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两个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别提多高兴了。
D.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2、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事迹。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核废水。据悉,这批核废水总量超过100万吨左右。
D.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海外同胞的安全与健康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们的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B.2008年5月12号那天,近9万条生命在汶川大地震中戛然而止。
C.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D.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 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 花果山玉女峰以“江苏第一峰”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5、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
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1】这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2】下面对《君子于役》上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这两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B. 中间四句勾画出一幅典型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并且以此来反衬主人公不平静的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 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很深,以致不能自已。
D. “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了痛苦的罪行。
【3】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6、名句默写。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
(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4)《钱塘湖春行》中用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真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说时迟,那时快,(A)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A)一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去,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往蒋门神脸上便打。……这一扑,名曰“玉环步,鸳鸯脚”。打的蒋门神在地上叫饶。
选文(A)是哪位人物? 选文表现了该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本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写出该人物在《水浒传》的另外一个故事
(A)是_____________ 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个夏天我们长大了
邱立新
①那年,我们村终于建成了沙石路,能通汽车进城了。汽车开通的头天晚上,支书说为庆祝通路通车,客运站不要车钱拉大家进城逛。
②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左手攥着旧面袋做的布兜,右手拽着我和大弟,领我们抄小路穿过苞米地赶到村口时,尽管我还睡眼惺忪,大弟的脸也没洗,可村口已有二十多人在排队等车了,听说能坐三十五人,母亲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③到了县城,宽敞的街道、高大的楼房,让很少进城的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只恨没多长几只眼睛。绕过一家贴着招聘服务员的饭店大门,母亲领我们走进了新华书店,店里的书香味立刻感染了我们。
④因父亲是村小学教师,受他的影响,我们从小就爱看书。书架上摆着许多课外读物,拿起这本,摸摸那本,哪本都有种让人爱不释手的感觉,最后,我捧起本《母亲》读了起来,弟弟也挑了本《蓝猫淘气三千问》画册看得津津有味儿。这时,一个店员催促说:“你们买不买?不买就把书放回去。”又说,“别把书页弄埋汰了!”虽然我尽力央求母亲多买几本书,可母亲最后还是依照出门前父亲的交代,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唐诗三百首》。可把书装好走到门口时,一个店员拦在我们面前说:“请你们跟我到主任办公室一趟。”主任办公室在拐角处,主任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他拿过母亲手里的兜,从装着几盒药、一袋饼干、两件新背心和两本书的兜里变戏法一样翻出本《蓝猫淘气三千问》!
⑤那一刹那,母亲的脸刷地红了,厉声质问我和大弟:“谁拿的书?”
⑥“我,我没有……”我结结巴巴辩解。
⑦母亲瞅向大弟,大弟立刻吓得哇哇大哭,说:“我,我没看完……”
⑧主任严肃地说:“你们偷书,这事要交给民警处理!”说着就去拿电话。“求您别这样,这书的钱我现在就给。”母亲走上去拉主任的胳膊,哪知他把手一扬,母亲站立不稳,趔趄两下,跌倒在地。我忙上前扶起母亲,大弟也止住了哭声。主任这才稍微缓和了下语气说:“不报告民警也可以,但必须交一千元罚款!”
⑨那年月,一千元对于我家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当村小学教师的父亲三个多月的工资。
⑩“我知道孩子犯了错,要担责任,可一千元,我们家,一时半会儿真拿不出来,您看,能不能宽限宽限?”母亲边揉着膝盖,边哀求着说。“……交五百元吧,这是我们最大宽限了。”主任沉思了一下说。“五百……能不能缓缓,他们的爸刚做完手术,还在炕上躺着,我还有个没掐奶的孩子……要不过几天我卖了老母猪……”母亲说着说着,竟流下了泪水。主任叹了口气说:“你写下家庭住址姓名,一个月内把钱交上,不然,我们还是要报告民警的!”
⑪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在别人面前流泪,也是第一次看见母亲在别人面前这样低声下气谦卑说话,我的心钢针穿了一样又羞愧又难受。一股力量和勇气突然冲上了我的心,我说:“妈,旁边饭店不是招人么,我去干活,挣钱!”
⑫于是,那个夏天,弟弟回家挨了打,身高只有一米三多的我,则第一次干起了饭店端盘子的活。两脚累得肿胀酸痛,两手腕抽筋一样麻。晚上,人一挨到铺草垫的水泥地,就沉沉睡去。
⑬那个夏天,我知道了世上真有“苦累”二字,擦着汗,咬着牙坚持着。
⑭阳光很灿烂的一天,当我把五百元钱交到主任手上从书店出来时,心里溢满自豪和激动。归家心切,到家时,天还没黑,父亲已经能坐起来了,正跟弟弟在炕上编土篮,母亲在房后猪圈里喂猪,我把几张十元钱纸票和五百元收条交给她时,她用带着猪食味儿的粗糙双手捧起我的脸,噙着泪说:“孩子呀,你黑了,也瘦了,但长大了。”然后拉我到屋里镜前。一个夏天没正经照镜子的我,这才仔细端详自己。镜子里,我黑黑的,瘦瘦的,个子正好赶上了母亲肩膀。
⑮那年,犯了错的大弟每天去河滩割柳树条,背回家在父亲指导下学编土篮,细小的手一次次结痂流血,最终编成12个土篮,我们拿到镇上卖掉,当了学费。
⑯那年,人生花季年华,我们懂得了成长路上不仅要在磨砺与坎坷中不断修正自己,也要扛着责任前行。
⑰那年,我十四岁,大弟九岁。
【1】如何理解题目“那个夏天我们长大了”的含义?
【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⑭段中加线的句子。
【3】请概括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4】第⑯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请以《窗外》为题,写一篇写景散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