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年糕的风俗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伍子胥
B.范蠡
C.屈原
D.苏东坡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炽热(chì) 差使(chāi) 栅栏(zhà) 颔首低眉(hàn)
B. 翰林(hàn) 蹒跚(pán) 田畴(chóu) 舳舻相接(zhóu)
C. 殷勤(yān) 消逝(shì) 交卸(xiè) 杳无消息(chá)
D. 畎亩(quǎn) 颓唐(tuí) 奔丧(sāng) 泠泠作响(léng)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B.雄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C.蝉的家族的祸害是蚋。
D.螳螂的食物只是其他昆虫。
4、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失道寡助,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畔:同“叛”。背叛。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 女:同“汝”,你。
C.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饿:使饥饿,使动用法。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 式:同“轼”,车前横木,名词。
5、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不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6、徜徉在经典诗文的画廊中,目之所及,美无处不在。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美源于自然:在西北行走,你渴望欣赏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的奇异风光;穿行三峡,你不觉吟诵起郦道元“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的名句;来到荆门,你能领略李白歌咏的“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的壮美景色;游览武汉,你不绝赞叹崔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机盎然。
美长驻心间:李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他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战乱中杜甫低吟“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孟子认为大丈夫不论得志与否,都要坚守“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______________”的原则。
7、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_______)
A.这个学期学过的《藤野先生》和《雪》均是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分别收录在《野草》和《朝花夕拾》中。
B.《海燕》是高尔基“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高尔基的代表作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C.《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因其文章风格峻拔清新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本文也是一篇骈体文。
D.《马说》的作者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提倡复兴散文,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在宋代积极倡导古文运动。
(2)“照您这么说,我辛辛苦苦打捞这些财宝只是为了我自己?谁告诉您我没有好好加以利用?难道您认为,我不知道地球上还有些受苦人,还有被压迫民族,还有需要救济的穷人,还有准备报仇的受害者吗?难道您不理解?……”他收住了话……此时诺第留斯号航行在起义中的克里特岛海域,我终于明白了,他把千百万资财送给了谁!
①这段文字出自哪部文学名著?语段中的“您”是谁?“他”是谁?
②他把千万资财送给了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②“你改悔吧!”
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④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⑤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⑦“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⑧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解释选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1)不逊:
(2)诘责:
【2】简要概括选文所写的主要的两件事。
【3】“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和“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句中的“他们”分别指代谁?
【5】文章中“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
9、大作文。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1)请以“真的不一样”为题,写一篇作文。
(2)
月,是中华民族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因为她,唐诗宋词多了一份温情;有了她,我们的生活多了一层诗意。
请以“月光下的 ”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