家都告诉我,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

    他爱护部下天下闻名的。自担任全军统帅以后,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他早期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他告状。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1(甲)文中的“他”是____,(乙)文中的“他”是____

    2材料二中的划线句记录了很多民间流传的说法,这种写法对于一部纪实性作品而言有何作用?

    3请说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个人物的相同点,并举例分析。

    4该书刻画了众多历史人物,下列选项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周恩来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他初见斯诺时用熟练的英语进行交流。

    B.贺龙既勇敢无畏又谦虚慎重,传说贺龙用一杆枪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C.徐特立早想当共产党,但是没有人要求他参加,他想自己年过五十,大概共产党觉得他太老了。

    D.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