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呼和浩特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这篇新闻评论围绕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一事展开,阐明了国家公祭的意义和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中国有能力、有力量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B.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晚春图,抒发了诗人惆怅的心情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C.《藤野先生》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暗线,这就是作者的爱国之情。

    D.《愚公移山》的开头,交代“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极言山之广阔、高大,交代故事背景,暗示移山之不易,为下文写愚公移山做铺垫。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元旦文艺汇演上李刚同学的幽默表演让大家难以抑制地忍俊不禁起来。

    B. 他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见异思迁,真让我敬佩。

    C. 扬州茱萸湾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遇到伤害的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 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gù)   见(piē)   黑(yōu) 深痛疾(è)

    B. 名(nì)   农(tián) 留(zhì) 藏污纳(hòu)

    C. 热(chì) 责(jié)   甲(zhòu)  疲力尽(jīn)

    D. (jì)   不(xùn)   息(zhì) 丑陋可(zèng)

  • 4、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其六十三岁时所书,属于晚年的成熟之作。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柳公权《玄秘塔碑》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A.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着,气脉通于隔行。

    B.最露筋骨,道媚劲健,固自不乏,可谓惊鸿避戈,不足喻其驾意。

    C.颜鲁公书,雄秀独处,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

    D.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子之上,奇形离合,熟意兼包。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诗歌《春望》,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对仗精巧,声情悲壮,是杜甫律诗的杰出代表。

    B.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C.这首诗炼字精准,一字传神:一“破”字触目惊心,一“深”字满目凄凉;“溅”“惊”二字尽显动态美,寄托家国情。

    D.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杜诗“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2用自己的话说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的意思。

    3以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为例,说说律诗对仗方面的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按原文默写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坐观垂钓者,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周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诗经·秦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⑤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⑦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⑨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⑩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及综合性学习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它是由______(填国家)著名记者____(作者)创造的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用“__________”杰出作品。

    (2)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6个字以内)

    北京时间10月22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位著名科学家指出,在未来20年人类将可备份人类大脑包括所有记忆。62岁的获奖科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已经推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计算机相关发明,包括声音识别软件技术。他说:“我相信在未来20年里,我们的血液之中将有数千纳米机器人,为我们的身体进行治疗,改善我们的体能,甚至能备份大脑的所有内容,就像在电脑上备份文件一样。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备份每种思想、每种经历以及让我们成为个体的一切。”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从绝望驶向希望

    (新闻点击)

    最近,成都一位急救医生因在救护车内充当病人的“人肉支架”,获得不少赞誉。

    20日上午9点过,温江区一位76岁的爷爷肺心病突然发作,戴着呼吸机依然呼吸困难、寸步难移,家人立即拨通了120。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出诊接人,医生到达现场后,发现患者坐卧不得,医生肖满厚就把他背到救护车,保持站立,让患者紧靠在自己背上,长达20多分钟。老人身高约1米7,体重也有120斤左右,肖满厚让老人尽量往自己身上靠,后背几乎承受了老人所有的重量。直到将老人安全送到医院,和接诊的医生交代了患者出诊情况,肖满厚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全身僵硬,四肢都在发抖。

    (数据统计)

    2016年某市院前急救数据

    (现状聚焦)

    (1)__________________

    院前急救,是指病人在发病现场接受的紧急抢救,而救护车就是院前急救的主要载体。即在任何环境里、任何条件下,遇见任何病人,都迅速反应、积极救治。但有时候这种专业负责的精神也会遇到一些钻空子的人。

    在某些长期患病或者图方便的病人及家属看来,救护车简直是招之即来的网约车。睡觉扭到脖子、小型擦伤、发烧等非紧急病症,明明有能力自行前往医院,却把救护车当作高级出租车,甚至指定要开到某一家医院,只因为“全家习惯了在那里看病”。还有人甚至把紧急小组当作临时护工,每周替他们完成送老人去医院的任务。但救护车上的工作人员既没有拒绝的权利,更没有行政管理权、执法权。

    (2)资源紧缺

    一线急救员压力大、责任重,每天12小时轮班不间断出车是家常便饭。为别人的健康日夜奔波,他们却连正常的三餐都无法保证,常常只能在出车间隙到便利店买份盒饭匆忙应付。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使大部分人患上了胃病、颈椎病等慢性疾病。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急救资源的短缺。

    上海是全国急救车配备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平均每4万人配备一辆急救车。上海120中心每年出车76.3万次,共救治68.9万人次。其压力依旧如此之大,国内其他城市的情况可想而知。

    目前,英美等国的院前急救主要由专门的急症医疗技术员负责,他们能在第一时间将病人迅速转移,灵活度和效率更高。国内的院前急救则由医生带队,如此一来又加剧了院内人员紧缺的状况。

    (3)制度无力

    我国各地医疗警报系统层次复杂,缺乏统一调度。某些外包的救护车和医院间的不正当利益关系,也常常见诸报道。

    (4)公众急救意识缺失

    和国外相比,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疗剧,之前的几部所谓医疗剧,不过是披着医疗外套的情感故事。不成熟的医疗影视剧背后,是全社会医疗意识的不成熟。

    在公众急救教育方面,国内做得最好的城市是深圳,有1%的人口学习过院外急救课程。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30%,澳大利亚则达到50%。

    (专家观点)

    观点一:滥用医疗资源的行为,不但违背了救护车救治紧急病患的初衷,而且影响了急救中心的正常运转。

    观点二:资源的紧缺加上被救护方的漠视甚至戏弄,导致每天有很多救护车做着无用功、走着冤枉路。那些从街头飞驰而过的救护车中,有许多注定只会驶向一个没有意义的目的地,而真正的重病患者,还在艰难地喘息着苦等,这是多么大的悲哀。

    观点三:公众急救意识的缺失可能导致救护的错误甚至失败,有时也会导致医患双方的对立。救护车是一辆从绝望驶向希望的车,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它更快抵达。

    1从(数据统计)这张院前急救数据图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请概括回答。

    2请给(现状聚焦)中的(1)补写一个小标题_________

    3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救护车是院前急救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的救护车配备量较充足。

    B.非紧急病症呼叫救护车不会影响急救中心的正常运转。

    C.各地医疗警报系统层次复杂,缺乏统一调度,暴露出我国院前急救制度还不够完善。

    D.在我国,一线急救员的工作强度高,导致他们都患上了胃病、颈椎病等慢性疾病。

    4王大伯有多年的胃病史,前一天晚上他吃了年糕后,胃病又犯了。第二天早上,他计划去医院看病。但是想到坐公交车去医院无法直达,需要换乘,且到了门诊可能还要排较长时间的队。于是,他决定拨打120,让救护车送自己前往医院。你是否赞同他的做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由。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者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

    请你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以“报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2)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3)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4)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