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石河子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贵礼物,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

    C.新公布的香港国安法得到大家拥护的原因,是因为其尊重香港世纪复合国际惯例。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 2、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数字化阅读本身也可以具有高质量。

    ②关键还是看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内容,采取什么样的阅读方式。

    ③数字化阅读,容易走向无营养,但数字化阅读可以为纸质阅读导流。

    ④纸质阅读更容易走向深度,但并不是所有的纸质阅读都是深度阅读。

    ⑤有营养的阅读,与媒介并没有必然联系。

    ⑥从阅读革命到创作革命,未来会有更多符合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出现。

    A.⑤④③①⑥②

    B.②⑤⑥④①③

    C.④③⑥⑤②①

    D.③①⑥④②⑤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君之力/不疾也

    B. 如土石何/将固可袭而虏也

    C. 山不加增/濯清涟不妖

    D. 箕畚运渤海之尾/告之

  •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 每当爸爸带着一身灰尘从工地上匆匆回家时,妈妈总会在家门口为他接风洗尘

    B. 这几年,东氿边上的楼宇鳞次栉比,宜兴城区面貌和人居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

    C. 大师的紫砂壶所表现出来的古朴雅趣,真是无与伦比,他的壶也是收藏家争相追逐的宝物。

    D. 解放军战士在战斗中,肆无忌惮的攻击着敌人的防御阵地。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柳宗元的《溪居①》一诗,完成第小题。

    久为簪组②束,幸此南夷③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④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⑤碧。

    【注】①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在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②簪组:古代官吏的冠饰,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③南夷:这里指当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④榜:此处读“彭”音,意为进船。⑤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⑴品味作者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这句话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 ” 

    ⑵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5)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在争取国家与民族独立的抗争过程中,红军指战员情同手足,甘苦与共,斯诺称赞其为“不可置信的战斗友谊”。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找出一个相关情节,并简述这种情谊产生的原因。

    [注]①指挥员和战斗员的统称。是人民军队内部平等关系的典型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个擀皮的人

    简默

    ①父亲是一家之主。他说,吃饺子吧。母亲便忙活了起来。面粉是现成的,盛在一个深绿色的铁皮桶里,她舀了面粉,倒入盆中,添上水,和好面,然后搓掉沾在手上的面渣儿,挎着篮子到集上去买韭菜和五花肉。

    ②调好馅,铺开案板,找出篦帘和擀面棍,此时,面也饧了。在我们家,包饺子都是父亲擀皮,母亲捏。偶尔,父亲擀得快了就停下来,帮着母亲捏;更多的时候,他俩配合默契,父亲擀的正好够母亲捏的,这大概就是心灵相通吧。饺子好吃不好吃,首先在于饺子皮,要擀得厚薄软硬恰到好处。父亲擀起来总是得心应手,他扯过那一大团面,切成一个个大剂子,反复地揉,成条状,再切成一个个小剂儿,按成饼状,右手持擀面棍压着大半面皮上下滚动,左手捏着面皮边儿循环转动,一张张饺子皮就擀成了。母亲是个左撇子,她将饺子皮摊在右掌心,夹足馅放在皮中间,上下对折,再左右捏上几下,饺子便在她手中严丝合缝了。饺子个大馅足,结实饱满,一个个卧在高粱秸编扎的篦帘上,从边儿开始,一圈一圈地向里包围,仿佛荡开的涟漪,最后胜利会师似的卧满了整个篦帘。

    ③此时,瓦蓝色的煤气火苗正探出舌头,舔着锅底,水沸了,母亲端过篦帘,将饺子拨拉入水。饺子在沸腾的水中翻滚着,捞出锅时愈显丰腴水灵,像满载的船儿,泊在青花瓷盘浅浅的避风港中,热气腾腾,好似被一阵风吹散的炊烟。我心急火燎地夹了一个,咬上一口,韭菜与五花肉的香味交融着,氤氲在舌尖。我明白了“好吃不过饺子”的内涵。

    ④对孩子来说,记吃不记打是天性。尽管幼时我淘气得不像话时,母亲便随手操起擀面棍,作势要打我。所谓打也只是瞅准了,轻轻地扫过臀部那些肉多的地方,因此我痛恨不起它,渐渐地连同那打都忘了。但我深刻地记住了那时吃过的饺子,韭菜肉馅的、芹菜肉馅的、荠菜肉馅的、芸豆肉馅的……一张小小的饺子皮包罗得下大千蔬菜,也包住了父亲和母亲的浓浓亲情。

    ⑤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年除夕,一家人吃罢年夜饭,春晚也拉开了序幕。父亲和母亲将面、馅和家什搬到了客厅的茶几上,仍旧一个擀,一个捏,不时地抬头看上一眼春晚,手中却从没停下来。不到十点钟,饺子包完了,卧满了两个篦帘。饺子就是“交子”,它连接起了旧岁与新年。大年初一早晨,我们一如既往地给父亲和母亲磕头拜年,挑竿炸响穿红袄的“大地红”鞭炮,一盘盘饺子端上桌,热气萦绕,模糊了半边脸……

    ⑥若干年后,我记起这一幕幕,恍然觉得父亲擀母亲捏,正如男耕女织,一家的温馨与幸福就在这男耕女织中绵延,似乎永远不会止息。

    ⑦后来,父亲不在了,母亲的天空塌了一半。她常常一个人坐在黑暗中,想不起来开灯,或许也不愿意开。我是长子,我学着父亲的口吻说,吃饺子吧。不等母亲说话,妻子和儿子抢先应和。照例是和面、买韭菜、买五花肉、调馅,妻子代替父亲擀皮,仍是母亲在捏。母亲一言不发,一个一个认真地捏着,她一定想起了那个擀皮的人。饺子渐渐覆盖了整个篦帘,像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场雪。第二天,母亲的脸上居然有了微微的笑意,她大概又看到了照进生活里的些许阳光。我觉得这是饺子的神奇作用,它补缀了生活的罅隙。生活中,锅碗瓢盆相互磕碰是常有的事,每逢这时,我总会说,吃饺子吧。于是大家各自动手,配合默契,吃罢饺子,所有的误解与不快都散尽了,留下的是宽容与珍惜。

    ⑧此时,二十四节气又开始了新的轮回。旷野无人,麦苗葱茏,稠密而泼辣,我禁不住想象在纷飞的大雪中,我扯开嗓子呼喊,喊我所有的亲人迎着雪回到故乡,喊地下所有的先人重返人间——在除夕和初一,将四下失散的他们聚拢到一块,围炉吃一盘热气腾腾的团圆饺子。

    (选文有删改)

    1请用简介语言概括第①-③段所回忆的往事。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

    3说说你对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理解。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

    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