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上饶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城郭 大荒流 疏条交映

    B. 落晖 结海楼 沉粼竞跃

    C. 征蓬 鹦鹉州 五色交辉

    D. 采薇 白沙堤 经伦世务

     

  • 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恰当的一项是( )

    ①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

    ②黑格尔说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有所作为。"

    ③而心无旁鹜,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

    ④一心渴望拥有,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②④③①

  •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A.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的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中油然而生

    B.在当前形势下,自觉接种新冠疫苗,是每个公民责无旁贷的责任。

    C.这个项目技术含量高,攻关难度大,涉及的研究领域至今无人问津

    D.良好的家风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地约束着家庭成员的行为。

  • 4、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散文《海燕》,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B. 《孔乙己》《范进中举》《变色龙》和《窗》四篇小说都运用对比手法,《范进中举》和《变色龙》侧重于人物的语言,《窗》主要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C.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从科学角度说明了沙漠里千百年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统筹方法》的写作目的是告诉我们如何安排烧水泡茶的工序能省时。

    D. 《河中石兽》,纪昀,明代,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文言志怪短篇小说集)。结尾议论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深入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认清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战乱时间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请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联作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理解古诗词,完善下列横线上知识。

    解读

    诗句

    作品

    秋意正浓,落寞渐染。

    树树皆秋色,______

    (唐)王绩《野望》

    大漠落日,豪情万丈。

    大漠孤烟直,②____

    (唐)王维《使至塞上》

    家园荒芜,慷慨激愤。

    柴门何萧条,③____

    (三国)曹植《梁甫行》

    月光皎洁,闲适雅致。

    _____ ,⑤______ , 盖竹柏影也。

    (宋)⑥______《记承天寺夜游》

    荒原大江,豪情万丈。

    ________,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天地迷蒙,⑧____

    面对迷蒙的江景,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禁发出“⑨ _______”的慨叹。

    (唐)崔颢《黄鹤楼》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的“教子之道”被奉为教育典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与人生的教科书”,“保尔精神”被视为学习楷模。请任选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傅雷的“教子之道”或者“保尔精神”的理解。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守岁

    冯骥才

    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

    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

    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

    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

    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

    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

    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

    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

    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对未来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

    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我们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

    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守岁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来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

    1“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结合文本, 请概括分析“守岁”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2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小时候守岁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倒数第二段中,“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 须在乎大自然了?”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最后一段说“守岁渐行渐远”,对此,作者认为应该怎样面对?请概括回答。

    5很多民俗都在渐行渐远,你对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很有意思的事。然而总有人抱怨着,抱怨天气  抱怨命运,抱怨机会,甚至抱怨这个世界没有意思。其实那一轮明月很有意思,慰藉着贬谪而居的苏轼;那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也很有意思,它荡涤着世人追名逐利的心。还有那一朵艳丽的花、一句温馨的话、一些爱我们的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世界,或许,我们只是没有一双“有意思”的眼睛罢了。

    请以“这很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