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原名:周树人)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2篇,原题为“旧事重提”。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和求学的经历,追忆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B.《狗·猫·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记述了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的丑行,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大力宣扬了封建孝道。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史记》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2、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窒息(zhì) 凋谢(diāo) 濒临(pín) 春寒料峭
B.要塞(sài) 俯瞰(kàn) 蒙昧(mèi) 自出新裁
C.喝彩(hè) 衍生(yǎn) 宽恕(shù) 恹恹欲睡
D.翘首(qiào) 屏息(bǐng) 禁锢(gù) 触目伤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王铮亮的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令听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
B.临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C.人民群众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深恶痛绝,积极响应光盘行动。
D.那时的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4、赏析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这是作者《饮酒》组诗中的一首,属于五言律诗。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是作者感慨自己的居所地处偏远。
C.作者眼中最美好的山间景色是太阳初升,鸟儿结群回巢。
D.这首诗叙述归隐的自然乐趣,道出生活哲理,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
5、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向往。
B.诗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后提过破山寺后,立刻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2】请赏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
6、默写填空。
(1)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3)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6)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 。
(7)不知何处吹芦管, _________________ 。
7、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_________的首级,可是在这位共产党员将领的司令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是你的耳朵
明前茶
①“在这里工作,我感到最欣慰的一件事,是学生说,老师,我听到了,听到了刚才打雷的声音,听到了你手里的鼓声。”
②程老师今年37岁,在聋校已经工作15年了,她的嗓音像一个变声期声带遭受病患的人,沙哑、粗陋,时不时有破音。她自己开玩笑说:“我这嗓子完全成了一面坑洼不平的破锣,敲重了不行,敲轻了也不行……待会儿上课,这面破锣还得往重里敲。”她的办公室里有一只能装1.5升水的大茶瓶,里面长年泡着枸杞子和胖大海,金嗓子喉宝也准备了半抽屉。
③跟她去听课,只花了十分钟,我马上明白聋校老师的嗓子何以成了这副模样。
④程老师教的是中重度听力障碍的孩子,有的孩子戴上助听器,也只能听到一点点声音,老师上鼓乐兼舞蹈课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仅有的听力变得更敏锐,训练他们集中注意力,强化与这个世界的联络。我看到音乐教室被特意铺上了杉木地板,走上去响动很大,脚底板的震动很厉害。所有的孩子进门前都脱了鞋,有几个穿丝袜的孩子被程老师带到一边,老师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短筒棉袜让他们换上。程老师解释说:“丝袜打滑,但不脱鞋又不行,因为要靠老师脚下的用力踩踏,把节拍通过地板的震动传递给孩子们,帮他们理解舞曲的节奏。”——程老师曾为一名学生无法听到鼓声而焦急得嘴上起了燎泡。有一天,她无意识地抓住学生的手,放在震动起伏的鼓面上,孩子马上露出欣喜和豁然开朗的表情:“老师,我听到了!”那是12年前的事,受此启发,聋校的老师筹集资金,把音乐教室、体育教室都铺上木地板。
⑤年复一年,因为用力跺踏,老师脚下的那块地板就会沉陷,换上去的杉木地板颜色和原来的不一样。
⑥一堂鼓乐兼舞蹈课,对我这样外来者的耳朵和心脏都是折磨,鼓声,咚咚咚的踩脚声,老师的喊叫声,学生发音古怪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我开始耳朵发胀,头疼欲裂,胸口堵得慌,甚至还有一点恶心感。
⑦尽管老师如此卖力,课上到一半,还有一小半的孩子露出茫然的表情;程老师不得不把这一部分孩子召集起来,让他们在她周围围成一个圈,蹲下去,用手掌和脚心同时感受老师舞蹈的节奏。为了让地板的震动更清晰,程老师脱掉了袜子。
⑧还是有女孩不能理解舞蹈的节奏,她冲着弯腰聆听的老师发脾气,嗷嗷叫,再不愿一字一顿地表现自己的不满,而是暴躁地打起了手语,动作幅度大到几乎扇到程老师脸上。
⑨我注意到,一直到宣布下课,程老师都牵着那位挫败者的手,脸上满是平静的神色。
⑩程老师说:“刚来聋校当老师时,遇有这种情况,连老师也会蔫掉好几天;甚至学生哭,老师跟着哭;后来校长说,这样不行,请你们不要表露同情和挫败,这会进一步刺激这些敏感的孩子,保持自己的坚韧和宁静,才能帮助他们,去应对不可避免的失败。校长还说,就算在正常学童所在的学校,一个教育者,也不可能每做一件事都是成功的。”
⑪这番话对程老师启发很大,她后来自学了心理学,完全懂得如何让那个女孩忘掉舞蹈课上的挫败:她带着女孩到外面的花园里去浇花,还跟女孩玩了个游戏:让她闭眼,伸出手来,将清凉的水缓缓地、一滴一滴地滴到她的手心上。我看到,那缓慢的水滴,无声地落下,渐渐地,把女孩满脸的暴躁之气都滤去了。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与程老师相关的主要事件。
【2】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她自己开玩笑说:“我这嗓子完全成了一面坑洼不平的破锣,敲重了不行,敲轻了也不行……待会儿上课,这面破锣还得往重里敲。”(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我看到,那缓慢的水滴,无声地落下,渐渐地,把女孩满脸的暴躁之气都滤去了。(赏析加点词的含义)
【3】文章第⑥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文章以“我是你的耳朵”为题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
9、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________的背后
要求:①情感真挚,可写生活体验、感情历程,也可写思想飞跃、青春感悟……
②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⑤不少于600字。