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四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朝花夕拾,失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感悟失败、体会失败、接受失败……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些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了坚定。
A.“仍然”是副词,“坚定”是名词,“我”是代词,“接受失败”是偏正短语。
B.“失败伴随着成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中的“伴随”充当此句的谓语成分。
C.“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D.画横线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体会失败”放在“感悟失败”的前面。
2、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郦道元——《水经注》——写景时动静结合,富有情趣。
B.《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文学家——将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
D.《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与知音共享美景的得意之感。
3、下列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4、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叉港(chà) 糜子(mí) 亢奋(kàng) 晦暗(huì)
B.归省(xǐnɡ) 行辈(háng) 撺掇(duo) 凫水(fú)
C.羁绊(jī) 蓦然(mò) 冗杂(rǒnɡ) 戛然而止(gā)
D.斡旋(wò) 翩然(piān) 连翘(qiào) 缄默(jiān)
5、阅读《卖炭翁》,回答问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讽喻诗,作者自注“苦宫市也”,可见诗歌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心忧炭贱愿天寒”,用心理描写写出卖炭翁反常的心态,反映了他悲惨的生活境遇。
C.“手把文书口称敕”,写出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刻画了卖炭翁虽受压榨欺压但敢于反抗的形象。
【2】“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写出了宫使什么样的形象?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6、按要求默写。【第(6)小题2分,其余每题1分,共8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4)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5)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6)古代文人常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寄托于诗歌之中,正如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 , ”的诗句表现神驰宇宙的豪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赵翼在《论诗》中用“ , ”的诗句表明文学创作“要具有时代特色,要创新”的见解。
(7)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红花绿柳,黄叶粉桃,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花草树木及其颜色的连续两句: , 。
7、《傅雷家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包含了很多方面的话题,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父子情深等,请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读后感想,150字左右。话题:___________
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香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渍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_ 一切抵抗之敌,_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江阴要塞,_长江。我军前锋,业已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下列各项对本文导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导语和标题扣合得很紧密,是标题的扩展。
B. 导语从兵力、战线和战绩等方面概述了渡江战役的情况。
C. 导语点明了时间,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渡江作战的热烈气氛。
D. 导语中的“百万大军”“冲破”“横渡”“均是”等词语有力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渡江
【2】文中空缺处填写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 击败 占据 管制 封闭 隔断
B. 击退 攻占 管制 封闭 阻断
C. 击溃 占领 控制 封锁 切断
D. 击垮 攻克 控制 封锁 斩断
【3】本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报道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情况,哪路大军详写?为什么要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最后才写东路军?
9、题一:
“熬”的本义为小火慢煮,也有忍耐、坚持的意思。挑灯夜战的学习是熬;上课时战胜困倦是熬;咬牙奔跑是熬;坚持隐忍是熬……
你体验过“熬”的滋味吗?你从“熬”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请以“熬”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请按要求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