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阳江的海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水是混合物
B.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C.氯化钠的化学式NaCl
D.氯化钠是化合物
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C.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D.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3、某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中钙元素含量为50%,将24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固体中钙、碳元素质量比为10:1(已知CaC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CaO固体和CO2),则生成的CO2质量是
A.1.1g
B.2.2g
C.2.8g
D.无法确定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1个氯原子的是
A.Cl
B.Cl2
C.NaCl
D.KClO3
5、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利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零碳甲醇是符合“碳中和”属性的绿色能源,是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而得,实现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废碳再生。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的化学式为
B.参加反应甲乙质量之比等于生成丙丁质量之比
C.该反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D.参加反应的甲乙微粒个数之比为1:3
6、下列各组气体混合,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
A.N2和O2
B.C2H2和O2
C.CO2和空气
D.CO和N2
7、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铁锅生锈
C.节日焰火
D.汽油挥发
8、下列应用、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复分解反应
B.验证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置换反应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复分解反应
D.向生石灰中加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化合反应
9、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酒精灯熄灭
C.氧气的验满
D.铁丝的燃烧
10、过氧化钠(Na2O2) 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A.碳酸钠为酸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实验室可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11、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物乙是单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涉及3种化合物
12、将一定量的Mg粉加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Mg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③滤液中一定含有Mg(NO3)2,一定不含Cu(NO3)2、AgNO3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3、小明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B、C、D是将试管和烧杯中的试剂混合),其中能够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B.
C.
D.
14、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需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
15、2023年10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两舱组装
B.太阳翼展开
C.点火升空
D.自主交汇对接
16、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该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以上都不是
1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停止加热后,立即读取数据
C.将装置中的铜粉换成木炭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大约是反应前装置内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1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10mL 酒精和 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9、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A.O2
B.2O
C.2O2-
D.2O2
2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比较
C.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D.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
21、兴趣小组同学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分别称量A、B、C、D、E五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待充分反应后再分别测得各物质的质量,数据记录如表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E |
反应前质量 | 20g | 100g | 20g | 100g | 20g |
反应后质量 | 52g | 20g | 20g | 72g | m |
A.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物质C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D.m的值等于96g
22、向含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铁粉(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隔绝空气)得固体质量仍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H2SO4和CuSO4的质量比为
A.49:80
B.7:80
C.1:1
D.任意比
2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变空气质量的是
A.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C.建筑工地安装除尘装置
D.大力植树造林
25、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D.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
26、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锰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
C.锰原子的中子数为30
D.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27、金属制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请回答:
(1)如图,铝原子中质子数为______,如图中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______。(填符号)
(2)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制取金属镁,同时产生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8、“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_________(填序);
(2)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填序);D物质中阴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3)HClO是强化剂,在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4)参加反应的 A、B两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9、(1)正确量取15毫升液体,应选用的仪器(____)
A 5毫升量筒 B 20毫升量筒 C 10毫升量筒和5毫升量筒
(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上且视线要_____,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mL.
30、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1)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_____。
(3)若反应后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所含的溶质有_____。
31、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玻璃车窗 B.镁铝合金车体 C.塑料小桌板 D.纯棉座套
(2)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_____等特性。
(3)在高铁站的建设中使用了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工业上需炼出98%的生铁800t,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______t。
(4)高铁钢轨采用无缝焊接,其反应原理是:高温条件下,铝和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写出图1中下列仪器的名称:e________,f_______,g_______。
(2)上述仪器中可以直接加热的有______(填仪器名称)。
(3)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2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要清洗仪器,清洗时看到玻璃仪器內壁附着的水________时表明仪器已洗净。
33、一个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是mkg,一个R原子的原子质量是n/3kg,
(1)一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一个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34、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
(1)向石灰水中吹气
现象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
(3)酒精的化学式,它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5、据报道:“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被拥挤的人群挤破,遇上点 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一连串氢气球爆炸.迅速掠过的火苗烧着了一些 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了 20 多人的皮肤.”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这则新闻 拿到班级让同学们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的方案.请你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的方案是:用氦气作为大型庆典中充填升空气球的气体.其理论依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36、按照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下图中虚线圈内是对应类别的物质的具体实例。请仿例在空白实线圈内填上相应的内容:
任选虚线圈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一个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
37、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A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B中制得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用B中方法收集氧气,证明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将燃着的蜡烛放入B中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3)C中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______,生成黑色固体;C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C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8、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如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人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放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是________(填V1-V3或V1-V2或V2-V3)。
(4)该反应原理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
(5)请评价该装置有何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各说一点)。
(6)此实验能否将红磷替换为木炭或硫磺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39、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右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_________。(填”变”或”不变”)
(2)“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
40、“化学为生命密码解锁”,“DNA”承载着生命遗传的密码,胞嘧啶(C4H5ON3)是DNA水解产物之一.
(1)胞嘧啶中碳、氢、氧、氮四中元素的质量比为
(2) g胞嘧啶中含32g氧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