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春运期间,江珠高速珠海收费站对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化学品和校车实行逢肇必查的措施。(把“实行”改为“实施”)
B.通过国际社会的不断宣传,使全世界人民了解了“伊斯兰国”的罪行,阻止“伊斯兰国”的邪恶理念蛊惑人心。(删去“通过”或“使”)
C.这首歌对我很熟悉,因为它是一首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励志歌。(改为“我对这首歌很熟悉”,或删去“对”字)
D.在《朗读者》一期节目中,著名演员斯琴高娃现场朗读了《写给母亲》,主持人董卿听后动容地流下了眼泪,现场许多听众也十分感慨:母亲似乎永远占据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将“感慨”改成“感动”)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晋代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古体诗,唐代杜甫的《春望》是近体诗。
B.李清照,宋代女词人,豪放词派代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她的一首豪放词。
C.《周亚夫军细柳》中,“周亚夫持兵揖”的“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拱手行礼。
D.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与孟浩然其名,并称“王孟”,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仲裁 愚钝 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B.翘首 躁热 眼花缭乱 和言悦色
C.镌刻 烂漫 巧妙绝伦 广袤无垠
D.婆娑 崎岖 振聋发聩 正襟伟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端详着冰山的波状裂纹,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B.妈妈是个热心肠的人,邻里间有了纠纷,她常常主动去斡旋,所以大家都喜欢她。
C.他目空一切,丝毫不在意别人的诋毁,始终坚守着初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D.自信和勇气是一对姊妹,她们在根除人类恐惧思想的道路上总是携手同行,相辅相成。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梅花绝句(其一)
【宋】陆游①
闻道梅花坼晓风②,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③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注】①陆游: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②坼:开放,坼晓风,即在东风中开放。③何方:有什么办法。
(1)“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一句表现了梅花 、 的特点。
(2)这首诗最后两句构思巧妙,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6、默写古诗文名句,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良多趣味。(( )《三峡》)
②泉水激石,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③_______,山山唯落晖。(( )《野望》)
④大漠孤烟直,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⑤_______,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
⑥以天下之所顺,_______。(《<孟子>三章》)
⑦我报路长皆日暮,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①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的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②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就我所知,他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个小时。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
③有一次我同他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他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1】上面节选的文字出自美国作家 ____的《红星照耀中国》,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中译本用了《___》这个书名,作为掩护。文中的他指的是 ___。
【2】阅读第②段,简要概括作者详细叙述的那件事。
【3】阅读第③段,简要概括“他”身上的特点。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村旁的路口
题记:太阳往西边的山坡一点点沉下去,天空飞着几片红色的霞朵,村子染上一层桔黄色的光芒。我坐在村口一棵树冠如伞的香樟树下,望着浮动一层若有似无的霞光的水泥路,时光沉淀下来的往事在心间一点点弥散开来……
①一个不起眼的路口,没有站台,也没有歇脚的椅子,可我喜欢叫它露天小站。路口就是我生命中的小站,我就是在这儿一次次坐上中巴车,在父亲疼爱的目光中离开生养自己的村子凉水井,去十几里外的县城上学,走向那五彩缤纷的世界!
②父亲送我去上学,他走在前面,我跟在后头。爷俩来到路口,中巴车还没到来,父亲叫我坐在光滑的石板上,前面是看不见的县城,身后是炊烟升起的村子。
③父亲蹲在稻田边,从鼓涨的烟袋里掏出一匹枯脆的烟叶,掐成一截一截的,用烟皮一点点裹紧。父亲把烟卷装进烟锅,使劲咂了几口,才发现忘了点火。他转脸望了望坐在石板上的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紧接着用手揉了揉眼窝……
④父亲盯着村子对面的那个馒头似的小山坡,盼着中巴车快些开过来,儿子早一点回县城。中巴车从小山脚下摇晃着开过来,父亲站起来不停地挥了挥手,中巴车停下。在父亲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带着我上车,给我在车窗边找好座位,还是不放心,交待售票员:“我家娃娃才十一二岁,一个人坐车去城里头。车到了云盘桥边,麻烦你记得叫他下车。”
⑤售票员有些不耐烦了,摆着手叫父亲下车,“哐当”一声关上车门。父亲没有急着赶路回村,他站在路口,盯着中巴车远去的方向,一直没有眨眼。想起求学路上那个不起眼的路口,想起站在路口盯着中巴车渐渐远去的父亲,泪水忍不住一次次蓄满眼窝……
⑥中巴车越开越快,守在路口的父亲离我越来越远,父亲身后的村子也离我越来越远。离我越来越远的,还有老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⑦我一次次回家,我一次次离去。可不管是回家还是离去,路口是必经之地。村旁这个不起眼的路口,是我求学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处驿站!
【1】本文标题“村旁的路口”能否改成“等车的我”,为什么?
【2】请从父亲的角度,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主要情节。
路口等车——______——托人照看—— ______
【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你觉得写得好吗?为什么?
【4】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深刻含义?
【5】结合朱自清《背影》一文,联合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
9、作文
“风雨”是大自然的杰作,她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伤……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风丽。但阳光总在风雨后,也许梦想正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呢。因此,风雨中的选择,我们需要的是向前。
请你以“风雨中,我选择向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楚。②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